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十周年。這十年,京津冀牢牢牽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讓資源合理流動和配置,並透過協同創新實作生產力再造。
十年來,千年古都減量「瘦身」,實作人口控制目標,天津和河北發展更有活力。新華社記者近日深入一線調研采訪,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新變化。
在疏解發展中構建新格局
驅車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進入城區,映入眼簾的便是南中軸線。北京市豐台區南中軸地區建設辦公室副主任史長誼感慨萬千:「這裏曾坐落著幾十座服裝批發市場,如今已全部疏解完畢‘變身’科創中心。」
2024年2月5日拍攝的北京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數智創新中心展示廳。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2023年末,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全面開園。走進園區,批發市場樓體結構依稀可見,取而代之的是近10萬平方米高品質產業空間,已吸引了包括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內的150多家企業落戶。
「一些重要文化設施將在周邊落地,批發市場疏解後的大紅門地區,才是真正開啟了‘大紅門’。」北京市豐台區發改委幹部陳焰說。
作為全國第一個減量發展的超大城市,北京市積極服務保障中央單位標誌性專案向外疏解,打好疏解整治促提升「組合拳」。十年間,累計不予辦理新設立或變更登記業務超過2.5萬件,結束一般制造和汙染企業約3200家,疏解提升區域性專業市場和物流中心近1000個,城鄉建設用地減量130平方公裏,實作城六區常住人口比2014年下降15%的目標。
「疏」,是為了更好地「進」。來自北京市發改委的數據顯示,十年來北京市高精尖產業新設經營主體占比由40.7%上升至66.1%,精準補建便民商業網點7700余個……
解決北京「大城市病」問題,需要跳出北京看北京,在更大的空間格局中加以考量。北京發揮「一核」輻射帶動作用,推動雄安新區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兩翼」齊飛。
日前,北京林業大學校黨委副書記謝學文當選「感動雄安2023」年度人物。去年11月,北京林業大學雄安校區開工時,他已經在新區忙了600多天,從專案籌劃到設計方案獲批,謝學文全程參與。「校園一天天拔節生長,融入國家戰略,這是一次重大機遇。」謝學文說。
這是位於雄安新區啟動區內的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總部大樓建設現場(2024年1月3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臨近春節,雄安新區啟動區塔吊升降、機器轟鳴。中國中化、中國華能、中國星網3家央企的總部大廈正在火熱建設中,中國礦產資源集團總部大廈正在進行開工準備;首批疏解的4所在京部委所屬高校雄安校區和1家醫院雄安院區專案已開工……
在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的雄安新區,中央企業已設立子公司及各類分支機構200多家。在這裏,政務數據實作與北京市對接共享,支撐購房資格核驗、積分落戶、企業跨省遷移等場景套用,200多項事項「跨省通辦」……
2024年1月31日,在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整合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在為商戶辦理業務。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截至2024年1月底,北京市級機關兩批集中搬遷工作順利收官。城市副中心與主城區「以副輔主、主副共興」的發展格局正有序形成,非首都功能承載力持續強化。
一些重點區域正在重點突破,從「協同」邁向「一體化」。國務院2021年印發【關於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質素發展的意見】,提出加快建設通州區與北三縣一體化高質素發展示範區。示範區執委會2023年9月正式掛牌執行。
2024年2月2日拍攝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建設現場。新華社記者 李木子 攝
在北京軌域交通22號線河北段神威大街站施工現場,機械車輛正緊張作業。專案負責人說,這是京津冀首條跨省域的城市軌域交通路線,隔河相望變為「攜手同行」,通車後從廊坊北三縣到北京城市副中心將實作最快9分鐘通達。
2024年2月3日,工作人員在北京軌域交通22號線河北段盾構隧道內進行巡查。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
在承接轉移中重塑生產力
產業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關鍵支撐。十年來,京津冀重點承接平台精準定位、錯位承接,一個個產業專案在地理位置的「大遷徙」中重塑生產力,形成承接地新的經濟增長極。
五年前,北京鑫華源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將加工制造業務搬遷到唐山市曹妃甸區,公司負責人王金浩帶領職工從此紮根曹妃甸。公司主要生產智能立體停車器材、礦用機械產品,是用鋼大戶。背靠唐山這個鋼鐵大市,就近采購讓企業原材料成本減少10%左右,綜合運輸成本減少15%左右。
河北精心打造一系列類似曹妃甸的重點承接平台,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服務配套,十年累計承接京津轉入基本單位4.3萬余家。
2024年2月4日拍攝的河北永清經濟開發區的圓通速遞北方總部基地(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
渤海之濱,一座現代化的生物醫藥產業園在河北滄州拔地而起,這裏是北京生物醫藥產業外遷的重要承接地。北京·滄州渤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實行「企業在河北、監管屬北京」跨區域監管機制,目前已累計落地醫藥企業60家。
北京金城泰爾制藥有限公司滄州分公司負責人胡文秀說:「剛來時附近都是荒地,現在全是工廠。在這裏,我們享受異地延伸監管政策,既省去了跨省(市)轉移的審批環節,又保留了‘北京藥’的品牌效應。」
引得來,還要接得住,離不開服務功能的提升。滄州臨港經濟開發區生物醫藥招商局負責人說,他們建設了南開大學—滄州渤海新區綠色化工研究院等五大創新平台,為落地企業創新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產業協同、人員往來,需要交通支撐。京津冀區域高鐵總裏程達到2576公裏,「軌域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主要城市之間實作1小時通達;環京通勤客製快巴客運總量超100萬人次,同城化效應顯現。
在協同創新中激發動力源
十年來,京津冀攜手打造協同創新共同體,共建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並設立天津、通州、燕郊等分中心,加快創新成果孵化轉化。
近日,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釋出了【京津冀協同創新指數2023】,2013年至2022年,京津冀協同創新指數從100增長到297.6,年均增速為12.9%,而且京冀、津冀間創新指數的相對差距縮小。
2024年2月3日拍攝的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一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不久前,一款用於清潔太陽能光伏板的新材料產品在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釋出。唱好京津「雙城記」,強化「北京研發、天津轉化」理念,讓昔日渤海之濱小漁村變身科技園。這裏利用北京中關村和天津濱海新區創新政策疊加優勢,累計註冊企業約5000家,專利量已超2000件。
十年來,北京流向津冀技術合約成交額累計超2800億元,中關村企業在津冀兩地累計設立分支機構超過1萬家。
在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滿城區的河北京車智能制造基地,來自北京的設計圖紙,不斷變為一列列嶄新的地鐵列車並下線投用。滿城區以河北京車專案為中心,瞄準110多家京車上下遊配套企業形成的產業鏈,規劃建設了20.18平方公裏的軌域交通產業園。
工人在河北省保定市滿城區河北京車智能制造基地生產車間工作(2023年7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2023年11月,京津冀三地人大常委會審議透過了【關於推進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的決定】,提出建立健全區域創新體系,協力打造中國自主創新的重要源頭和原始創新的主要策源地、引領全國高質素發展的動力源。
產業和專案疏解關鍵要解決好人的問題。京津冀加快推進公共服務共建共享,讓人們發自內心地產生認同感。
「以前最頭疼的就是出差看病,京津冀距離不遠,但換一個城市就需要重新備案一次,手續非常麻煩。」天津一家企業的采購員張先生說,現在三地間往返工作,看病取藥方便很多。
2023年,京津冀取消異地就醫備案,4900余家定點醫療機構實作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7000余家定點醫療機構實作跨省異地就醫普通門診費用直接結算。
十年來,200多所京津中小學幼稚園與河北200多所學校開展跨區域合作辦學,累計成立15個跨區域職教聯盟、22個高校發展聯盟……
地相接、水相連、人相親,京津冀將不斷攜手書寫新的時代答卷。
文字記者:李鳳雙、張濤、郭宇靖、毛振華、任麗穎、嶽文婷、劉桃熊、王井懷、張驍、俠克、白佳麗、黃江林
影片記者:張碩、嶽文婷、楊子春、謝晗
海報設計:姜子涵
編輯:朱舜、陳敬瑜、辛悅衛、劉夢琪、王浩程、姜子煒、程昊、胡碧霞
統籌:曹江濤、王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