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緬北局勢再度升級,果敢同盟軍在缺乏空軍、坦克和重炮的情況下,卻成功攻城掠地,令外界關註的同時也引發了對緬甸軍隊實力的質疑。而這一切的背後,緬甸空軍的底色也開始浮出水面。
緬甸空軍,雖然戰機數量不多,卻在軍備建設上形成了兩個極具全面性的體系:俄系和中系。這種全乎的軍備體系在經濟條件相對貧困的緬甸,引發了一系列關於後勤壓力和資源浪費的質疑。
在這兩個體系中,俄系包括了重型機型如蘇-30SME、輕型機型如米格-29,以及教練機雅各-130。而中系則涵蓋了高檔機梟龍、中檔機FTC2000G,低檔機殲-7M,以及教練機K-8和強擊機強-5。這樣的搭配使得緬甸空軍的戰機體系在高低搭配、葷素搭配上都顯得相當豐富。
然而,這樣的軍備策略也帶來了巨大的後勤壓力,對於一個人均GDP只有1000美元的窮國來說,顯得過於奢侈。因此,未來緬甸空軍很有可能會選擇精簡,甚至只保留一個體系,而中國戰機或許將成為最終的選擇。
為什麽這樣說呢?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緬甸空軍的基本作戰需求。緬甸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主要任務並非是防備鄰國,而是平定山地邦的內亂。因此,對地攻擊能力成為緬甸空軍的重中之重,對空能力相對次要。
緬甸早早引進了專用的強擊機米格-29,具備遠端精確對地打擊能力。然而,由於米格-29已經停產,緬甸急需尋找替代機型。於是,緬甸在中俄分散風險,從中國購買了梟龍戰機,從俄羅斯購買了蘇-30SME和雅各-130。這一戰略選擇在經濟和戰術層面都存在著風險。
首先,蘇-30SME的超低價格引發了不少疑慮,盡管購買了6架,卻在2022年才交付首批兩架。這不禁讓人懷疑緬甸是否中了俄羅斯「低價競標,後期猛漲」的套路。而且,雙發重型戰鬥機的使用成本對於緬甸這樣的窮國來說是難以承受的,特別是考慮到精確制導武器的高昂成本。
其次,緬甸空軍還有大量的殲-7和強-5急需換代,蘇-30SME戰鬥力再強,數量也太有限。因此,緬甸迎來了一款價格低廉、戰鬥力全面的「落地神器」——中國貴飛的FTC-2000G戰鬥機。這款戰機在降低成本、維護便捷、戰鬥力全面等方面都成為緬甸空軍的不二之選。
然而,FTC-2000G並非緬甸「包打天下」的終極選擇。緬甸空軍仍需要一款真正的三代機,足夠強大以取代殲-7和強-5。在此背景下,梟龍BLOCK3或許成為緬甸空軍未來的選擇。這款戰機不僅價格適中,而且配備有源相控陣雷達,戰鬥力相較FTC-2000G更強,能夠滿足緬甸空軍的全面需求。
總的來說,緬甸空軍的發展可能會朝著「中械化」方向發展,逐漸減少對俄系戰機的依賴,增加對中國戰機的采購。這一變化不僅符合緬甸實際作戰需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後勤壓力,實作更加經濟合理的軍備結構。
在未來,我們或許會看到緬甸空軍在戰機搭配上的進一步調整,而中國戰機可能笑到最後。這一戰略選擇的演變將對整個地區的軍備格局產生深遠影響,也為緬甸在內外安全挑戰中找到更為合適的應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