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約630億元!廣州南沙舉行56個重點專案集中開工、竣工活動

2024-01-23新聞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謝子亮、雷穎欣、陳永健、記者皮澤紅報道 為全面落實【南沙方案】、【南沙條例】,全力推動落實廣東省委十三屆四次全會、省南沙工委主任會議和廣州市委十二屆七次全會、市兩會會議精神,1月22日,廣州市南沙區舉行2024年第一季度重點專案集中開工竣工暨聚星橋開通活動,以落實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調研南沙有關工作要求。據介紹,這次集中開工(竣工)的重點專案56個,總投資約630億元,涵蓋了市政基建、產業、水利工程、房建工程等領域,釋放出南沙大抓專案、抓大專案,加快推進開發建設的勢頭和決心。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南沙區委副書記、區長吳揚,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德球,區政協主席翁殊武,區領導黃曉峰、歐陽劉兵、謝曉暉出席活動。
廣州市南沙區舉行 2024年第一季度重點專案集中開工竣工暨聚星橋開通活動
黃曉峰在活動上致辭表示,專案建設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最直接、最有力的動力引擎。近年來,南沙牢牢把握高質素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堅持「專案為王」,千方百計抓招商、全力以赴促發展,推動南沙開發建設邁上新台階。聚星橋建成落地,為南沙區再添新地標;靈新大道南延線、廣州港南沙港區國際通用碼頭工程、南沙科創中心生命健康產業園、南沙國際港航中心、越秀南沙穗港產學研基地等專案的建設建成,為推動南沙經濟高質素發展、蓄積發展新動能提供了堅實支撐。
一橋連三岸 南沙的「星」地標正式上線
「這個橋很簡潔大氣,非常適合打卡!」「蕉門河兩岸直接交通更方便了!」當天,一橋連三岸的聚星橋正式開通,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打卡留念。家住逸濤雅苑小區的南沙區居民伍靈芝女士當天就早早帶上朋友一起來「嘗鮮」,「以前從小區步行過去創享灣和星河CoCopark需要20多分鐘,現在只需要走5分鐘就可以到了,非常方便!」伍靈芝還對家門口的這座「網紅橋」贊不絕口,「非常震撼,我們剛剛在橋上拍了一些照片,感覺就像在宇宙飛船一樣!」
記者現場看到,聚星橋以簡潔大氣的白色為主,橫跨蕉門河,連線蕉門河兩岸和蕉門島,橋上設計有三面開闊空間,蕉門河景色盡收眼底,且非常適合市民散步打卡拍照。「今天開通的聚星橋是我們去年3月份正式動工建設的,歷經10個月正式建成。聚星橋開通後將聯通創享灣與國際人才港,將青創平台、交流平台、法律服務平台、科創合作平台等匯聚一體,打造承載南沙港澳合作的集聚區,激發匯聚創新人才活力。」南沙區建設中心市政工程部部長謝意華介紹說,未來還將以聚星橋周邊區域為試點,打造一個年輕時尚的「商業+公園」體系,計劃引進一些年輕餐飲和文化體育專案,把公園和城市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記者獲悉,聚星橋是南沙區重點工程,是以「繡花」功夫精雕細琢的橋梁藝術品,讓這座橋成為了美麗南沙的新地標,展示南沙魅力、點綴城市活力的新名片。「聚星橋申請受理了關於三肢星型人行景觀橋鋼梁架設及合龍施工方法、鋼結構後錨V墩及施工方法、異形雨棚施工方法,魚腹式人行景觀橋主梁預應力轉換體系及施工方法,淤泥地質橋梁基礎抗剪復合地基處理施工方法,人行橋與既有建築連線人行匝道施工方法等6項發明專利及人行景觀橋鋼結構後錨V墩固結結構和人行橋匝道與既有建築連線結構等2項實用新型專利,為最佳化施工模式、加快施工進度提供了科技力量,為業內類似市政景觀橋提供了技術參考。」中鐵廣州局有關負責同誌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創享灣人行橋及周邊功能完善工程位於廣州市南沙區蕉門河中心區域,專案包括聚星橋、創享灣與東悅匯人行連廊橋、進港大道人行橋、融通大廈前人行橋、喜來登酒店前人行橋五座人行橋及四處橋體周邊景觀建設。
充電像加油一樣快 巨灣技研二期將於明年建成投產
「我們巨灣技研總部基地專案二期計劃今年開工,預計明年建成投產。」活動現場,廣州巨灣技研有限公司總裁裴鋒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了巨灣技研最新進展,「我們做的是快充電池,我們也是獲得了世界紀錄認證組織WRC認證的全球最快的充電技術的世界紀錄,也是引領了全球的一個技術。目前我們也是全球唯一實作超快充動力電池量產的一家動力電池企業。未來,從0%~80%充電,只要7.5分鐘,將會給大家帶來充電像加油一樣快的這種極致的體驗。」
據介紹,巨灣技研儲能器件與系統總部及生產基地專案位於東湧鎮南沙大道東湧段東側,總投資34.54億元,占地面積283畝,總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計劃分兩期建設,一期(建築面積22萬平方米)建設內容包括超級快速充電電池電芯1號生產車間、PACK車間、試驗車間、試制車間、動力站房、宿舍樓等動輔用房及基礎配套設施;二期(建築面積約8萬平方米)建設內容為超級快速充電電池電芯2號生產車間。
「南沙的地理位置優勢,以及南沙的產業政策,比如說像面向獨角獸的黃金牧場9條,還有南沙還是國家氣候投融資試點城市,它對整個節能環保的一些企業,綠色環保的企業都是非常友好的,包括在我們的基地建設過程當中,落地即開工等等一系列的支持,都是讓我們選擇紮根南沙的重要原因。」談及在南沙落子超快充電池的原因時,裴鋒介紹說。
連線萬頃沙片區的南北大通道 靈新大道南延線正式開工
記者從現場獲悉,當天集中開工竣工的56個重點專案,總投資約630億元,其中開工專案共29個、總投資約316億元,竣工專案共27個、總投資約314億元,涵蓋了市政基建、產業、水利工程、房建工程等領域。
在交通建設方面,記者了解到,靈新大道南延線也將正式動工。據介紹,靈新大道南延線規劃為城市主幹道,專案位於南沙萬頃沙鎮南部,北起靈新大道改擴建工程的終點(十八湧北),沿線跨越十八湧、十八支湧、十九湧共 3 條河湧,終點止於二十湧北,全長 2.85千米,雙向 6-8 車道,設計速度 60千米/小時。建設內容包括新建 3 座跨湧橋、1 座水閘、生態堤 222米,配套雙向 4 車道施工便道 3.2千米(含 396.4米/3 座鋼便橋)等。
靈新大道南延線能貫通形成南北向的縱向道路,專案建成後將形成貫通萬頃沙片區的南北向通道,進一步完善萬頃沙片區的路網格局,促進萬頃沙南部片區開發建設,加強市政道路與深中通道的對接,加強片區與灣區城市的對外聯系,促進南沙作為粵港澳幾何中心向交通中心、功能中心的蝶變,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具有深遠的積極意義。位於龍穴島的南沙國際港航中心專案,建成後將為港航物流上下遊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綜合服務,有助於引導航運物流、高端航運服務、臨港制造、國際集拼、國際電商、數碼航運等港航產業鏈供應鏈企業集聚發展,有效發揮南沙港區資源集聚及輻射功能,加快臨港經濟區建設,推動實作港產城融合發展,打造南沙新區新「增長極」「發動機」,廣州港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同誌表示。
其他部份新開工專案如下:
【南沙國際港航中心】
專案位於廣州南沙龍穴島廣州港南沙港區三期貨櫃碼頭西北側,建設周期約3年。專案總用地面積約7.6萬㎡,擬建設一棟約150m高層辦公塔樓,6棟高層公寓以及商業配套服務中心,總建築面積約24.85萬㎡,具備辦公、餐飲、住宿、休閑、運動等功能,包括港航商務、商業零售、餐飲服務、人才公寓、娛樂體育、健康中心、後勤輔助等,打造綠色生態、智能高效、功能完善的「港區-園區-城區」三位一體的工作生活空間,專案建成後將為南沙港區各碼頭以及港航物流企業提供商務辦公、休閑娛樂及生活配套服務,低碳智能,集約高效,功能復合的現代化港航中心。
專案建成後,將成為廣州港主要港口企業總部,集航運排程中心、港航商務、口岸服務等多功能於一體,建成後將為港航上下遊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綜合服務,重點引導航運物流、高端航運服務、臨港制造、國際集拼、國際電商、數碼航運等港航產業鏈供應鏈企業集聚發展,吸引港航企業及高端人才進駐,有效發揮南沙港資源集聚優勢及輻射功能,最佳化港航產業布局,充分釋放港航產業規模帶動效應,加快推動港產城融合發展,打造南沙新區新「增長極」和「發動機」。
【民心港人子弟學校擴建專案】
民心港人子弟學校擴建專案位於慶盛樞紐區塊,港人子弟學校一期用地南側。專案用地約 1.2 萬平方米(18 畝),總建築面積約5.3萬平方米。主要功能包括:15班高中及其配套,3 班幼稚園及其配套,大多功能廳 1 個(可容納 1200人聚會/400 人考試),小多功能廳 1 個(可容納 750 人聚會/250 人考試),宿舍 200 間,教室公寓 25 間,室內球場,地下停車場等。北側河湧兩岸景觀用地作為城市共享空間,納入學校範圍統籌考慮設計。設計充分考慮與一期的直接聯系,利用連橋建立兩個校區間的交通聯系。
民心學校提出教育綜合體的設計理念,以「同心同根」貫徹方案設計始終,強調緊湊布局和功能共享,以順應最新的基礎教育發展趨勢。設計結合嶺南地區氣候特點設定了多層級共享園林和架空空間,創造出舒適宜人的活動場所。建築形體靈動活潑,疏朗大氣,既體現了地域特色,也將成為引領大灣區教育建築創新設計的標桿。擴建建設已考慮了一期校園的延續性與整體性,以形成完整的校園風貌。
本專案是民心港人子弟學校一期的擴建工程,是南沙區穩步推進粵港澳教育合作,加強港澳居民就業及其子女入托入學等配套服務保障工作的重要舉措,對南沙區貫徹落實「南沙方案」,推動廣州南沙深化粵港澳全面合作,將南沙打造成為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台具有引領帶動作用。
【南沙科創中心橫瀝生物醫藥產業園專案】
南沙科創中心橫瀝生物醫藥產業園專案選址位於橫瀝工業園橫瀝一縱路東北側、馮馬路西北側、臨下九頃。地塊四周圍繞南沙港快速、廣澳高速等高速道路,臨近洪奇瀝大橋、地鐵18 號線萬頃沙站,交通便利。
專案占地面積約4.9萬平方米(約74畝),總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共由2棟研發用廠房、7棟生產廠房及其配套組成,載體均符合【廣東省高標準廠房設計規範】。
該專案是南沙科創中心布局生物醫藥領域的關鍵一環將積極發揮南沙區作為國家級新區和自貿試驗區的優勢以具備強勁創新實力和產業帶動能力的生物醫藥前沿領域企業為先導,承接生物醫藥成果轉化,與區域產業聯動效應,將優質產業資源、技術和人才引進南沙,建立南沙區生物醫藥創新平台,形成南沙區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區,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與國際生命科學技術交流的重要節點。
專案圍繞細胞治療、基因治療、重組織蛋白、疫苗及上下遊產業鏈等生物醫藥研發、規模化生產企業進行產業匯入,為新型生物醫藥從研發、臨床實驗、到上市生產提供全鏈條支持。
【創享灣人行橋及周邊功能完善工程】
創享灣人行橋及周邊功能完善工程位於廣州市南沙區蕉門河中心區域,專案包括聚星橋、創享灣與東悅匯人行連廊橋、進港大道人行橋、融通大廈前人行橋、喜來登酒店前人行橋五座人行橋及四處橋體周邊景觀建設。
該專案是落實【國務院關於印發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的通知】中加快廣州南沙粵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建設的重要一環。專案建成後將聯通創享灣與國際人才港,將青創平台、交流平台、法律服務平台、科創合作平台等匯聚一體,打造承載南沙港澳合作的集聚區,激發匯聚創新人才活力。
其中聚星橋申請受理了關於三肢星型人行景觀橋鋼梁架設及合龍施工方法、鋼結構後錨V墩及施工方法、異形雨棚施工方法,魚腹式人行景觀橋主梁預應力轉換體系及施工方法,淤泥地質橋梁基礎抗剪復合地基處理施工方法,人行橋與既有建築連線人行匝道施工方法等6項發明專利及人行景觀橋鋼結構後錨V墩固結結構和人行橋匝道與既有建築連線結構等2項實用新型專利,為最佳化施工模式、加快施工進度提供了科技力量,為業內類似市政景觀橋提供了技術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