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市政協共形成界別集體提案54件,送出界別社情民意資訊206件,各界別普遍完成「6個1」的規定動作,界別活躍度日漸提升。
以界別委員工作室為平台,市政協各界別銳意創新履職實踐,委員們深入基層、深入界別群眾,及時反映群眾意見和建議,深入宣傳黨和國家方針政策,共同探索建立起日益成熟的聯系界別群眾制度機制。
為了寫好界別提案,民盟界別圍繞「極端天氣下上海營運地鐵防災韌性對策」,與民盟市委共同開展專項調研。如何更好反映出界別群眾的心聲和訴求?在上海戲劇學院的民盟界別委員工作室,民盟界別請來部份盟員開展了一次深度協商活動,對上海地鐵營運和應急管理發表看法和建議。會後,經過協商修改的稿件又線上上開展新一輪的討論,60余位委員、盟員各抒己見,互相啟迪。
民盟界別還邀請了國內外專家學者開展研討,推動了民盟界別提案與專業領域的深度融合、協商互動。結合前期數據統計,共有52位盟員政協委員為民盟界別提案出謀劃策;盟內共有67位界別群眾為界別提案貢獻了智慧;而為民盟界別提案「號診把脈」的業內專家也超過了百人次。
「我們是越幹越有勁。」對於民建界別委員工作室履職情況,市政協民建界別召集人、民建市委副主委沈永銘介紹,短短一年時間,透過民建界別的牽線搭橋,為寶山區廟行鎮的招商引資工作帶來十多個專案。熱心的民建會員還主動承擔了鎮內4座市民驛站的建設和營運。
將界別工作和區域經濟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正是工作室找到的發力點。借力和廟行鎮簽訂的合作框架協定,民建成員成為建設廟行鎮的一支重要力量。作為許多界別活動的組織者,上海博勛資訊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向峰認為,這個發力點讓界別工作有了靶心,大家相向而行,盤活了界別資源,有效凝聚起了履職合力。
在市政協經濟界召集人童繼生的介紹中,去年由兩個界別工作室共同舉行的一次跨界別活動至今仍然令他印象深刻。「我們聯合僑聯界別就辦好進博會組織了一次活動,委員履職熱情高漲,一直討論交流到晚上7點,大家仍然興致不減。」界別活力一經激發,釋放出的履職能量,大大出乎童繼生的意料。他認為界別委員工作室能夠加強本界別委員之間交流、以集體提案和大會發言為工作抓手、主動參與「政協通」學習交流等。
一年來,44間界別委員工作室,在市政協界別和地區工作委員會和各專委會的支持下,正在成為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發揮「重要陣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聯絡站,委員學習交流、協商建言加油站,界別工作創新實踐「全鏈站」,工作室建設邁入全新階段。
記者手記:
「站」「室」合一 未來可期
上海市政協界別和地區工作委員會是一個「年輕」的專委會,由「地區政協聯絡指導組」更名而來,至今不足兩年。兩年時間裏,近300個政協委員工作站實作本市街鎮全覆蓋,銜接基層有效協商近500場次;44個界別委員工作室先後成立,成為啟用政協界別潛力的重要平台。
界別和地區看似毫無關聯的兩個名詞,透過政協一個專委會的具體創新工作,產生了神奇的化學反應,使得政協委員更加緊密聯系群眾有了平台、有了抓手、有了方向。
也因此,委員的履職熱情被激發,人民政協為人民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在委員積極參與基層治理的過程中,出現了這樣一衍生動的景象: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將群眾的意見集中起來,透過有效協商形成廣泛共識,又將共識帶到群眾中去作宣傳解釋,最終推動問題的落地解決,形成有效治理。上海的政協委員正在用積極作為,成為踐行群眾路線的標兵,成為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先鋒,成為彰顯人民政協制度優勢的精銳。
令人振奮的景象背後,我們還應看到,風裏來雨裏去,始終不停穿行在各個政協委員工作站、界別委員工作室之間的界別和地區工委調研組的身影。他們遍訪了32個界別召集人、走滿了上海16個區,總結經驗、分析問題、互相啟發,正是在不斷磨合溝通中,各界別齊頭並進、各區政協比學趕超。
更值得期待的是,在界別和地區工委努力下,「站室聯動」的全新履職格局正日益顯現。圍繞發展的中心問題、群眾的「急難愁盼」,透過「站室」潛能的進一步發揮,未來,全市政協委員必將被更緊密地聯系到一起,凝聚成更強大的治理能量,發揮出更強勁的治理效能,為實作中國式現代化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原創:政協聯線
作者:政協聯線記者 謝臻
原標題:【專委會新作為丨上海市政協界別和地區工作委員會:啟用政協界別工作新動能】
閱讀原文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