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2艘美軍巨艦靠岸,北約9國行動,第二個烏克蘭出現,普京必須出手

2025-01-22軍情

在俄烏沖突局勢持續升級的情況下,大批北約裝備在這時被運往了波蘭,而伴隨著這批裝備到來的還有北約9國的軍事人員,波蘭的武裝水平在此時變得空前強大,並且已經對俄羅斯的海外飛地加利寧格勒形成了包圍;在這種情況下普京必須要重拳出擊了。

01 波蘭集結了多國軍隊和武器裝備

盡管出現在庫爾斯克以及烏克蘭戰場上的大批軍事人員都是北約的換皮軍,但北約各國都沒有正式承認;但現在不同了,北約9國的部隊正向波蘭地區集結,美軍2艘裝滿了武器的運輸艦更是已經抵達了波蘭的格但斯克港口。

而透過相關影片顯示,波蘭的各大交通要道上都能看到北約的軍用車輛,短短幾個小時就有數十個武器運輸車隊經過,這些車隊的規模之大堪稱罕見,運輸的也都是美軍M1244型防地雷反伏擊車這類別重型裝備。

對於這種不同尋常的跡象,俄羅斯地下情報系統情報員謝爾蓋·列別傑夫認為北約正在開辟一個新戰場,波蘭或許將淪為第二個烏克蘭,而俄羅斯的海外飛地加利寧格勒更是隨時都有可能被北約軍隊圍攻。

02 戰場態勢對北約不利,北約想要開辟另一戰場

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沖突實質上是俄羅斯和北約之間的沖突,而雙方沖突的根本原因是為了爭奪戰略緩沖區和勢力範圍。

如果說烏克蘭加入北約的話,那麽北約就能以提供軍事保護的名義在烏克蘭進行大量軍事部署;然而烏克蘭作為一個和俄羅斯接壤的國家,等於說北約直接將軍隊駐紮在了俄羅斯家門口,特別是在美俄關系徹底破裂的情況下,俄羅斯不可能讓這種情況發生,但烏克蘭又執意要加入,因此俄烏沖突就這麽爆發了。

俄羅斯當前占領了烏東大片地區,並讓烏東四地舉行入俄公投加入俄聯邦,實際上就是為自己爭取一個緩沖區,這樣一來即便是烏克蘭加入北約,那麽依靠俄烏沖突中獲取的土地,俄羅斯也有足夠的空間去對北約進行防範;這也是為什麽俄羅斯願意進行俄烏沖突和談的原因之一,因為俄羅斯已經達到了自己想要的目的。

但這種談判並不是北約以及烏克蘭想要的,想要讓俄羅斯在談判中做出一定讓步,就必須要有更多的籌碼,庫爾斯克大反攻是為了獲取更多籌碼的一次行動,但該行動顯然失敗了;在烏軍短期內無力再次發起反攻行動的情況下,北約各國就需要出手了。

在俄烏沖突中波蘭作為抗俄急先鋒,無論是表態還是軍援都是最積極的,因此在烏克蘭戰場已經失利的情況下,北約各國或許會選擇開辟烏克蘭和庫爾斯克之外的第三戰場,以波蘭為彈板對俄羅斯發起圍堵。

03 普京需要小心北約的軍事行動

目前波蘭的防空系統已經被北約正式接管,再加上大批武器裝備和北約軍事人員的到場,這些不同尋常的舉動都意味著北約正在謀劃一場更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盡管北約接管波蘭防空系統用的理由是為了「加強和保護北約烏克蘭安全援助與訓練中心」,從而幫助烏克蘭繼續和俄羅斯作戰,但俄羅斯總統普京此前已經強調過無意攻擊北約國家,在波蘭身為北約成員國,俄羅斯並不會發起進攻的情況下,北約國家此舉顯然是別有用心。

受限於波蘭的國土面積,和俄軍展開一場在波蘭本土俄波沖突不太可能,因此在周邊的加利寧格勒就成了最有可能的動手目標。

加利寧格勒處於波蘭和立陶宛之間的交界處,在二戰後就被俄羅斯(蘇聯)占領,作為俄羅斯在歐洲地區的重要軍事基地,該地是俄羅斯介入歐洲乃至對歐洲形成軍事威懾的重要據點,在俄烏沖突的背景下更是西方國家對付俄羅斯的一個重要棋子。

有分析認為,現在北約在波蘭集結軍隊,或許就是為了對加利寧格勒進行封鎖,從而迫使俄羅斯接受停戰協定,並且在談判中做出退讓,歸還烏東地區被控制的土地,從而換取加利寧格勒的解封。

更有甚者認為北約想直接拿下加利寧格勒,將該地當作籌碼從而在接下來特朗普主導的俄烏談判中對付俄羅斯。

可以很明顯的看到,俄烏沖突軍援的主力已經從美國變成了法國等其他北約國家,原本波蘭的防空系統是美國在負責,如今被北約接管,意味著美國節省了不少的成本開支,這也符合特朗普要求北約國家上交更多「保護費」的要求,畢竟這些北約國家幫美國承擔了波蘭的防空開支。

但同時這些北約國家也並不甘心俄烏沖突就這麽結束,美國依靠俄烏沖突可以說是發了一筆財,不但向歐洲地區大肆倒賣高價能源,還削弱了歐洲地區的經濟和軍事實力,讓歐洲獨立的聲音越來越小。但這些歐洲國家為了支援烏克蘭送去了上千億美元的裝備,還放棄了俄羅斯的低價能源,想要獲得歐洲獨立更是不可能。

對於這個結果是他們不能接受的,因此這些北約國家組成了軍隊集結在波蘭,透過開辟第三戰場的方式來獲得更多籌碼,挽回一些在這場沖突中的損失。而即便是行動失敗,受損失的也只會是作為始作俑者的波蘭,用波蘭來換取這些國家的利益,對於他們而言是值得的。

在俄軍無論是烏克蘭戰場還是庫爾斯克戰場都占據巨大優勢的情況下,普京確實要提防北約的這種行為,特別是特朗普上台在即,俄烏沖突的談判已經進入了倒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