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3日,印度內閣安全委員會正式下達命令購買83架國產的「光輝MK-1A」戰鬥機,總價值達到4800億盧比(大約62.5億美元),平均每架約7800萬美元。然而,三年多過去了,合約規定的首批交付日期即將到來,但「光輝MK-1A」戰鬥機實際上尚未首飛,因此交付無法實作。這種局面實際上是大多數國家發展先進戰鬥機時的常見情況,印度選擇的解決方案尤其另類。
▲「光輝」戰鬥機眾所周知
2011年1月11日,中國的殲-20戰鬥機首飛,激勵了全球多國,包括南韓、土耳其、印尼、伊朗和印度等國紛紛啟動隱身戰鬥機專案。這些國家後來的不同選擇成為了「全球先進戰鬥機發展方案大全」的一部份。其中,伊朗的「征服者-313」模式在全球被廣泛采納。這種模式主要是制作一個差不多的模型,象征性地展示研究成果,然後就塵封倉庫,無疾而終。全球90%的國家采用了這種方法,成本低且看起來有效,除了沒有真正的成果外,幾乎沒有缺點。中國在六七十年代也有類似的專案。
▲伊朗的「征服者-313」模型頗具科幻風格
土耳其是更進一步的實踐者,其在2010年已開始考慮發展隱身戰鬥機,並在受到殲-20刺激後加速推進TF-X專案,這款戰鬥機最近完成了首飛。TF-X的設計宏偉,其目標是與殲-20、F-22A等世界級重型戰機競爭,比俄羅斯的蘇-57都要野心勃勃。盡管土耳其航空工業基礎薄弱,TF-X的關鍵技術部件大都需要進口。在專案行程中,土耳其曾與瑞典、英國和美國等國接觸,雖然這些國家同意供應所需器材,但都不轉讓核心技術,且付款條件嚴苛。TF-X目前看似尚可,但後續發展必將面臨問題。類似的情況,中國在80年代也遭遇過,即使F-14曾出現在出口目錄中,當時的選擇更為現實。
▲土耳其的TF-X外觀還是很吸引人的
更進一步的是南韓,其KF-21戰鬥機已進入總裝生產階段。僅就KF-21專案本身而言,其設計和發展理念頗為合理。其關鍵子系統同樣依賴於歐美技術,均為經驗證的成熟型號,技術風險較低。南韓主要滿足國內需求,並透過出口賺取裝備、總包及相關培訓、維護和升級的收入。盡管半埋式彈倉存在問題,但大大提高了專案的可行性,顯著降低了成本。類似地,20多年前的殲-8在中國也頗為特殊。現狀是,由於技術難題,首批40架KF-21已減至20架,隱身戰鬥機的技術挑戰及土耳其TF-X的設計離譜程度都是眾所周知的。
▲南韓KF-21的半埋式彈倉設計特別
印度發展戰鬥機的思路與土耳其類似,即設計方案必須宏大,並冠以國產化的名頭,實際上關鍵技術依賴進口。這種策略在全球較為罕見,主要因其後續制造理念特殊。通常情況下,發現新戰鬥機存在嚴重效能缺陷時,多數國家會選擇放棄,如國產殲-12便是一個例子。但印度不同,無論效能如何,一旦專案被高度宣傳,裝備就必須服役,像「光輝」和「阿瓊」等專案因此而成軍。
▲「光輝」能批次服役確實令人難以置信
因此,印度裝備發展的典型流程是:首先列出一個看起來很好的國產專案,然後因技術障礙拖延多年,最終勉強從其他國家購入器材組裝完工,成品卻幾乎無法使用。這自然導致又啟動一個改進型號的專案,重復此過程。「光輝MK-1A」基本上就是這樣。許多人可能不知道,印度早在2015年就啟動了「光輝MK-1A」專案,作為「光輝Mk-II」的過渡。一個過渡專案拖延了9年都無法服役,等到「光輝Mk-II」問世,可能已是2040年了。繼美國F-15問世40多年後再次量產F-15EX後,看來印度也要準備發展一款60年經典款「光輝」戰鬥機了。
▲「光輝」的服役生涯可能比外界預想的還要長
總之,現代戰鬥機的發展非常困難,中國航空工業近年來推出的新型號如殲-35、殲-16D均居世界前列,這種能力是全球獨有的,絕非普遍現象。南韓、印度和土耳其想要在隱身戰鬥機領域與中國競爭幾乎是不可能的。國內經過多年研發的殲-35,其唯一的競爭對手只有F-35,其他如KF-21、AMCA和TF-X都不在一個水平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