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1日起,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中央網信辦、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攝制的思想解讀類融媒體片【淬火】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
光是影片上線前,放出僅有2分31秒宣傳片,開場沒幾秒就猶如炸雷,把廣大軍迷驚到!因為片中有些畫面一閃而過,那分明就是福建艦電磁彈射系統。而在9月13日播出影片第3集【榮光照耀新征程】中,更是首次公開福建艦彈射系統測試畫面。要知道,福建艦今年5月1日剛開始海試,現在進度就已經到了彈射環節,進度不可謂不神速。
影片中,身著馬甲制服艦勤人員多次出鏡,和以往在遼寧艦和山東艦甲板上常見身著「起飛」字樣不同的是,福建艦上艦勤人員改為身穿「彈射」字樣馬甲制服。
另外,福建艦兩條彈射跑道之間彈射監控室也首次曝光,采用帶蓋板、可升降六邊形設計。這有助於保持飛行甲板表面平整,只有航母甲板有飛行任務時才會升起露頭,觀察員在裏頭可獲得「無敵視野」。
要說彈射監控室負責任務也不復雜,根據每架艦載機起飛重量,結合甲板風等數據設定彈射器力度,確認艦載機準備就緒並清空飛行甲板後,彈射艦勤人員按下按鈕,飛機就被彈射升空。為此,影片還給了福建艦「一鍵彈射」模式一個特寫鏡頭。
美國「戰區」網站認為,福建艦彈射監控室設計類似於美軍「福特」號上的「泡泡」,也就是「整合式彈射器控制站(ICCS)」。當然,是不是借鑒美軍設計不重要,「福特」號自身彈射能力還一塌糊塗。
影片中沒給出福建艦彈射真機畫面,但既然開始測試彈射系統,可以確定彈射艦載機為期不遠,不久後就有望在新聞裏看到。畢竟,彈射器測試都允許公開,彈射艦載機這等重大節點大概率也要公開報道。正如福建艦首次試航高畫質直播一樣,不僅體現我們對軍工領域高度自信,也算是把話說得足夠明白透徹。
即公開釋出福建艦影片,說明對完成試裝試訓工作胸有成竹,正式列裝指日可待,甚至可能初步具備一定戰鬥力。當然,離完整戰鬥力還有距離,但也不遠。根據大型新裝備系統試裝試訓規律,可能也就在一兩年內。按照我們國防建設「展示一代、服役一代、試驗一代、研制一代」保守作風,能公開展示,起碼都是有相當把握的裝備。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細節在於,福建艦艦勤人員研究探討如何將起飛手勢與遼寧艦和山東艦相容。這意味著飛行員在不同航母之間轉崗分配可無縫對接,之前飛過殲-15的資深飛行員沒準也有機會上福建艦。也就是說,當務之急是快速形成戰鬥力,而不是另起爐竈,所以需要快速熟悉流程,盡可能減少重新學習成本。
尤其是影片中,有艦勤官兵曾先後在我軍三艘航母上服役,更能說明問題。試裝試訓中,我們執行大量舊人帶新人模式,安排對舊裝備有經驗的官兵,做新裝備試裝試訓,先按舊裝備模式走,哪有不對勁就改。如此可以迅速察覺新舊裝備區別和提升,開發作戰潛力。這就是此前航母工程中,人員和技術積累帶來的效率提升。總而言之,就是時間不等人!
畢竟,我們百年海軍建設到了規模迅速擴張階段,最嚴峻問題早就不是船不夠用。全國能造航母船台船塢少說也有十多個,放圖紙就能造。當下,人員不夠才是主要問題,與早期「人等裝備」苦日子早就不是一回事。
所以,在「下餃子」時期,海上裝備效能有多大提升倒在其次,我們最核心需要解決的是「人不夠用」。此次公開福建艦內部畫面,真正關鍵資訊在於,我們已經找到一套辦法,批次化復制操作人員,人民海軍未來發展將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