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大陸的漁船在金門海域翻覆事件持續升溫。台當局在其海巡部門對大陸漁船施暴、造成人員傷亡後,采取了推諉責任、拒絕認錯的態度,這使得事件難以得到有效解決,並進一步加劇了局勢的復雜性。
此時,一直在幕後支持台獨勢力的美國,又一次就這次金門事件發表了表面上看似中立、實則偏向台當局的聲明。
同時,美國一個著名智庫也提出了報告,建議美政府為台當局提供「核保護傘」,並向中國大陸施加核威脅。
美軍B-52轟炸機參加演習
美智庫建議進行核威脅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旗下的斯考克羅夫特安全與戰略中心釋出了一份報告,【在台灣沖突中蓄意使用核武器:美國的戰略與考量】。報告的核心建議包括五個方面,首先是美國政府應當為台當局提供「核保護傘」。
報告中指出,如果台當局在受到解放軍核攻擊的情況下獲得美國的「核保護傘」,美軍將對中國的海軍艦艇、南海島嶼、解放軍在台灣登陸的部隊及大陸內部的多個目標執行核反擊。
其次,報告認為美國政府需要向台當局解釋核戰爭的風險,並幫助其準備在核爆之後繼續有效運作的措施。簡而言之,就是提前將台灣轉變為一個可能的「核戰場」。
第三,報告建議美國向中國大陸傳達,任何對美國或其盟友使用核武器的行為都將引發美國的核報復。
報告還提到,如果美軍常規力量無法阻止中國武力統一台灣,美國應考慮首先對中國使用核武器。同時,美國需要為可能的核戰爭做準備,並加強美國本土的反導系統,以攔截可能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核攻擊。
解放軍同樣擁有核打擊能力
美智庫的提議顯然不現實
報告透露了一種「美式過度自信」。美國智庫不僅幻想對台當局提供「核保護傘」,還希望透過「核威脅」對中國施壓。
事實上,無論大陸或台灣,兩岸本是一體。在智庫設想的情況下,即使美軍在台灣使用核武器,這同樣構成了對中國的首次核攻擊,必將引發解放軍的核反擊。
目前,解放軍已經建立了完善的核反擊系統,擁有戰略核潛艇、機動洲際彈道導彈、井射式洲際彈道導彈和空射超音速核導彈等多種核反擊手段。在戰略轟炸機領域盡管稍顯不足,但與美軍的差距並不大。
作為一個核大國,中國擁有可靠、可信、可用的戰略核反擊能力。美國智庫的單邊「核壓制」和「核威脅」對中國的想法完全是天方夜譚,而其輕描淡寫的「增強美國本土反導防禦設施建設」顯然無法應對中國的戰略核反擊。
此外,報告中提到,「如果美軍常規力量無法阻止中國武力統一台灣,美國應考慮首先使用核武器」,顯示美智庫清楚地意識到,在當前亞太軍力對比中,美軍並不占優。
中國作為世界第一大工業國,在鋼鐵產量、制造業和軍工產能方面,全面領先美國。這決定了一旦中美開戰,美國的持久戰能力遠不如中國。
一旦戰爭爆發,美軍與解放軍在裝備和彈藥存量上的差異會很快顯現,而中國可以迅速轉為戰時生產,大幅提高軍工產能,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戰爭的本質是國力和工業實力的比拼,美國在這方面已顯示出明顯短板。
因此,美國應避免在中美之間主動挑起任何形式的沖突,尤其是不應介入中國內政,包括台灣問題。美國最好的選擇是真正遵守「一個中國原則」,這是保證中美關系未來和世界和平的正確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