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的一架無人機在樹林上空緩緩飛行,將熔化的金屬液體拋灑下來,燃燒了其中的俄軍陣地,這一場景迅速傳播在國內外網絡平台,引發人們對這種新奇作戰方式的驚訝。只見那架小型無人機不斷盤旋,將熾熱的金屬液體灑落,閃耀著刺眼的光輝。
不久後,整片森林突然起火,同時伴隨著隱藏陣地的武器和彈藥爆炸。這架普通的小型無人機,竟然成功執行了一個炮兵連都難以完成的任務,直接摧毀了這一區域!
影片首次在網絡上出現時,對於使用這種戰術的人引發了爭論。許多人最開始猜測是俄軍,因為俄羅斯常用BM-21「冰雹」火箭炮發射燃燒彈轟擊烏克蘭軍隊的陣地,宛如天女散花般灑落。
不久後,真相浮出水面:進行金屬液灑落的並非俄軍,而是烏克蘭軍隊。無人機搭載的是一種極其罕見且殘忍的武器:鋁熱劑燃燒手雷。這種武器威力巨大,不僅可以點燃並引發火災,還能附著在人體上進行灼燒,甚至能夠穿透厚達12mm的鋼板,讓躲藏在裝甲車內的人也無法確保安全。連炮彈托、發動機缸體都能被它融化。
這種獨特的鋁熱劑無人機幾乎讓網友們瞬間回到了中學時學習的鋁熱反應,真是令人感慨萬分。那麽,鋁熱劑究竟是基於什麽原理呢?為什麽一種本身並不具備爆炸性的物質,在制成燃燒彈後卻能展現出如此巨大的威力?其實,這種材料透過鋁熱反應能夠釋放大量的熱量,從而產生驚人的高溫,最高可達2500℃的鐵水,沒有多少東西能夠承受得住。
鋁熱劑是由鋁粉與難熔金屬氧化物混合而成的,通常按照1:2.95的比例,將鋁粉與三氧化二鐵粉末混合,呈現出一種粉紅色。在常規情況下,這兩者不容易發生反應,但透過特定引燃劑產生高溫點燃後,它們會激烈反應,生成三氧化二鋁和金屬鐵,同時釋放大量熱能,因此稱之為「鋁熱反應」。
反應釋放出的高熱導致溫度達到極高,形成的金屬鐵瞬間被熔化為溫度超過2500℃的鐵水。那麽,這意味著什麽呢?純鐵的熔點是1538℃,鋁則更低,僅為660℃。因此,由鋁熱劑生成的高溫鐵水能夠輕易地融化鋼和鋁合金,而這正是現代坦克與裝甲車的重要構成材料。更令人驚訝的是:由於不依賴氧氣,即便在水下,鋁熱劑仍能進行燃燒。
連鋼板都無法抵擋,落在人體上就更加嚴重了,這就像鋼鐵廠的工人在遭遇鐵水飛濺事故時一樣,溫度甚至可能更高。沾染在皮膚上的鐵水會迅速焚毀衣物,灼傷皮膚乃至骨骼,並且難以清除。不僅會造成大面積燒傷,還有可能因吸入有毒煙霧而導致呼吸道受損、感染、脫水和器官衰竭,從而產生終身的後遺癥。
鋁熱反應於1893年由德國化學家戈德施密特首次發現,當時便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註。在工業套用中,鋁熱劑最普遍的用途是焊接鋼軌,它能夠將幾根短鋼軌合並為一根完整且較長的鋼軌,這在高鐵建設中十分常見。您可能也會想到:如此強大的技術,終究會被運用到軍事領域。
在鋁熱反應被發現不久,德國便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開始利用齊柏林飛艇攜帶鋁熱劑炸彈轟炸倫敦。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同樣裝備了鋁熱劑炸彈。在越南戰爭期間,美國軍隊廣泛使用這種材料,造成大規模的農田、植被和建築物焚毀,對當地居民的生命財產帶來了嚴重損失。即使是在今天,戰場上依然能夠見到鋁熱劑的影蹤。
俄軍常用的122mm燃燒火箭彈,搭載了鋁熱劑彈頭。每枚火箭彈內含180個小型燃燒彈,這些燃燒彈由鎂合金外殼和鋁熱劑組成。當火箭彈引爆後,會釋放出大量的小型燃燒彈並行生鋁熱反應。同時,鎂合金也是可燃材料,因此其焚燒過程十分劇烈。一枚這樣的火箭彈能夠縱深點燃5000平方米的區域,而俄軍還經常進行多發齊射,從而給烏克蘭軍隊造成了嚴重損失。
由於工業能力已遭受嚴重損害,盡管烏克蘭軍隊擁有許多「冰雹」火箭炮,但卻難以大規模生產類似的鋁熱劑彈藥。不過,他們的無人機部隊采用了自制的方法,創新性地將鋁熱劑與FPV自殺式無人機結合起來。裝載在無人機上的可能是美國制造的AN/M14型燃燒手雷。
這種手雷是在冷戰時期研制的,能燃燒40秒,並且能夠穿透12毫米厚的均質鋼板,這個厚度已遠超大多數輕型裝甲車所用鋼板的厚度。冷戰結束後,美國停止了該型號手雷的生產。然而,在俄烏沖突爆發後,美國於2023年宣布重新啟動生產,計劃制造7.2萬枚,外界推測絕大部份將分配給烏克蘭。
除了美國的援助,烏克蘭還開始自行制造鋁熱劑彈藥。一家名為「鋼鐵黃蜂」的公司利用3D打印技術生產鋁熱劑炸彈,重量範圍為0.5到2.5千克。較大的炸彈能夠穿透6毫米厚的鋼板,並留下約10厘米大小的洞,對付輕型車輛已足夠有效。
在生產鋁熱劑彈藥的同時,烏克蘭軍隊也在不斷探索無人機運用鋁熱劑的戰術。在去年的一段影片中,他們使用無人機搭載鋁熱劑炸彈直接撞擊目標,隨後炸彈在目標內部燃燒。然而,這種戰術似乎效果不佳,因此並未被廣泛推廣。
烏軍迅速研發出了一種新戰術,利用無人機攜帶點燃的鋁熱劑,將鐵水灑落,焚燒樹林,以此驅趕藏匿於林中的俄軍並摧毀其陣地。在某些社交媒體上,可以看到他們進行實驗的畫面,無人機似乎搭載著一枚AN/M14鋁熱手雷。熾熱的鐵水從手雷中湧出,傾瀉到下方陣地,無論是針對人員還是裝備,其殺傷力都極為強大,可謂相當可怕。
既然烏軍在初一采取了行動,那麽俄軍在十五的反應就不足為奇了。俄羅斯的工業能力顯著高於烏克蘭,且擁有成熟的鋁熱劑武器生產經驗,因此相信很快將會模仿烏軍的戰術。在那時,俄烏戰場將會異常激烈,雙方無人機都將在對方陣地傾灑炙熱的鐵水,這必然讓戰場上的士兵承受巨大的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