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滿懷暖軍心 使命催征向未來
——2025年中央軍委慰問駐京部隊老幹部迎新春文藝演出綜述
■解放軍報記者 袁麗萍 劉佳霖
戰歌鏗鏘賀新歲,奮鬥強軍展新顏。春節臨近,首都北京洋溢著喜慶祥和氛圍,中國劇院張燈結彩、暖意融融,中央軍委慰問駐京部隊老幹部迎新春文藝演出,在這裏拉開帷幕。這台充盈著簡約樸素之美、陽剛雄渾之氣的主題演出,向為建立、保衛、建設新中國,為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老同誌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新春的祝福。
演出堅持為強軍服務、為基層服務、為官兵服務,貫穿鐵心向黨、聚力攻堅的內涵意蘊,突出反映新時代人民軍隊的新風正氣,以文藝輕騎隊為兵服務的方式呈現,思想雋永、戰味濃郁、氣韻貫通,彰顯了軍事文藝礪誌鑄魂、礪戰激氣、礪行厚德的使命要求,為強軍文化繁榮發展增添了一抹新綠。
一
![](https://img.jasve.com/2025-1/8d4ce242d76b3e72ce0013213e4f126a.webp)
開場歌舞【我的戰位我的年】
「巡邏的路上春風拂面,吹開了孩子們喜悅的笑臉」「戰機刺破雲朵,我為祖國迎來新年第一縷陽光」……開場歌舞【我的戰位我的年】帶來春意盎然、送上祝福聲聲,展現基層官兵堅守戰位、為國守歲的赤誠情懷。從基層一線為兵服務歸來的文藝輕騎隊隊員,手持火紅燈籠,帶來座座軍營向黨和人民、向革命老前輩的深情報告,引導人們回望一年來強軍征程的嶄新氣象和不凡成績。舞台大屏上,碩大的「春」字映襯在富有中華傳統文化特色的紅色剪紙上,與逶迤的長城、持槍挺立的軍人剪影相互映襯,營造出喜氣洋洋過大年、新風正氣滿軍營的濃厚氛圍。
「初心不變,生命無悔,我們一路山高水長,百轉千回。無懼風雨,從不後退,我們踏上新的長征,把你追隨。」混聲合唱【追隨】,開宗明義,深情表達廣大官兵全面貫徹新時代政治建軍方略,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的共同心聲。
![](https://img.jasve.com/2025-1/f658864ca0bc30450823f0d9067681fd.webp)
短劇【本色】
「共產黨人的本色,永遠不能丟,不會變」「對黨的承諾,要用一生去踐行」……短劇【本色】中,革命先輩們仿佛穿越時空走來,那鏗鏘的誓言擲地有聲。短劇透過巧妙的情節設計、樸實深刻的話語,講述兩位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的老前輩與年輕官兵分享戰鬥經歷的故事,從老兵視角反映強軍事業取得的新成就、當代軍營的新氣象,從青年官兵視角反映新時代革命軍人對黨忠誠、永葆本色的堅定信念。
紅色血脈,賡續傳承;宗旨本色,永誌不變。讓前輩們倍感欣慰的是,以劇中上等兵「王大新」為代表的年輕戰士已經成長,他們越整訓越堅強、越鍛造越純潔,接過前輩的「鋼槍」「接受祖國檢閱的目光」。演出用一曲小合唱【接過你的鋼槍】銜接短劇【本色】,延續短劇營造的情感氛圍。伴著歌聲,「共和國勛章」「七一勛章」等重要榮譽的軍隊獲得者形象呈現在螢幕上,昭示著人民軍隊英雄輩出、代代傳承。
從老黨員「沖在最前沿、敢於去犧牲」的戰場回憶,到後輩「以青春的名義,贏得沙場勝利的勛章」的鏗鏘誓言,這兩個節目連起幾代人鐵心向黨的信念追求,完成了新時代革命軍人與革命前輩心靈上的呼應,可謂意味雋永,引發全場觀眾的情感共鳴。某部幹部李飛說:「短劇感人至深、催人淚下,前輩們對黨員身份的看重、對黨矢誌不渝的熱愛追隨,讓我們很受觸動。我們年輕一代要用實際行動,接過他們的‘鋼槍’,讓老前輩們放心!」
2025年是軍隊建設「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是打好實作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標攻堅戰的關鍵一年。「向未來的隊伍,純潔光榮本色如初,強軍的征途走來我們,向著勝利光榮奔赴……」新創歌曲、混聲合唱【光榮奔赴】極富情感張力,以激越高昂的旋律將演出氣氛推向高潮,展示全力以赴、務期必成,奮鬥建軍百年、奮進強軍一流的信心決心。
![](https://img.jasve.com/2025-1/8a66bf5fc01ba87df9e36d11d4fde293.webp)
情景表演唱【邊關戰歌】
革命鍛造更堅強,鐵心向黨勇擔當。無論是表演唱【邊關戰歌】、舞蹈與合唱【說打就打】等歌舞節目,抑或是螢幕影片中官兵練兵備戰、履行使命的火熱場景,整台演出著力表現新時代革命軍人苦練本領、矢誌強軍的訓練生活,增強了情感張力和藝術感染力。演出主創人員說:「我們想用文藝的形式向老首長、老前輩們匯報全軍官兵傳承紅色基因、奮進強軍征程的新風新貌。這是一種致敬,致敬熱血軍魂、致敬奮鬥歲月、致敬偉大時代。」
二
強軍事業呼喚強軍文化,強軍文化匯聚強軍力量。這台文藝演出是貫徹【繁榮發展強軍文化實施綱要】的生動實踐,突出展現了具有我軍特色、彰顯時代精神、支撐打贏制勝的強軍文化特質。中國軍隊沙場演兵、遠海訓練、比武爭鋒、邊關巡邏等內容,都在演出中得以藝術反映。一幕幕練兵備戰一線的場景,一曲曲慷慨激昂的戰歌,一聲聲敢打必勝的誓言,交織共鳴出熱血沸騰的演出氛圍,讓人倍感振奮。
舞蹈與合唱【說打就打】以一段雙人刺殺對練開場——兩位戰士手持木槍格鬥訓練,木槍相碰,鏗然有聲。隨後,更多的舞蹈演員手持鋼槍整齊亮相。刺刀雪亮,身姿英武,殺聲震耳,節目將刺殺訓練戰鬥動作與舞蹈技巧有機結合,彰顯新時代革命軍人身姿之矯健、意誌之堅定、勇氣之豐沛,為舞台註入一股剛勁之氣。作為我軍光榮傳統的刺殺訓練,不僅是在培養重要的實戰技能,更是在錘煉官兵體魄,砥礪官兵敢於亮劍、勇於戰鬥的血性膽氣。
「說打就打,說幹就幹,練一練手中槍刺刀手榴彈!」隨後唱響的合唱【說打就打】,延續火熱的訓練場氛圍。這首經典戰鬥歌曲,誕生在1946年的東北戰場,描述了當時轟轟烈烈的練兵運動,展現了解放軍官兵說打就打、舍我其誰的英雄氣概。老歌與新舞的有機融合,歷史與現實的交相輝映,將人民軍隊的光榮傳統與強軍風采連結起來,意蘊深厚、動人心魄。有老幹部說:「這個節目體現了咱們新時代革命軍人的氣多骨更硬,不管未來戰爭模式如何演變,說打就打、敢於‘刺刀見紅’的精神永遠不能丟。」
「風雪磨礪肝膽,高山挺立脊梁,雲濤之上我們守望,荒灘戈壁是家鄉……」解放軍文化藝術中心文藝輕騎隊與新疆軍區政治工作部文工團文藝輕騎隊聯袂帶來情景表演唱【邊關戰歌】,用兵言兵語抒兵情兵誌,唱出了戍邊官兵紮根邊防、忠誠使命的情懷擔當。這首歌曲源自基層一線,已在部隊廣為傳唱,經過全新演繹,激蕩更多人的胸懷。
![](https://img.jasve.com/2025-1/830d5a590733254c458d6d93f23e4307.webp)
器樂與合唱【勝戰榮耀】
器樂與合唱【勝戰榮耀】,是一首新創作品,運用器樂演奏和聲樂演唱相結合的形式,生動反映實戰化練兵場景,展現官兵隨時準備打仗、隨時能打勝仗的戰鬥姿態。配合著激昂奮進的旋律,大螢幕上鐵甲馳騁、戰鷹呼嘯、航母編隊劈波斬浪……我軍聯合演訓和重大軍事行動的場景,令人血脈僨張。「戰爭就在下一秒,我已準備好,只等出征沖鋒號,戰場和強敵來過招!」創作者將強軍興軍的時代召喚,化為生動可感的誓言,振奮人心,贏得現場觀眾熱烈掌聲。老幹部們說:「透過演出,我們看到了人民軍隊聚焦練兵備戰主責主業的嶄新氣象、‘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積極投身強軍實踐的風貌姿態,革命事業後繼有人!」
2024年是文藝工作座談會召開10周年。10年來,軍隊文藝工作者堅持向戰而行、為兵而歌,在轉型重塑、守正創新中展現出昂揚風貌。2024年初以來,解放軍文化藝術中心文藝輕騎隊和新疆、西藏軍區政治工作部文工團文藝輕騎隊,圍繞「鐵心向黨鑄忠誠、同心奮進擔使命」,精心打造文藝節目,全年開展巡演服務500多場,受到官兵廣泛歡迎。此次演出中的不少節目都源於他們在為兵服務中獲得的素材和靈感,成為軍事文藝聚焦部隊主責主業、反映強軍興軍實踐的生動註腳。
三
整台演出以情感為紐帶,以情動人、以情感人,一個個節目透過情感的自然流淌和血脈傳承的內在邏輯聯系在一起,實作演出形與神的統一。舞台上下彌漫濃濃戰友情、魚水情、家國情……演出以真摯樸實的情感抒發,讓老幹部們備受感染。
「我們三個黨員,自己來編個黨的小組吧……一時沒有黨的領導,我們也該堅持鬥爭……」器樂與合唱【勝戰榮耀】歌聲遠去,燈光變暗,舞台上傳來經典電影【黨的女兒】中,田玉梅與兩個姐妹商量建立黨小組的對話。田玉梅,是在白色恐怖下舍生忘死、浴血奮戰,捍衛黨的理想和事業的中國共產黨人的代表。由「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文藝戰士田華飾演的這一經典熒幕形象,已經成為一種意象,鼓舞著共產黨人為黨的事業犧牲奮鬥。
燈光亮起,演出進入經典歌曲聯唱環節。【天邊有顆閃亮的星】【抗日軍政大學校歌】【願親人早日養好傷】【我們走在大路上】……現場的老幹部們在耳熟能詳的旋律中回望崢嶸歲月、追溯燃情記憶,年輕官兵在重溫紅色經典中尋根溯源、激發奮鬥豪情。
「你看那天邊有顆閃亮的星星,關山飛越,一路撒下光明。」歌劇【黨的女兒】選段【天邊有顆閃亮的星】,緊密銜接電影片段,以音樂之美生動闡釋共產黨人聽黨話、跟黨走的理想信念,推動演出情境進展和情感發展。
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抗日軍政大學校歌】,這首從抗日戰爭時期便響徹祖國大地的經典歌曲,發出了一支軍隊的鏗鏘誓言。
蒙山高,沂水長。【願親人早日養好傷】是經典舞劇【沂蒙頌】選段,旋律舒緩溫暖,極富情感張力。舞台上,沂蒙「紅嫂」深情詠唱「續一把蒙山柴,爐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長」,魚水情深直達內心、感人肺腑。
「我們的道路多麽寬廣,我們的前程無比輝煌……」著名音樂家李劫夫創作於1963年的歌曲【我們走在大路上】,傳唱幾十年經久不衰,如今聽來依然令人豪情滿懷。舞台上,當代軍人與各行各業的群眾代表一道,唱響這鼓舞人心的經典旋律,引發全場觀眾合唱。
![](https://img.jasve.com/2025-1/96b0fbceb95818bb19c73ea6c7042461.webp)
情景歌舞【再唱洗衣歌】
情景歌舞【再唱洗衣歌】由解放軍文化藝術中心文藝輕騎隊和西藏軍區政治工作部文工團文藝輕騎隊在經典歌曲【洗衣歌】的基礎上改編而成。「是誰幫咱們翻了身,是誰幫咱們得解放。是親人解放軍,是救星共產黨。」以青藏高原為背景的舞台上,多姿多彩的民族服裝、優美動人的民族舞蹈、情真意切的經典旋律,彰顯濃郁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軍教特色。人們載歌載舞,歌頌黨和人民軍隊。
當年,10多萬軍民歷經艱辛,終於將公路歷史性地修到了拉薩。川藏、青藏公路通車70年來,給高原人民帶去發展、帶去幸福,譜寫魚水情深的壯歌。作為公認的「雙擁主題曲」之一,【洗衣歌】曾被一代代軍教文藝工作者唱響在不同的舞台。此次新時代文藝輕騎隊隊員透過【再唱洗衣歌】,在重現經典的同時,也生動呈現軍民合力強邊固防的感人故事。幾十年來,變的是人民日新月異的生活,不變的是和經典老歌一同傳唱至今的軍民魚水情。聽著這首歌,我們眼前仿佛閃過中華大地上那擁軍愛民的一幕幕場景……
歌頌黨、歌頌祖國、歌頌人民、歌頌軍隊,始終是軍事文藝永恒的主題。這次演出中,一幕幕動人的表演唱既有情感張力,又有精神之美;既禮贊革命歲月,又輝映復興征程,把現實生活與時代精神融入藝術舞台,賦予這些經典的藝術主題以強烈的時代感,讓其煥發出更加燦爛的光華。
四
創新,是文藝的生命。這台演出積極探索新的舞台表現形式和更具現代化氣息的藝術創作理念,在藝術本體與藝術載體方面都有所創新。整台演出,既有老傳統,又有新風貌,作品兼具思想性、藝術性與時代性。
舞台設計以簡約樸素的風格和空間的合理利用,將迎春舞台打造成特殊戰位,使演出洋溢著濃郁的年味、兵味、戰味。藝術載體與元素的豐富,讓文藝作品的意蘊表達更加豐滿,演出更具新意。器樂合奏節目的亮相、軍教舞蹈語匯的創新、【勝戰榮耀】【光榮奔赴】等新創歌曲的呈現,帶給觀眾多層次的視聽體驗。
本次演出沒有主持人和串場詞,而是用巧妙的編排手法使得整台演出渾然一體,實作舞台演出形式的創新。如混聲合唱【接過你的鋼槍】的前奏響起時,短劇【本色】的部份演員自然轉換角色,帶著劇中賦予的角色內容投入合唱,以「鋼槍」為精神載體,唱響新時代革命軍人繼承英雄精神、投身強軍事業的堅定決心。在舞蹈與合唱【說打就打】、情景表演唱【邊關戰歌】、器樂與合唱【勝戰榮耀】等節目的串聯時,同樣采取了這樣的編排形式。同一批演員在多個節目中串場表演,讓演出仿佛是一台完整的文藝情景劇,節奏緊湊、情感連續。
這是一台暖心提氣、春風拂面的慰問演出,也是一首重溫光輝歷史、致敬光榮傳統的英雄詩篇。演出在混聲合唱【光榮奔赴】的歌聲中落下帷幕,讓人回味悠長。打好實作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標攻堅戰,重任在肩、時不我待,高唱著強軍戰歌,英雄兒女踏上嶄新征途,步履鏗鏘,英姿勃發!
(劇照由陳臻譽、劉釗拍攝)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