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戰時期,蘇聯為了確保絕對的地面優勢,一舉設計了三種主戰坦克,即T-64、T-72和T-80。
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戰場考驗中,只有T-72證明了自己的路線是正確的。它的效能極為均衡,同時便於大規模生產,堪稱冷戰時期的T-34,專為大戰而生的坦克。
對比之下,T-64和T-80分別存在裝甲薄弱和生產成本高的問題,這使得它們更適合作為技術驗證坦克而非量產型坦克。
實際上,T-72在剛剛服役時,曾被視為高端裝備,而非炮灰。在那個時期,西方沒有任何坦克能夠與之抗衡。在兩伊戰爭期間,唯有英國的酋長坦克才能與T-72相抗衡。
西方坦克對T-72的壓制直到80年代才得以實作,這一切源於德國豹2和美國M1坦克的出現。即便是裝備了先進射控系統的魔改版二代坦克M60A3,也要到1978年才開始服役。
此外,當時的反坦克武器並不如現在先進。美國的「地獄火」激光制導反坦克導彈直到80年代才投入使用。
末敏彈直到1989年才投入使用,更不用說無人機了。1970年代的線控反坦克導彈需要引導,攻擊直升機每次只能攻擊一個目標,並且必須懸停進行引導。在此過程中,直升機會成為蘇聯伴隨防空系統中的ZSU-23-4自行高炮的靶子。
蘇聯人在主戰坦克設計上犯的最大錯誤,就是連續生產了三個不同型號。他們其實只需專註於T-72這一型號,然後將T-64和T-80中逐步成熟的高端技術逐步整合到不同批次的T-72上。
實際上,當T-90M裝配上復合裝甲、先進射控系統和化石爆反裝置後出現在公眾面前時,這種T-72實際上一點也不弱。
從1974年面世到1990年,烏拉爾制造廠生產了多達2.05萬輛各種型號的T-72坦克。這顯示了T-72的高度受歡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