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新質戰鬥力呼喚新型軍士隊伍

2024-07-08軍情
【長城走筆】
習近平主席在出席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時指出,要「打造新質生產力和新質戰鬥力增長極」。新質戰鬥力是戰鬥力構成諸要素發生革命性變革所產生的新生戰鬥力,其中人仍然是最核心、最活躍、最具決定意義的能動主體,新質戰鬥力必然催生和呼喚新型軍事人才。作為現代化軍事人員的重要組成部份,軍士隊伍是部隊中非常基礎的骨幹力量,是新質戰鬥力的兵員載體。打造新質戰鬥力增長極,就必須統籌軍官、軍士和文職人員隊伍建設,把軍士隊伍作為新質戰鬥力的重要支撐謀在先、抓在前,確保在未來高端戰爭中保持戰略主動和有利競爭。
方興未艾的新軍事革命,使得作戰空間由傳統的陸、海、空、天、電五維作戰空間向臨近空間、極地、深空、深海、地下等領域發展。軍士作為戰爭巨人的「神經末梢」,未來將更加活躍於物理域、資訊域、生物域、演算法域等戰略新興領域,必須前瞻謀劃、超前布局和偏好設定培養。新域新質作戰力量必將催生一大批資訊化裝備運維師、智能化裝備操作員、無人化裝備操控手等新型軍士。新質戰鬥力的生成離不開保障力量的全方位支撐和整合,作戰保障軍士也不再局限於傳統的通訊、後勤、運輸、衛生和裝備維護,而是貫穿於現代戰爭情報、指揮、決策、殺傷全鏈路。新型軍士隊伍建設必須緊跟新質戰鬥力發展,加強規模化、專業化、精細化培養管理。
軍士要更好適應體系對抗、智能殺傷、聯合作戰要求,保持敏銳的戰場觀察、理解和解決問題能力,提高戰場執行力和遂行任務能力,必須在思維理念上實作更新。一是科技認知力。學習理解現代戰爭指揮、保障、殺傷關鍵機理,對敵、我雙方新型攻防手段和新型作戰方式,做到科學準確認知。二是戰場理解力。深入理解現代戰爭智能化、隱身化、超遠端、分布式等作戰形態,能夠在現代戰爭視角下更加高效地向上傳遞情報、向前執行決策、向內編組管理。三是跨域協同力。適應指揮扁平化、作戰體系化、打擊高效化趨勢,精通作戰單元通崗專業,通曉相鄰節點作用機理和聯合作戰鏈路架構,在未來聯合作戰中能夠有效溝通、高效協同。
資訊化、智能化、無人化武器裝備作戰運用與以往有著本質區別,這要求軍士深刻理解掌握新型武器裝備原理機理,具備熟練操作、維護和戰場套用能力。一是熟練運用資訊化手段,實作對戰場資訊的快速獲取、傳輸、處理、分析,融入資訊化對抗體系,當好資訊化裝備的操作手和運維師。二是熟練使用基於大語言模型的情報篩選、目標辨識、輔助決策等智能化套用軟件。三是熟練運用無人機、無人戰車、無人艦艇、機器人等新型作戰無人裝備的遙控操作、數據管理和載荷控制。
深刻把握新興領域戰略能力的實踐要求,探索更新與新質戰鬥力生成相適應的軍士教育訓練理念。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把鑄魂與育人、理想信念與戰鬥精神高度統一起來,培養軍士在復雜未知戰場的政治定力、戰鬥意誌和頑強作風。緊跟高新技術變革、新型武器裝備發展和部隊作戰編成變化,全面深化實戰化教學訓練改革,推動軍士基本戰鬥素養向新質戰鬥素養轉變。抓好高新技術作戰訓練運用,廣泛推行「網絡+」「智能+」「兵棋推演」等訓練方法,推動軍士培養模式、方法手段創新發展。聚焦新興科技領域,用好軍地各方優勢資源聯合育人、開放育人,打造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軍士培養格局。
院校教育在軍士培養中起著基礎性、全域性和先導性作用。應緊前開展戰略性新興專業、變革性前沿專業籌備,加強專業交叉融合,推動專業建設逐步向無人化、智能化、顛覆性領域拓展,加快構建「專科—本科—研究生」的軍士職業教育體系。加大資訊科技、人工智能等教學比重,建立動態更新機制,及時將新質戰鬥力生成過程中的技術革新、裝備更新、戰法創新融入教學。增強教學的探索性、創新性、網絡化和對抗性,把教學實踐嵌入部隊重大演訓活動,在近似實戰條件下培養軍士熟練操作武器裝備、應對戰場特情的能力,實作院校在新質戰鬥力生成中人才供給側的作用。構建新質戰鬥力軍士訓練目標模型,加強專攻精練,重點發展基於人工智能的人機互動、無人操控、任務規劃、跨域聯動和直達保障等能力。打通從個體到局部再到整體的訓練路徑,強化訓練過程中的協同配合和資訊共享,推動軍士訓練融入聯合訓練體系,鍛煉在未來戰爭中的洞察力、協同力和戰鬥力。
(作者:姬建春 作者單位:火箭軍士官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