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古代「青龍鎮」所在地上海,如今有哪些龍文化相關非遺?

2024-02-13新聞

甲辰龍年,龍這一中華民族的圖騰再次點燃人們的熱情。作為十二生肖中唯一的虛擬生物,龍在中國的歷史、民俗文化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位於長江入海口的上海,位居中國東方,是傳統文化中「青龍」代表的方位。時至今日,上海的地名中仍有大量與龍相關的遺存。民俗文化中,有4項與龍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列入國家級名錄,市級、區級非遺中亦有不少與龍相關,是全國龍非遺密度極高的地區。龍年伊始,澎湃新聞盤點了上海這些「龍」主題非遺。

1. 呂巷小白龍(國家級非遺)

上海以龍為主題的非遺眾多,2021年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呂巷小白龍信俗以地方傳說為依托,融合了龍的信仰和劉猛將的信仰,每年農歷三月初三舉行,主要包括祭拜小白龍神、神靈巡遊、舞小白龍三部份,表達了當地民眾對風調雨順、農業豐產的期盼。

小白龍信俗誕生於金山呂巷鎮地理環境下農業生產的需要,清代乾隆版【金山縣誌】載:「在秦山陰,明成化間,大雨震霆,雲中見龍,有白蛟自洞騰空而去。」

傳說在遠古時代某一年的農歷三月初三,小白龍神下凡到人間,給當地帶來福澤,百姓為了感謝它,每年的農歷三月初三要開展「呂巷小白龍信俗」的系列活動。當天村民前往位於秦山的白龍洞舉行迎請儀式,邀請相傳在洞內修煉的小白龍去胥浦廟參加廟會;在胥浦廟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人們舞著龍載歌載舞),感謝小白龍守護呂巷地區一方平安、保佑農作物豐收之功。胥浦廟的祭祀儀式結束後,人們擡著小白龍的神像出巡。沿途村落村民在家門口設祭桌、登龍門、燃放鞭炮等,祈求保佑;經過村莊開闊地時,舉行以舞龍為主的民間藝術表演。經過村民田地時,小白龍神欽點劉猛將視察農田,預示該田由小白龍神保護後會豐收。巡遊隊返回胥浦廟,儀式結束。

圖源:文旅金山

2. 浦東繞龍燈(國家級非遺)

2011年「浦東繞龍燈」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繞龍燈」是舊時上海浦東民眾對舞龍活動的俗稱,多出現在節日喜慶和求雨、禳災、酬神、祈平安等民間祭祀活動中。在上海浦東的三林地區,繞龍燈一直有著廣泛的分布,是當地傳統節慶活動的重要組成部份。

明清時期,浦東地區的舞龍活動盛行。當地的舞龍隊伍主要分布在各村鎮、氏族及一些行幫中,最負盛名的要數三林鎮一批「挑行口」幫(即搬運、裝卸工人)組成的舞龍隊。解放後,浦東繞龍燈逐步由行街表演轉向廣場性表演,並與獅舞、雲排舞、鼓舞等其他一些民間舞蹈相結合,大大提高了藝術水平與觀賞程度。1995年,國家體委成立龍獅運動協會,使傳統舞龍從自娛性走上規範化、競技化、國際化的軌域,三林舞龍也借此東風,舞出了自己的風格特色。

在當代的三林,舞龍隊伍正在不斷成長壯大,現已形成了老中青幼二十幾支隊伍的梯隊結構,舞龍活動得到了極大的普及,這在上海其他地區是很少見到的。三林鎮現已被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舞龍之鄉」,並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中國龍獅運動之鄉」。

圖源:浦東釋出

3. 舞草龍(國家級非遺)

草龍求雨是上海市松江區葉榭鎮的古老習俗。葉榭的舞草龍習俗較好地保留了原生態的樣式,並逐漸從以往的民間宗教活動中脫衍出來,成為傳統節慶、喜慶事務中的必備節目。

相傳唐代這裏曾遇到一場旱災,八仙中的韓湘子是葉榭鎮墊涇村人,為解家鄉危難,召來東海青龍普降大雨,使葉榭鎮鹽鐵塘兩岸獲得新生。以後鄉民每年都以金黃色稻草紮成牛頭、虎口、鹿角、蛇身、鷹爪、鳳尾的四丈四節草龍,以祈風調雨順。在傳承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草龍舞、滾燈舞、水族舞等民俗舞蹈。

舞草龍是一族群體性的祭祀活動,在每年農歷的五月十三、九月十三當地關帝廟會時舉行。活動包括「禱告」、「行雲」、「求雨」、「取水」、「降雨」、「滾龍」、「返宮」7個環節,儀式過程中供奉象征韓湘子的「神簫」和「青龍王」牌位,擺上陳稻谷、麥、豆、浜瓜、鯉魚等供品以表感恩之情。表演中,舞龍的人充分運用手(甩、擺、翻)、眼(望、顧、盼)、身(轉、仰、扭)、步(踩、蹲、蹉)四法,全隊配合,簫龍合一。演到「降雨」段式時,8名村姑邊跳歡快的「豐收舞」步,邊將手中盆、桶之水不斷潑向觀眾,稱為「潑龍水」,潑到龍水即為吉利,故而觀燈者紛紛爭著讓村姑潑水,將草龍舞推向高潮。

直至1950年,葉榭鎮還為解除旱情而舉行了舞草龍儀式。其後,這一活動隨著廟會的式微而長期中斷。近年來,舞草龍在葉榭鎮有所恢復,但許多技藝都已逐漸失傳,亟待搶救保護。

圖源:上海松江

4. 羅店劃龍船習俗(國家級非遺)

羅店端午劃龍船習俗,明清以來盛行於上海羅店鎮,乃黃浦江流域最富地域特色的端午龍船遺風。與其他地方的「龍舟競渡」相比,羅店劃龍船習俗有重裝飾、輕競渡的風格,龍船裝飾華美。

羅店端午劃龍船保持著江南古老的原始宗教等民俗形態,同時也因人文環境的不盡相同,刻上了羅店鮮明的地方烙印,主要體現於祭祀儀式、船體裝飾、水上表演三個基本部份。

「劃龍船」以端午正日為始,通常進行五到七天,舉行立竿、出龍、點睛、接龍、送標、旺盆等聚祭共拜的祭祀儀式,意在驅除「瘟疫病災」,使一方水土獲得潔凈。

羅店龍船的船體脫胎於本鄉「灘船」,小巧玲瓏,平底、昂首、翹尾,能在當地曲折狹小的河道中靈活行駛。龍頭用整段樟木雕刻而成,並形成「鱷嘴、蝦眼、麒麟角、口含明珠,顎下長須飄拂、遍體鱗甲疊彩」;彩旗圖案「以象龍子,避蛟龍之害」,均為遠古「披發文身」習俗的延伸。船首的「台角」本系真人童子表演,後為保安全,才改為彩塑人物。

明代中葉,羅店已成享「金羅店」之譽的通商大邑,「劃龍船」崇神尊巫的初始意義,重心逐漸向「樂人」偏移,呈現出「輕競駛,重觀賞」的風格,呈現「水上行街」之稱,成為江浙滬龍船活動中獨樹一幟、特色鮮明的流派,其規模和影響在毗鄰地區久負盛名。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在羅店各界人士強烈呼籲下,當地政府高度重視對「劃龍船」習俗的搶救保護,至今已成羅店古鎮的感情紐帶和文化標誌,也是中華龍文化史上美麗的一章。

羅店劃龍船 圖源:上海非遺

5. 小青龍舞龍會(市級非遺)

小青龍舞龍會是由當時在嘉定享有盛名的賽龍舟改良而成,擁有百年多的悠久歷史。2009年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早在清朝末期,小青龍舞會就廣為當地農戶喜愛。當地人們用舞龍的方式來祈禱龍的保佑,以求得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家和萬事興。

菊園地區位於嘉定老城區的西北面,歷來有小青龍舞龍會的習俗。早在清朝末期,小青龍舞龍會就廣為當地農戶喜愛,每逢正月十五之前,當地人便會舉行舞龍盛會。

小青龍的取名源於其形體特征。菊園新區永勝村位於嘉定的西北部。中國傳統的南北東西四大方位以四種靈性動物來象征表示,分別是:朱雀,玄武,青龍,白虎,故當地人將之取名為青龍。當地舞龍龍身設為7節,加上龍頭龍尾,共計9段,比較小巧,故有「小青龍」之稱。

舞龍之日,以旌旗、鑼鼓、號角為前導,由法師將龍身從伏龍庵中請出來,接上龍頭龍尾,舉行點睛儀式。小青龍的骨架由竹篾制成,全長約10米,一共8節。其中1節龍頭,1節龍尾,6節龍身,每節下面裝有一個手柄,每個龍身間隔約1.5米,中間用青布連線。龍身上置黃布,內建蠟燭,龍嘴邊留著龍須,並口含一顆夜明珠,舌頭上寫著小青龍的字樣。

舞龍通常由7個身著青衣的青壯年小夥每人各執一手柄進行,另有6人敲鑼打鼓(金鑼等5大件樂器)進行配樂,以此助興。舞龍人通常會做出各種姿勢,或跪或臥,使小青龍活靈活現地出入到各家的客堂之中,為人們帶來吉祥的喻意。因此,人們會按照當時習俗,在屋內擺上燭台迎接舞龍人,再供上些年貨等招待舞龍人,條件好點的人家還會備上一個小紅包。

舞龍時間以夜晚為主,【嘉定縣誌】裏記載:「元宵夜,街巷張燈結彩,龍燈遊街穿巷,敲鑼打鼓,熱鬧非凡。」可見整個村莊被色彩絢麗的龍燈縈繞著,分外美麗,頗具年味。而整個小青龍舞龍會一般歷時一個禮拜左右,結束於農歷正月二十之前。

圖源:愛賞嘉定

圖源:樂遊上海

6. 鯉魚跳龍門(市級非遺)

流行於上海市閔行區的傳統舞蹈鯉魚跳龍門,是以清嘉慶年間形成的閔行本地鯉魚燈習俗以及傳統舞龍為基礎,融入安徽制燈風格和蘇北舞草龍技藝而形成的群體舞蹈。

鯉魚跳龍門以鯉魚燈和龍燈為道具,以鯉魚跳龍門故事情節為內容。場面熱烈,舞姿粗獷,主題鮮明,情趣盎然。鯉魚燈表演以碎步躥跳為主,時有即興發揮,不受場地限制。主要表演動作有「鯉魚開四門」「鯉魚淘沙」「鯉魚鉆水藻」「鯉魚跳龍門」等,以示「春遊」「繁殖」「跳門」等情節。舞龍由「平調」「橫8字調」「遊龍」「龍喝水」等主要動作。

魚龍對舞的「戲龍」為舞蹈高潮。兩者相遇後,隨雙方鑼鼓隊音樂各自舞動,鯉魚急欲伺機跳過龍門,頻頻向龍發動進攻。鑼鼓一陣緊敲後,鯉魚咬住龍尾,龍痛得就地打滾。鯉魚緊咬不放,圍之繞圈。在鑼鼓催促下,龍不甘示弱,回頭去咬鯉魚。兩者競技發揮,展開激烈追逐,舞蹈與伴奏相配,上下前後步步加緊,場面多變,一直舞到雙方精疲力竭為止。其表演要求舞者步伐輕盈,整體配合默契,頭尾呼應。

鯉魚跳龍門的表演內容富有情節性,主題鮮明;魚龍兩隊對舞富有競技性,生動有趣;鯉魚跳龍門場面熱烈,觀眾互動,適合於廣場表演;曾盛行於閔行元宵燈會、端午廟會等民族節慶及慶典場合,並流傳於周邊地區。

鯉魚跳龍門 圖源:樂遊上海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