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煙彌漫的戰場上,俄烏兩軍圍繞著庫爾斯克這塊戰略要地展開了激烈的角逐。俄軍的反攻號角已經吹響了四天,雖然遭遇了烏克蘭守軍的頑強抵抗,進攻勢頭有所放緩,但仍然攻克了一些村莊,戰火仍在無情地燃燒。
戰地記者羅曼·薩蓬科夫發回了最新的戰況報道,9月14日,波克羅夫斯基農場、達裏諾和托爾斯泰.盧格村相繼被俄軍占領。然而,烏軍在戰略要地柳比莫夫卡村構築了堅固的防禦陣地,與俄軍展開殊死搏鬥,戰鬥從昨天夜幕降臨一直持續到今天清晨。
俄軍試圖從兩翼包抄柳比莫夫卡村,企圖將其徹底包圍。然而,就在這關鍵時刻,烏軍發動了猛烈的反擊,他們集中優勢兵力,如猛虎下山般撲向俄軍右翼,成功地打亂了俄軍的進攻陣型,粉碎了其合圍計劃,柳比莫夫卡村因此暫時得以保全。
軍事專家謝爾蓋·科利亞斯尼科夫分析了當前的戰局,他指出,雖然烏軍憑借著頑強的戰鬥意誌和靈活的戰術暫時守住了柳比莫夫卡村,但從長遠來看,該村的失守恐怕只是時間問題。
俄軍已經從三個方向對柳比莫夫卡村形成了戰術包圍之勢,切斷了其與外界的主要聯系通道,並成功繞至其後方,奪取了托爾斯泰·盧格村,對柳比莫夫卡村形成了合圍之勢。
為了盡快攻克柳比莫夫卡村,俄軍可謂是不惜血本,他們調集了強大的空中力量,出動了前線轟炸機對該村實施地毯式轟炸,一枚枚大威力航空炸彈從天而降,在烏軍的陣地上炸開了漫天的火光,試圖徹底摧毀烏軍的抵抗意誌。
面對著俄軍排山倒海般的攻勢,烏軍也深知柳比莫夫卡村的戰略意義,他們明白,一旦該村失守,北庫爾斯克地區的防線將面臨崩潰的危險。因此,他們決心戰鬥到最後一刻,用鮮血和生命來遲滯俄軍的進攻步伐,為後方部隊的集結爭取寶貴的時間。
烏克蘭電報頻道「Legitimny」也表達了同樣的擔憂,他們認為,柳比莫夫卡村一旦失守,北庫爾斯克的戰局將會急轉直下,俄軍將長驅直入,直逼蘇賈,在北庫爾斯克地區形成一個巨大的包圍圈,屆時將會有超過3000到4000名烏軍士兵陷入重圍。
而更令烏軍擔憂的是,他們目前正在兩條戰線上與俄軍展開激戰,兵力捉襟見肘,難以有效地對北庫爾斯克地區的戰局進行支援。一旦俄軍在北庫爾斯克形成包圍圈,烏軍將陷入腹背受敵的危險境地,九月份被俘的烏軍士兵數量很可能創下新的記錄。
俄媒體的軍事評論認為,俄軍在庫爾斯克的反攻行動中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迅速的進展,除了自身強大的軍事實力之外,烏軍內部的低落士氣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據俄方稱,在這次反攻中,已經有200多名烏軍士兵選擇放下武器向俄軍投降,甚至還有不少烏軍士兵對俄軍士兵表示感謝,認為俄軍將他們從這場毫無意義的戰爭中解救了出來。
俄方還透露,很多烏軍士兵在面對俄軍的進攻時選擇了不抵抗,直接放棄陣地投降,這讓俄軍在攻占斯納戈斯特和阿帕納索夫卡村時幾乎沒有遇到什麽像樣的抵抗。為了阻止越來越多的士兵投降,烏軍甚至開始向那些準備投降的士兵開槍射擊,強迫他們拿起武器與俄軍戰鬥到底。
值得註意的是,就在9月13日,俄烏雙方進行了第二次戰俘交換,雙方各自釋放了49名被俘人員。這似乎也從側面印證了俄媒關於烏軍大量投降的報道。
面對著俄軍來勢洶洶的反攻,一向強硬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卻顯得有些底氣不足,他聲稱俄軍的反攻行動都在他們的預料之中,烏軍將會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來粉碎俄軍的進攻。
然而,澤連斯基的這番豪言壯語卻顯得蒼白無力,如果真的像他所說的那樣,俄軍的反攻行動都在烏軍的掌握之中,那麽為何會有如此之多的烏軍士兵選擇投降?為何俄軍能夠在短短幾天時間內就攻克十多個烏軍控制的定居點?
事實勝於雄辯,戰場上的局勢發展已經證明了澤連斯基的這番言論不過是自我安慰的空談罷了。網上曝光的影片顯示,為了阻止俄軍的進攻,烏軍在夜間沿著庫爾斯克地區的幾條公路布設了大量地雷,企圖用這種方式來遲滯俄軍的進攻速度。
然而,這些地雷的布設方式卻顯得十分簡陋,它們大多采用雙重觸發模式,一種是傳統的金屬觸發,另一種則是震動觸發,只要有人或車輛經過地雷附近,就很有可能引爆地雷,這對於過往的平民百姓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與此同時,為了緩解庫爾斯克地區的壓力,烏軍也開始主動出擊,他們試圖攻擊俄軍的後方補給線,以迫使俄軍從前線撤軍回防,從而減輕庫爾斯克地區的壓力,上演一出「圍魏救趙」的好戲。
電報頻道「Rybar」釋出訊息稱,烏軍從兩個方向突入俄軍後方的格盧什科夫斯基區,不顧一切地向該地區的38N-052高速公路推進,這條公路是俄軍重要的後勤補給線,一旦被烏軍切斷,將對俄軍的反攻行動造成嚴重影響。
目前,烏軍先頭部隊已經與俄軍在韋肖洛耶村展開了激戰,同時烏軍還在攻打位於韋肖洛耶村東部的梅德韋日耶村,一旦拿下這個村莊,烏軍就可以直插格盧什科夫火車站,徹底切斷俄軍的補給線。
即使烏軍最終無法攻占這些地方,他們也可以透過持續不斷的襲擾作戰來牽制俄軍的兵力,迫使俄軍不得不從前線抽調兵力回防,從而為庫爾斯克地區的烏軍贏得寶貴的喘息之機。
為了能夠有效地打擊俄軍目標,烏軍改變了以往的戰術,他們不再像以前那樣采取「人海戰術」,而是將3-7輛裝甲車與步兵組成突擊小組,在火炮和無人機的支援下對俄軍目標發起快速突擊
戰鬥通常會持續數個小時,然後烏軍會定期投入新的部隊參與戰鬥,包括坦克和重型步戰車也會加入戰鬥,以保持持續的進攻壓力。
一名在庫爾斯克地區作戰的俄海軍陸戰隊士兵安德烈透露,烏軍最近開始采用一種新的戰術,當烏軍發起沖鋒時,會將工程車頂在隊伍的最前面,坦克和其它裝甲車輛則排成縱隊跟在後面
這樣一來,從俄軍的角度來看,就只能看到前面的工程車,而看不到後面的裝甲縱隊,除非使用無人機進行偵察,否則很難掌握烏軍真實的兵力部署情況。
然而,烏軍也並非毫無破綻,他們為了幹擾俄軍的無人機偵察,攜帶了大量的電子戰系統,試圖幹擾俄軍無人機的訊號傳輸。
不過,安德烈表示,俄軍一線部隊裝備精良,擁有更先進的電子對抗器材,能夠有效地反制烏軍的電子幹擾,因此烏軍的這種戰術並不能對俄軍構成太大的威脅。
總而言之,庫爾斯克地區的戰事依然撲朔迷離,俄烏雙方都在投入大量的兵力物力,為了各自的戰略目標而殊死搏鬥,戰火仍在無情地燃燒,未來戰局將會如何發展,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