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俄羅斯 22350 型導彈護衛艦的 4 號艦 「 伊薩科夫海軍上將 」 號在聖彼得堡的海軍部造船廠順利下水了。自 2013 年 11 月開建以來,這艘艦艇的建造時間長達 11 年。按照計劃, 「 伊薩科夫海軍上將 」 號將在 2027 年正式服役,成為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的主力艦。
同蘇聯解體後的其他軍工專案一樣, 22350 型導彈護衛艦的開發也是俄羅斯近年來自主研發的一個重要標誌。排水量大約 4500 噸,這一型導彈護衛艦與中國的 054A 型護衛艦相仿,卻承載了更多的俄羅斯希望。
首艦 「 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 」 號在 2018 年服役,接下來的兩艘姊妹艦 「 卡薩托諾夫海軍上將 」 號和 「 戈洛夫科海軍上將 」 號分別於 2020 年和 2023 年入役。這次下水的四號艦 「 伊薩科夫海軍上將 」 更是這一系列的重要延續。
與前三艘不同的是, 「 戈洛夫科海軍上將 」 號這艘三號艦成為蘇聯解體後第一艘完全裝備俄羅斯自主生產的 M55R 中型燃氣輪機 - 柴油機艦用動力系統的水面戰鬥艦艇。
以前的護衛艦大多依靠烏克蘭的燃氣輪機供給,但克里米亞事件以來,俄烏關系徹底破裂,烏克蘭停止向俄羅斯供應這一重要部件。
面對這一重大挑戰,俄羅斯開始著手自主研發艦用動力系統。上述 22350 型護衛艦所配置的 M-55R 柴油 - 燃氣渦輪機組是一次全新的嘗試。它由兩台俄羅斯自主生產的 M90FR 型燃氣輪機和兩台 10D49 型艦用柴油機,以及 RO55R 型重型減速箱構成。
M90FR
燃氣輪機由土星公司研制,雖然實際是對烏克蘭
UGT-15000
型燃氣輪機的仿制,但單機輸出功率達到
27500
馬力,熱效率高達
36%
。
配套的 10D49 型艦用柴油機由科洛姆納機車制造廠制造,輸出功率 5200 馬力。重型減速箱由 PJSC「 星 」 工廠生產,同樣是對烏克蘭產品的仿制。
這一套系統的國產化意義重大,是俄羅斯首次在艦用傳動系統領域取得的實質性突破。自從 2014 年克里米亞事件發生後,烏克蘭停止對俄供應艦用動力系統,俄羅斯的護衛艦建造面臨前所未有的技術封鎖難題。
迫使俄羅斯不得不加快自主研發燃氣渦輪機的步伐。同時,這一動力系統雖然效能和美國、英國的先進系統還有差距,卻足以滿足俄羅斯目前主要水面艦艇的需求。
熟悉的老朋友和戰術迷們知道,科洛姆納機車制造廠和土星公司承載了俄羅斯海軍的希望。新系統雖然可能在效率和可靠性方面不敵西方對手。
但實用為王。能夠將 30000 馬力的動力系統裝入艦艇,並且保障其穩定執行,俄羅斯海軍已經邁出了一大步。與中國 90 年代建造的 052 型導彈驅逐艦相當,俄羅斯再次回到了現實的軌域,高性價比地應對俄羅斯海軍的實際需求。
未來幾年的時間裏,
「
伊薩科夫海軍上將
」
號作為第二艘完全使用國產動力系統建造的護衛艦,預示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特別是在俄羅斯計劃建造下一代
7000
噸級的導彈驅逐艦上,這些經驗將會成為寶貴的財富。
沒有了烏克蘭的技術支持,俄羅斯只能自力更生,逐步破解核心技術難題。這一次,俄羅斯真的站穩了腳跟。
在實際操作中,俄羅斯的這套 M-55R 柴油 - 燃氣渦輪機組動力系統的研發並非一帆風順。從理論走向實踐,從設計圖紙走向工業化生產,每一步都是艱難的探索。以前從未生產過大功率重型減速器的俄羅斯,在 PJSC「 星 」 工廠裏一次次試驗,打破技術封鎖,終於將最復雜的一環納入掌控之下。
盡管如此,這並非意味著挑戰的結束。俄羅斯海軍要建造更多
4000
噸級護衛艦,甚至更大噸位的驅逐艦,就需要進一步提高自主研發水平。預計再過
15
年,俄羅斯將具備完全國產化的
7000
噸級驅逐艦動力系統。
如今,隨著 「 伊薩科夫海軍上將 」 號的下水,俄羅斯在科研和工業化能力上的進步不可小覷。回望 30 年來的艱辛歷程,俄羅斯終於破解了主戰水面艦艇動力系統國產化這個老大難的問題。這個過程不僅是技術的進步,更是國家戰略的勝利。
國際關系錯綜復雜,俄羅斯的這一突破也將在全球海軍力量對比中產生不小的影響。未來幾年,俄羅斯能否在下一代艦艇動力系統的自主研發上繼續取得進展,將直接關系到其海軍實力的提升。在軍工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俄羅斯的一步一動都受到密切關註。
這個時代賦予了俄羅斯新的挑戰與機遇,
22350
型護衛艦的成功和
「
伊薩科夫海軍上將
」
號的下水,象征著俄羅斯在艱難條件下自主創新的勇氣與智慧。未來的海軍建設仍需更多投入與突破,但現在的戰艦已經不再是紙上談兵。每一艘護衛艦的下水,都為俄羅斯海軍的發展寫下新的一頁。
俄羅斯海軍迎來了狂歡的時刻, 「 下餃子 」 不僅是一句戲言,更成為了現實。接下來,俄羅斯需要在更高噸位的驅逐艦動力系統上更進一步。雖然前路漫漫,但看到 「 伊薩科夫海軍上將 」 號下水那一刻,我們可以堅信,俄羅斯的海軍夢已經真正踏上了新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