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無償提供10個億,培養六千名非洲軍人!為何中國要重金下註非洲?

2024-09-14軍情

中國宣告,將提供10億元無償款項,協助非洲培養6000名軍人。中國為什麽對非洲如此關註?培養外國軍官,有哪些優勢?今天,一林想和大家討論一下,中國的軍事院校是怎樣在非洲大陸上聲名顯赫的?

中非之間的友好關系由來已久。1971年,中國重新取得了聯合國的合法席位,非洲各國投出了26票贊成票,幾乎一半的非洲國家都表示支持中國。進入新時代以來,非洲已成為中國企業走向海外的重要地區。例如蘇丹,其整個石油經濟幾乎完全是由中國所建設的。蘇丹將70億桶的石油優先開采權直接給予了中國。作為補償,中國協助蘇丹建設了煉油設施、石油運輸管道和港口等基本設施。中國成為了蘇丹最主要的石油開采國。

與中國合作,蘇丹獲得了收益,因此考慮加強自身的軍事力量。那該如何提高呢?將蘇丹的軍官派往中國軍校進行學習。這一批留學生回到蘇丹之後,迅速嶄露頭角。蘇丹軍隊中的中高層指揮官,幾乎都是在中國留學的學生。當蘇丹內戰開始時,令人震驚的一幕隨之出現。北蘇丹的軍官大多來自中國國防大學,而南蘇丹的軍官則主要是從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畢業的。這場蘇丹內戰,亦被稱為中國最頂尖的「校園戰爭」。

因為兩位選手都向同一位導師學習,並且掌握了相同的戰術體系,最終比賽結果持平。在非洲,研究中國軍事理論以及戰略戰術的國家,遠不止蘇丹一個。例如盧旺達,不僅采購了許多中國制造的武器,甚至連中式的正步走也完全模仿了中國的風格。你到盧旺達觀摩閱兵,除了膚色為黑色外,他們的軍姿、操練、正步等都與中國人民解放軍完全相同,呼喊的口號也是中文普通話。

第一個獲益的國家既不是蘇丹,也不是盧旺達,而是坦桑尼亞。在中國的支持下,坦桑尼亞在非洲大陸上建立了首支擅長「步坦協同」作戰戰術的裝甲坦克部隊。在烏坦戰爭期間,坦桑尼亞的軍隊駕馭著59型和63型坦克,派出殲-7戰機,實施反攻烏幹達,勢如破竹,直撲烏幹達首都。

坦桑尼亞在一次戰爭中嶄露頭角,贏得了「東非解放軍」的稱號,也使得中國的軍校聲名遠播於非洲。為何中國決定無償資助100億元,培養6000名非洲軍事人員?

在非洲,發展一批支持中國的軍事力量。這些人在中國的軍事學院學習,歸國後便成為了當地的未來之星。十年後,他們中的許多人將晉升為高階軍官,甚至可能擔任總統職位。

為中國的武器對非洲的出口奠定基礎。你在中國的軍事院校學習,但理論知識需要與實際操作相輔相成。中國的軍事理論,主要與中國的武器系統相結合。這些人學成歸國後,一旦掌握權力,在武器更新時,必然會優先考慮中國制造的武器。像從中國那邊借鑒作業的盧旺達、坦桑尼亞和蘇丹等國,普遍裝備了大量中國產的武器。

第三點是,展現中國的作戰能力。為何非洲始終處於貧困和落後的狀態?一方面,歐美國家對非洲的資源不斷進行掠奪;另一方面,非洲內部的沖突異常嚴重,叛亂力量無處不在。要想在非洲實作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就必須增強軍事力量,嚴厲打擊叛亂分子。這不僅是為了維護非洲普通民眾的安全,同時也是為了保障中國企業的利益。

我們不能再做任人宰割的羔羊,應該遠行到非洲,以後要靠著劍來經商了。培養一批非洲軍人,中非聯合反恐,打擊叛軍,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