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曉瑜
其實一直以來,台海不僅是咱們民眾熱議的重點,更是我軍作戰的主要預期方向,所以啊,最近我看到一個資訊, 「我軍常年部署4個集團軍用於對台作戰,已對10萬台灣陸軍形成絕對優勢。」
這是真的嗎?下面就來簡單聊聊。
問題一、到底是哪4個集團軍執行對台任務?裝備怎麽樣?
實際上,我軍每個戰區的任務方向都是公開的,而在對台海方向就是「東部戰區」和「南部戰區」部份,所以這4個集團軍分別是「東部戰區」的71、72、73,以及「南部戰區」的74。
其實在軍改後, 集團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就是典型的「數量少了,但實力大增」。
首先,每個集團軍的人數大概在5萬人左右,分成「6+6」的編制,也就是6個兵種旅和6個合成旅。
其實咱們常常提到的「重型合成旅」就是合成旅的一種,原本的編制是師、團、營三級,現在就只有旅、營兩級,雖然規模小了,但是裝備數量明顯增加,不要拿俄軍的合成營相提並論。
就拿「東部戰區」和「南部戰區」來說,他們所在的南方稻田邊戶,河網密集,這就大大限制了武器裝備的重量,所以這4個集團軍普遍裝備了「96A主戰坦克」和「04步兵戰車」等。
整個旅大概能夠200多輛能夠投入作戰,「96A」裝備的125mm坦克炮和「04A」裝備的30mm車載機炮的打擊能力很強。
再加上「直-10」等陸航力量,一旦解放軍4個集團軍都部署台海一線之後,那一共就有24個合成旅能投入作戰,同時還有空軍、海軍、海軍陸戰隊等等其他力量。
你說10萬台軍能不能吃得消?
問題二、台軍到底有沒有能力一戰?
你可以說台軍戰力不強,但你不能說台軍沒有裝備。
實際上,這10萬台軍裝備數量並不少,比如1100多輛各型坦克,其中就包括從美國購買的M1A2,還有2500輛各型裝甲車,以及1500門各型火炮等等。
他們曾經妄圖部署在台島西線,畢竟那邊距離大陸最近,其實他們犯了一個大錯,現在的我軍早已今非昔比。實際上,我軍在西部攻擊的同時,也完全有能力從北部、東部、南部攻擊,你覺得台軍的10萬兵力夠用嗎?
當然不夠,只要我軍登陸,那台軍防線就會徹底被撕開。
而且現代戰場已經是體系作戰,在集團軍登陸之前,海空力量和火箭軍就會率先發起攻擊,提前清除重點設施,為登陸部隊開辟通道。
更何況台海太近了,滿打滿算也就300公裏,根本就用不著導彈,火箭炮就能飽和式打擊,還省錢。
其實從「聯合利劍-2024A」到「聯合利劍-2024B」就已經能看得出來,如果台海一線有事,其實真正的戰場並不是登陸,還是海上抵禦域外勢力,否則就不會是海空力量唱主角了。
問題三、台海一線到底會不會有登陸作戰?
其實這個問題很大,我想換個角度來解答。
實際上,發展軍事力量的原因並不是發動戰爭,而是止戰,這裏面涉及一個主動權的問題,大概在1996年前後, 台海兩岸是「台軍強於我軍」,但是現在呢?這兩次聯合利劍的演練說得非常清楚:兩岸軍力天平徹底變了。
這才是關鍵,為什麽一定要打呢?
兩岸都是華夏同胞,本來就是一家人,4個集團軍足足有24個合成旅,別說10萬台軍,就算是15萬台軍也無法抵抗摧枯拉朽的攻擊。
說到底,和平才是老百姓最想要的結果,更是國家想要的結果。
對此,你怎麽看呢?
歡迎友善討論、點贊、討論、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