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緬甸,首先出現在人們腦海中的字眼一定就是「貧困」二字。緬甸是亞洲不發邊地區之一,不過它作為中國的鄰國,國人前往緬甸的遊客還是不在少數。特別是近些年來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國際貿易也迅速地成長起來,中國國際化更是促進了中國國民出境遊的發展。而緬甸作為鄰國,亦成為了遊人們的選擇之一。
當然,有一個現象卻讓很多人不能理解,出境前往緬甸旅遊無可厚非,但選擇去緬甸定居的中國人也越來越多,這又是為什麽呢?
選擇定居緬甸的個中緣由
可以說,哪裏有機遇,人們便會朝著哪個方向去,畢竟為了美好的生活需要有所付出,哪怕是背井離鄉。當然,「背井離鄉」的選擇也是需要勇氣的,如果前往發達的國家那不難理解,但很多國人卻選擇前往緬甸,確實是團「迷霧」。
一、優秀的生態環境
原來,盡管「緬甸」屬於世界上的最未開發國家之一,不過那裏的生態環境卻無可挑剔,無論是氣候還是地形,又或者是水域,那裏都可以說是無比優秀的,所以。緬甸的空氣質素也是「杠桿好」。當然,緬甸超好的空氣質素也吸引著眾多的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這其中便不乏中國的遊客,更有甚者,毅然選擇了在當地定居。
另外,由於緬甸的經濟發展極其落後,所以當地的交通運輸業和物流業也極其不發達,可以說相當落後。不過,凡事都是相對的,正因為如此,緬甸的空氣汙染也幾近於零,這一點也成為了緬甸持續保持良好空氣質素的「助力劑」。
二、濃厚的宗教氛圍
緬甸是個宗教國家,當地的宗教文化更是豐富多彩。細數當地人所信奉的宗教,主要有原始拜物教、神靈崇拜,以及佛教、伊斯蘭教、印度教和基督教。
當然,佛教對緬甸的政治和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據說大乘佛教對當地政治文化影響最甚。大乘佛教吸收和融合了大量的佛教文化,無論從語言、文化,或者是教育,亦或者是當地的手工藝、文學藝術和建築藝術等方面,都有著佛教文化的「身影」。
公元十六世紀初,基督教來到了緬甸,這也是緬甸的首次接觸基督教的時期。從緬甸基督教現如今的發展狀況來看,新教浸禮會和羅馬天主教派對其影響最大。緬甸現有五千二百多個基督教會。
發展中的落後的緬甸經濟
前面我們也有說,緬甸的經濟發展相當落後,屬於世界是經濟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不過,說其經濟發展落後,這也並不影響其天然資源的豐富。1996年開始,緬甸政府方面正式確立了一系列促使經濟發展的經濟措施。當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2000年以來,由於以上所說的經濟政策的「刺激」,緬甸的經濟發展有了長足的進步,不過這與農產品價格和國際能源的上漲也不無關系。隨著天然氣、農林產品、寶石等資源產品的出口量加大,緬甸的經濟繁榮也日趨顯著。
適合結婚和居住的「天然」社會環境
近些年中國人娶緬甸和越南女子為妻的事情頻頻發生。不過,緬甸女女人也確實很受中國國從的喜歡。一來因為緬甸貧窮的生活,使得這裏的大多數女子都經受過生活的磨難,因此她們也更加珍惜到手的幸福;二來緬甸女性對婚姻的態度比較保守,她們更會看重實際的生活,感情到位,便不會向男方索要彩禮。所以,單身的中國男人但把目光「瞄」向了這裏。
以上種種原因,使得中國人越來越「青睞」緬甸,除了遊玩,定居的人數也是越來越多。另外值得一說的是,因為緬甸的經濟不發達,所以這裏的消費水平也不是很高,生活在這裏的人們並不會有太多的生活壓力。據說,一些在中國算得上是「窮人」的人來到這裏後就會變成「富人」了呢!
介紹完了緬甸,您是不是對那裏的印象一下子有了改變?沒錯,緬甸雖然一直給人都是貧窮落後的印象,但隨著國際旅遊業的迅速發展,緬甸也有了長足的進步,我們不應該再「戴著有色眼鏡」看這裏了呢!如果您機會,不妨也前往緬甸看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