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友誼小船翻了:俄「好兄弟」一夜背叛,導彈列車開往烏克蘭前線

2024-09-16軍情

前言

俄烏戰爭爆發後,俄羅斯與其軍事同盟亞美尼亞之間出現裂痕。

原本亞美尼亞作為集安組織一員,擁有大量俄制武器,如多種防空導彈。

但現在,美國以 2.1 億歐元從亞美尼亞購買俄制防空導彈和坦克炮彈用於援助烏克蘭。

這背後原因復雜,之前阿塞拜疆進攻亞美尼亞。

集安組織包括俄羅斯未作反應致 10 多萬亞美尼亞人成難民,亞美尼亞對集安組織信任崩塌。

俄烏戰火中的微妙平衡

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全球目光聚焦於這片硝煙彌漫的土地。

各國基於自身利益與戰略考量,紛紛站隊或保持中立。

俄羅斯作為烏克蘭的鄰國及沖突的重要一方。

其外交與軍事行動對局勢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而亞美尼亞,一個地處南高加索的小國,雖不直接參與俄烏戰爭。

但其地理位置、歷史背景以及與俄羅斯的傳統關系,使其在這場沖突中的動向備受關註。

一則震撼國際社會的訊息傳出。

亞美尼亞決定向烏克蘭提供包括S-300防空導彈、道爾機動式野戰防空導彈;

山姆8壁虎野戰防空導彈發射車及山毛櫸M1野戰防空導彈系統在內的大批俄制武器。

這一決定不僅打破了地區軍備控制的微妙平衡,更直接挑戰了俄羅斯作為武器供應國的權威。

亞美尼亞與阿塞拜疆之間的納戈爾諾-卡拉巴哈沖突,一直是地區穩定的重大隱患。

當阿塞拜疆在土耳其和以色列的支持下發動進攻,並成功占領部份領土時。

亞美尼亞期待中的俄羅斯及集安組織(CSTO)的軍事援助卻遲遲未到。

這種關鍵時刻的「缺席」,讓亞美尼亞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立與無助。

對俄羅斯的信任開始動搖。

隨著2024年7月31日最後一支俄軍撤離亞美尼亞。

標誌著兩國長期以來的軍事合作與戰略夥伴關系出現了難以彌補的裂痕。

這一舉動,被外界視為俄羅斯對亞美尼亞戰略價值重新評估的結果。

也進一步加劇了亞美尼亞對自身安全前景的擔憂。

面對阿塞拜疆的步步緊逼和俄羅斯的「疏遠」,亞美尼亞不得不尋求新的安全保障。

在此背景下,法國等西方國家成為了亞美尼亞尋求庇護的物件。

盡管這一選擇可能意味著放棄與俄羅斯的傳統友誼。

但對於一個面臨生存威脅的小國而言,無疑是現實且無奈的抉擇。

得到土耳其和以色列支持的阿塞拜疆,近年來在軍事力量和經濟實力上均實作了顯著提升。

其對納戈爾諾-卡拉巴哈地區的進攻,不僅是領土爭端的延續。

更是地區力量格局重組的訊號。

亞美尼亞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這一地區力量對比失衡的反映。

人口減少、經濟不振、外部威脅加劇,亞美尼亞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國家安全壓力。

在這種情況下,向烏克蘭提供防空導彈,既是對自身安全需求的回應。

也是對俄羅斯「不作為」的一種抗議和警告。

這一舉動能否真正改變亞美尼亞的處境,尚待觀察。

法國等西方國家的介入,無疑為亞美尼亞提供了新的外交和軍事選項。

但值得註意的是,西方國家的行動往往基於自身的戰略利益考慮。

其長期利益與亞美尼亞的利益是否一致,仍存在不確定性。

亞美尼亞的抉擇與地區格局的重塑

在俄羅斯軍事支持缺席的陰影下,亞美尼亞迅速將目光投向了西方,尤其是法國等歐洲國家。

這些國家不僅承諾提供政治支持,還表示願意在軍事技術和經濟援助上給予幫助。

對於亞美尼亞而言,這無疑是一線希望。

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其面臨的直接軍事威脅和經濟困境。

西方援助並非無條件且毫無代價。

西方國家在提供援助時,往往會附加一系列政治和經濟條件。

要求亞美尼亞在地區事務中采取更加符合西方利益的立場。

這無疑對亞美尼亞的自主外交政策構成了新的挑戰。

亞美尼亞的轉變,不僅是對俄羅斯「不作為」的直接回應。

也加速了南高加索地區力量對比的重新洗牌。

土耳其和以色列對阿塞拜疆的堅定支持。

使得阿方在軍事上更加有恃無恐,而亞美尼亞則被迫在夾縫中求生存。

在此背景下,亞美尼亞與烏克蘭之間的合作。

不僅是對抗阿塞拜疆的一種策略,也是試圖在國際舞台上尋求更多支持的一種嘗試。

這種合作,雖然短期內可能加劇地區緊張局勢。

但從長遠來看,或許能夠促使各方回到談判桌前,透過外交手段解決爭端。

亞美尼亞的決策在國際社會引起了廣泛關註和復雜反應。

一方面,一些國家認為亞美尼亞的行為是對地區和平穩定的破壞。

呼籲各方保持克制,透過對話解決分歧;

另一方面,也有國家對亞美尼亞的困境表示同情,認為其有權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安全道路。

俄羅斯作為傳統盟友,雖然對亞美尼亞的轉變感到失望和不滿。

但也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在該地區的角色和影響力。

而美國等西方國家則趁機加大對亞美尼亞的支持力度,試圖在該地區擴大自己的影響力範圍。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和地區局勢,亞美尼亞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

無論如何選擇,亞美尼亞都必須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努力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同時,亞美尼亞還需要加強國內經濟建設和社會穩定工作,為國家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此外,亞美尼亞還應積極尋求與周邊國家的和解與合作機會。

透過對話和協商解決分歧和爭端,共同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

亞美尼亞向烏克蘭提供俄制防空導彈的舉動,是其在多重壓力下的一次戰略抉擇。

這一決策不僅打破了地區軍備控制的微妙平衡。

也深刻影響了南高加索乃至歐亞大陸的地緣政治格局。

結束語

亞美尼亞的未來將取決於其如何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保持戰略定力。

維護國家利益、推動地區和平與穩定。

在這個過程中,亞美尼亞需要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加強國內建設。

尋求與周邊國家的和解與合作機會,以應對各種挑戰和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