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為什麽說「明實亡於萬歷」?

2021-11-23新聞

明亡於萬歷的說法由來已久。

【明史】中有一句:「明之亡,實亡於神宗。」這裏說的神宗就是萬歷皇帝。

明史專家孟森說:「明之衰,衰於正德、嘉靖以後,至萬歷朝則加甚焉。明亡之征兆,至萬歷而定。」

看來明亡於萬歷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那明朝究竟是如何亡於萬歷之手的呢?

01 萬歷怠政

萬歷怠政是很有名,那麽他具體是如何怠政的呢?

萬歷多年不上朝。

不上朝也就罷了,大臣們連見一面皇帝,那是很艱難的。朱庚當了三年首輔,一次都沒有見到皇帝。

而其中感觸最深的是葉向高,這位德高望重的帝國首輔甚至可以說是絕望。

太子八年沒有老師講學,葉向高屢屢上書請求擇名師,萬歷一概不理。這導致了後來的泰昌帝和天啟帝的文化程度都不高。

經過葉向高力爭,開展了考試,選拔了70多名人才,請求萬歷任命。葉向高為此事前後上書幾十封,過了兩年,萬歷都沒有把任命書安排下來。

至於外國使臣來朝無人接待;各地餉銀押解京師卻無人簽收;監獄裏囚犯數年不審判,監獄爆滿;督察院八年沒有主管等等之類,舉不勝舉。

絕望的葉向高向萬歷請辭,萬歷不批,首輔只能稱病在家。皇帝不理事,內閣只有首輔一人,所有的檔都湧向葉向高府邸,但他也解決不了這些事,索性關門三個月。

葉向高主持科舉考試的時候,大量的檔居然全部湧向考場。

老成持重的葉向高都被逼到這個份上,那性子頗急的吏部尚書趙煥就更不用說了。

此時大學士只有一人,趙煥實際上就是朝廷的二號人物。

六部之中,只有吏部尚書趙煥一人在職,而戶、禮、工三部只有一位侍郎(相當於副尚書,一部一般有兩位)。趙煥忍不住了,上書請求辭職,我幹不下去了,不幹了,但也等不到回音。

趙煥最後上了一書,就自行離職了。而趙煥的前任吏部尚書孫丕揚也是同樣的方式離職的。

趙煥走了,萬歷終於發話了,又把他請回來。

趙煥以為這次有戲了,趕緊上書,開展工作,但都石沈大海。

不久,薩爾滸戰敗的訊息傳回,帝國危急,百官焦急等待皇帝決策,萬歷皇帝依舊不理。

趙煥坐不住了,率百官到文華門,固請皇帝臨朝議政,萬歷不聽。78歲的趙煥,堅決不退,到了晚上,最終等來了萬歷的回信,就一個字:退。

趙煥怒了,說了一句:「他日薊門蹂躪,敵人叩閽,陛下能高枕深宮,稱疾謝卻之乎?」

有大臣對此很不滿,就上書:「台省空虛,諸務廢墮,上深居二十余年,未嘗一接見大臣,天下將有陸沈之憂」。

這句話說得很不客氣了,說皇帝這樣下去,天下就危險了。

▲定陵出土金冠

02 萬歷的腐敗

我們知道明成化鬥彩雞缸杯,這是一種存世極少且珍貴的瓷器。

2014年,一著名富豪收藏家以2.8億的價格拍了一個成化鬥彩雞缸杯。這個杯子是否真的這麽值錢呢?

根據【明神宗實錄】記載,萬歷有一對雞缸杯,當時就價值10萬。

萬歷的奢侈可見一斑,而萬歷的腐敗可不僅僅在一個小杯子上。

鄭貴妃過生日,萬歷一次就賞賜20萬兩,當時國家收入一年400萬兩,他一次就拿出國家收入的5%給鄭貴妃當生日禮物。

萬歷的陵墓花800萬兩,但他冊封皇子都花了1200萬兩了。

萬歷疼愛福王是眾所周知的。

萬歷三十一年,福王十八歲,萬歷親自操辦婚禮。福王整個婚禮下來一共花費了30萬兩,這是個什麽概念呢?萬歷皇帝自己當初大婚也才花7萬兩。

福王大婚之後,群臣們要求福王就國,但福王去洛陽,需要住的地方,於是福王府的修建就提上了日程。整個福王府的修建費用高達40萬兩,是一般王府的十倍之多。

王府快修好時,大臣們都在極力主張福王就國,萬歷又開始設定障礙,說福王需要4萬頃良田才能去洛陽。4萬頃就是400萬畝,而需要註意的是,這是400萬畝良田,不是400萬畝土地。

以前藩王到封國,土地都是調撥一部份,大部份封藩王到了之後,再慢慢劃分,萬歷的弟弟潞王就是如此安排的。但萬歷要求先給福王把土地準備好,福王才動身。

最後,經過群臣力爭,福王所得封田降為200萬畝,這依舊是一個巨大的數碼,河南根本無法獨自解決,最終由河南、湖廣、山東三省分攤,而山東還差120300畝的缺口,而湖廣也無法湊夠,就申請用1萬兩銀子抵扣。

▲定陵地宮

03 萬歷的斂財

萬歷皇帝,如此花錢,錢當然不夠用,而且當時,國家戰況不斷,也花了不少錢,

萬歷朝有著名的三大征,都取得了勝利,但代價也很大。平定寧夏叛亂,花了200萬兩;援朝抗日,花費了700萬兩;平定播州,花了300萬兩。也就是說,光是三大征就耗費1200萬兩。

此時的大明已經危在旦夕之間,天下供到京城的糧食是400萬石,官員的俸祿、軍餉都得出這裏面出,而應該發給明朝宗室的就有833萬石。

已經是嚴重入不敷出了。

而明朝為了打擊努爾哈赤,也需要錢。

錢不夠怎麽辦,加,前後三次加餉520萬兩,相當於加了一倍,這個數碼是很驚人的,相當於比一年的賦稅還多,老百姓肯定承受不了。

所以,當時加這個餉的時候,是臨時加,這次打敗了努爾哈赤,以後也就不加了。而結果是明朝大敗,更加需要錢來經營遼東,這個餉銀只有年年加下去。

萬歷還想搞錢啊!

萬歷想到了開礦來增加收入。他說:

「朕以連年征討,庫藏匱竭,且殿工典禮方殷,若非設處財用,安忍加派小民。」

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大明朝年年作戰,國庫空虛了,如果不是因為我的宮殿還沒有修好,我怎麽忍心加派給民眾呢?

這句話是萬歷自己給自己辯解。

萬歷首先想到是開礦增加收入,而普通老百姓肯定不會去開礦,這個錢收的是都是大戶人家的錢。

這個想法很美。

萬歷說幹就幹,立即派遣了大批太監到各地開礦,一時間,全國各地都有太監負責采礦工作:

王忠到昌平,王虎到真、保、薊、永、房山,丘乘雲到四川,李敬到廣州,沈永春到廣州,潘相到江西,楊榮到雲南,曹金到浙江,張忠到山西,陳奉到湖廣,魯坤到河南,陳增到山東,趙鑒到陜西,郝隆到南直隸,高淮到遼東等等。

這些太監都在深宮裏長大,哪裏知道什麽采礦之法。我們今天都知道開礦需要勘探,需要修路,需要運輸,但太監們不需要這些。

他們不會采,但是手中有權,可以采取包采制。到了一個地方,找到地方官和當地大戶,攤派任務,你們怎麽采礦我不管,到時候交給我指定的金額就行。地方官開不到礦,就用財政來補;大戶們開不到礦,就用家產來抵。這些地方官和大戶哪裏肯自己吃虧,自然同樣是層層攤派下去,最終的還是分攤到了普通百姓頭上。

所謂的開礦,不過成了老百姓身上的一座大山。所以,萬歷的采礦,看似與普通老百姓無關,但實際上最大的受害者還是普通老百姓。

很多人說,萬歷征稅是針對達官貴人、是針對商人,對老百姓沒有傷害。而在那個體制之下,都是一級壓一級,攤派成為主要的方式,最終的受害者當然是普通百姓。

只是采礦,萬歷還不滿意,又向各地派遣征稅太監,同樣是遍布全國,但主要是在江南和京畿附近,因為這些地方商貿繁榮,抽稅自然更多。

有官員上書給萬歷說:

長江順流揚帆,日可行三四百裏,今三四百裏間五六委官攔江把截,是一日而經五六稅地,謂非重征叠稅可乎?

萬歷一共在礦稅上收了多少錢呢?十年一共收了白銀約569萬兩,金約12400兩。這個數碼其實不小,大約相當於國家財政一年的收入。

但其中卻有一個大問題,收稅的太監們,無人監督,中飽私囊,貪汙腐敗極為嚴重。

山西巡撫向萬歷揭發,稅監孫朝每年收45200兩,只上交15800兩,剩下的29400兩全部被其私吞。

山東巡撫向萬歷舉報,稅監堅馬堂每年收26萬兩,上交了78000兩,七年貪汙了130萬兩。

而更為恐怖的是廣東稅監李鳳,他數年時間貪汙的金額達5000萬兩之巨,而其僅僅上交36萬兩。也就是說,這個李鳳他一人貪汙的是萬歷十年所收的9倍。

而有一個叫陳增的稅監被舉報,其下屬貪汙白銀40萬兩。下屬都貪40萬兩,陳增本人自然貪得更多。下屬被處死之後,陳增害怕牽連自己,竟然嚇得病死了。

萬歷皇帝得知,立即下旨,派人搜查陳增的財產,趕緊送到宮裏。

如此巨額地從各地搜刮,自然引起了民眾極大的不滿,各地民變紛起。

在湖北負責征稅的太監名陳奉,此人為了征稅,無所不用其極。在荊州,數千人上街遊行;在沙市,被商民驅逐;在黃州,又遭驅逐,陳奉惱怒之下,上書萬歷告狀,萬歷撤了一批地方官的官職為其撐腰。

陳奉又差人去追一筆橫財——李林甫妻子的墓中珍寶,未能得償所願,其竟然下令遍挖境內古墓尋寶。此等行為,自然會被彈劾,萬歷不作表態,實際上是預設陳奉的行為。

而有武昌官員馮應京力數陳奉九大罪,萬歷派錦衣衛將其捉拿。此舉引起了民眾的極大不滿,他們包圍了稅監,打傷錦衣衛,將陳奉手下六人丟入江中。

而此時各地反抗此起彼伏,雲南抓住稅監楊榮,直接處死,萬歷得知,數日不食。臨清的馬堂巧取豪奪,與民眾發生矛盾,有衙役40多人直接被民眾打死。

當時,很多官員都請求萬歷停止征收開礦和征稅,都未得到允許。

內閣輔臣沈鯉想到了一個法子,他說,開礦其實百姓只是第二受害者,最大受害者是萬歷。

萬歷一聽,忙讓人問原因。

沈鯉說:

今國家把名山大川鑿破,靈氣發泄盡了,將來聖躬豈不受虧?

萬歷常住深宮,身體也一直不太好,這句話對他的促動很大。

壓力之下,萬歷終於做出了讓步,在萬歷三十年,下旨停止開礦, 把開礦的太監召回了北京,並逐步停止了征稅。

那麽,萬裏知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有問題呢?

萬歷三十年二月,萬歷突然患病,急召首輔沈一貫。

萬歷帝說:您把太子輔佐為賢君。原來設礦監收礦稅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大殿還沒有完工。現在可以停下來,派出去的太監都召回吧。

他說完這番話,沈一貫趕緊出去擬旨。

大臣們得到這個命令,如獲至寶。當晚,閣臣、九卿都在朝房值班,加班商議、安排。

第二天,萬歷皇帝又緩過來了,睜開眼睛第一件事就是叫太監趕緊找沈一貫,把那個諭旨追回來。

大臣們堅決不肯,說天子無戲言,既然說了,我們就下發。

此時,來追繳聖諭的太監一撥接著一撥,前後來了20多個太監。

沈一貫不給,太監們全部在地上磕頭,鮮血橫飛,沈一貫只得把聖旨交回去。

其實太監也不是都贊成皇帝收回命令,司禮太監田義就據理力爭,萬歷皇帝拔出刀來要殺了他。但是田義仍舊堅持己見,毫不退縮。

後來田義見到沈一貫,一口唾沫吐過來,說:「相公稍持之,礦稅撤矣,何怯也!」就是說:您要是再稍稍堅持一下,礦稅就撤了,為何如此膽小怕事啊!

沈一貫雖貴為首輔,也只得忍氣吞聲。

▲萬歷像

04 後記

萬歷帝死於1620年。

我們看看在遼東,又是怎樣的場景呢?

1593年,古勒山之戰,努爾哈赤大勝葉赫組織的3萬聯軍。

1599年,努爾哈赤滅哈達部。

1601年,努爾哈赤開始建立紅白藍黃四旗,為八旗的開端。

1603年,努爾哈赤遷都赫圖阿拉。

1607年,努爾哈赤滅輝發部。

1613年,努爾哈赤滅烏拉部。

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

1618年,努爾哈赤發表「七大恨」,占領撫順和清河

1619年,努爾哈赤在薩爾滸擊敗明10萬大軍。

大明亡於萬歷,不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