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為止,美國是全球擁有現役航母最多的國家,服役的11艘航母還全都是核動力的。
聽起來,天下無敵。
然而,現在美國在海外部署的航母,就2艘。
一艘「林肯號」在紅海附近,一艘「杜魯門號」在北歐附近。
就這兩艘,還有一艘改道,執行其他任務去了。
而在西太平洋短暫停留了幾日的另外一艘航母,已經回老家了。
美國五角大廈9月下旬下令,其航母「杜魯門號」趕往東地中海海(以色列西側水域)。
此舉是為了補上美國在中東部署雙航母的缺口,給以色列壯膽助威。
到了10月上旬,杜魯門號已經到了西南歐的附近海域,距離地中海也就一步之遙了。
當時美國軍方還透露,杜魯門號預計在10月中旬進入東地中。
而從杜魯門號離開家門的路線來看,它也是一路南下,就是奔著東地中海去的。
這期間,以色列媒體再度高調宣傳了美國在以色列周遭加派軍事力量的積極性和力度,突顯以色列在美國心中的地位。
可到了10月15日,這艘航母莫名其妙的出現在了英國與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之間的海域。
一個星期的時間,杜魯門號突然就改道北上了。
東地中海的任務,怎麽說撂挑子就撂挑子了呢?
杜魯門號去給北約盟友和烏克蘭助威打氣。
美國那邊的「大選之戲」,正如火如荼地上演著。
無論是美國民主黨還是美國共和黨,對以色列護主的態度本質上是長期一致的,無非是護主的力度大小問題。
換言之,在以色列那邊,美國兩黨沒什麽爭搶選票的余地。
俄烏問題就不同了。美國兩黨在這個問題上主流立場分歧很大。
在美國大選落幕之前的這不足一個月裏,拜登政府以及民主黨陣營不會放松對俄烏問題的布局。
美國民主黨政府只會不斷給歐洲盟友定心丸、不斷給俄羅斯施壓,不斷給烏克蘭助威,不斷給美國選民演繹「烏克蘭必勝」的幻境:美國民主黨政府在俄烏這些年的布局,不會敗,所以讓民主黨繼續執政,可見勝利曙光。
不敗者,即便是假象,也最易收獲歡呼與追捧,當然也更容易獲得更多選票。
可杜魯門號北上怎麽就算是助威了呢?美國怎麽不派其他航母?
今年8月,北約宣布將在10月14日舉行一年一度的「堅定中午」軍事演習。
10月14日,這次北約核軍演正式開幕,目的是向俄羅斯秀一秀「核肌肉」。
這次軍演主要在距離俄羅斯900公裏外的海域進行。
北約方面稱,13個參加此次演習的北約國家派出2000名士兵和60多架軍機。顯然,北約還出動了軍艦。
這是至少兩個月前就定下來的演習計劃。
這兩個月裏,如果還有可執行任務、沒出毛病的航母還夠用的話,美國當然可以擠出一艘航母去參演。
所以,9月下旬派出去的杜魯門號直奔東地中海方向行駛。
美國應該認為從美國本土再派一艘航母去參演不成問題,怎麽說它也號稱擁有全球最多的航母。
可是,美國在家裏趴窩的航母,都不中用了。
所以,10月中旬杜魯門號臨時改道,北上去參演了。
美國航母不夠用,不是臆測。
現在,中東地區就有一艘美國航母。
現在,北歐地區就有一艘航母。
現在,西太平洋上一艘美國航母都沒有。
在西太平洋,美國什麽時候一艘航母沒有過?
在今年8月之前,基本上就出現過這麽令人舒暢的景象。
少則一艘,多則三艘。
但是,在8月下旬之後,這令人身心愉悅的景象反復發生。
8月,在西太平洋轉悠的美國航母「林肯號」受命,趕往紅海和波斯灣附近,增援在當地執行任務的「羅斯福號」航母。
這兩艘航母在中東地區一同行動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羅斯福號在9月下旬被調到了西太平洋。
同時,美國軍方宣布將派杜魯門號去中東的東地中海,結果改道了。
然而,羅斯福號在西太平洋停留了也就一個星期,10月初就趕回美國老家了。
西太平洋上最大的「汙穢之物」,到現在還沒再出現,盡管可能只是短暫的時期。
到現在為止,可以確定的是,美國可以向海外部署任務的航母,就2-3艘。
為什麽還有可能是3艘?
美國「華盛頓」號航母10月受命,趕往日本的美軍第七艦隊軍事基地,也算是接替「羅斯福號」,填補西太平洋的缺口。
不過,9月24日,華盛頓號與美國另外兩艘新的核潛艇被曝光出存在焊接缺陷。
要知道,美國的華盛頓號航母用了6年時間大修大補了一番,在去年5月才剛剛返崗。
美國軍方10月4日回復稱,缺陷不是事兒,華盛頓號可以「安全地」執行既定任務,
如果華盛頓號真如美國軍方所言,這艘航母預計在10月下旬可能會抵達目的。
就算是有問題,到了目的地,美國的小弟或許也能幫忙修補修補。
畢竟,就連美國國會都承認,美國的造艦能力,虛得一批。
現在的造艦實力,已不在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