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30000米天空,5馬赫巡航,東海上空的「黑鳥」,給美軍沖擊

2025-01-08軍情

30000米高空,5馬赫巡航,東海上空的「黑鳥」,給美軍極大的沖擊

早在2022年8月,美軍的間諜衛星監測到中國的兩架「黑鳥」飛機以非常迅猛的速度穿越東海上空,這讓美軍感到震驚。

據了解,這兩架「黑鳥」其實是中國的無偵-8偵察機。此款偵察機的最大飛行高度可超過3萬米,且最高速度可達約5馬赫。

是現役中飛行速度最快、航程最高的無人偵察機之一。

無偵-8,外形上可以稱之為「黑鳥」。

戰略轟炸航空器

提到無偵-8,就不能不涉及「戰略偵察機」這一概念。

戰略偵察機是指那些具備長航程和高飛行 altitude 的能力,能夠深入敵國深處執行偵察任務的航空器。

美國在冷戰時期開發的SR-71黑鳥偵察機、U-2偵察機,以及現在的全球鷹無人偵察機,和中國的無偵-7,都被歸類為「戰略偵察機」。

這種偵察機極為關鍵,能夠帶來顯著的成果。

美國的全球鷹無人駕駛飛機

例如在上個世紀,美國支持台島方面成立了「黑貓中隊」,該中隊裝備U-2偵察機,以便對中國大陸展開偵查,並將獲得的情報送回美國。

在此期間,台島的「黑貓中隊」得到的最關鍵偵察成果是拍攝到了大陸西北部的核設施,因此使得美國方面確認中國大陸正在進行原子彈研發。

U-2間諜飛機

進入現代,這類「戰略偵察機」仍然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解放軍利用無偵-7和無偵-8等「戰略偵察機」,可以對台灣的軍事設施進行深入的偵察。

無偵-8

台島的城市規劃、關鍵軍事設施的分布,以及「台軍」不同層級指揮部的位置,都可以透過這些「戰略偵察機」來獲取相關情報。

不僅僅是針對台島,中國還可以利用「戰略偵察機」對日本、南韓、菲律賓等國家進行偵察。

例如,日本經常能拍攝到無偵-7的照片,這表明中國對其進行的偵察活動相當頻繁。

日本拍攝到的無偵-7無人機。

無偵-8的優勢

與無偵-7相比,無偵-8這款偵察機的飛行速度更快,飛行高度也更高。

這帶來了兩個顯著的好處:首先,對方可能 unaware 自己正在被偵察,其次,偵察可以以相當迅速的速度進行。

首先,一個國家要發現敵方的偵察飛機,通常是透過防空系統初步探測到敵機,然後派遣戰鬥機進行近距離確認,確認證據後拍攝照片並將其驅離。

日本多次發現中國的無偵-7偵察機,正是這個過程。

然而,當遇到無偵-8時,這套「反偵察機流程」就顯得效果不佳,因為無偵-8的飛行高度過於高,通常已超出防空系統的探測範圍。

再加上無偵-8的最高時速可達5馬赫,防空系統往往會將探測到的無偵-8誤認為雜波而進行過濾。

所以,常規的防空系統很難發現無偵-8,而美國則是透過間諜衛星才得以檢測到它。

這一次,美國的間諜衛星監測到了無偵-8,這可能不是無偵-8首次飛越東海上空。

無偵-8很可能之前在東海上空進行了頻繁的偵察活動,而這次則是美國首次觀察到無偵-8的飛行。

無偵-8(想象圖)

在軍事領域,許多偵察任務要求以極快的速度進行,以便在短時間內完成偵查。

一個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在二戰期間美國與日本之間的中途島海戰。

日本方面比美國方面遲了大約1小時15分鐘才發現對手,最終造成日本未能及時進行有效部署,從而導致戰敗。

無論是無偵-7還是美國的全球鷹,它們的飛行速度都顯得太慢。

無偵-7的最高飛行速度大約為每小時750公裏,接近0.6馬赫。美國全球鷹的最大飛行速度同樣是每小時750公裏左右。

與無偵-8能夠達到5馬赫的速度相比,這兩款偵察機顯得相當緩慢。無偵-8可以以這兩款偵察機的速度快出8倍來執行偵查任務。

在現代戰爭中,由於其高強度和快速特性,無偵-8通常能夠在戰場上表現得比無偵-8和全球鷹更為出色。

為什麽其他國家不生產「無偵-8」?

既然無偵-8這種高空高速偵察機如此有效,其他國家為何不進行研發呢?

轟6能夠搭載無偵8升空。

其他國家雖然有意願制造,但都沒有這樣的能力。

要使飛行器達到5馬赫的速度,僅僅在上面安裝兩個大推力發動機並不足夠。

在航空行業,發動機與戰鬥機之間常常會出現「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情況。

在技術未取得突破的前提下,要提升戰機的速度,只能使用更大且更重的發動機。

不過,發動機的體積和重量都有所增加,因此戰機也必須相應地提高其重量和尺寸,否則將無法適配如此龐大的發動機。

最終的結果是,發動機的體積有所增加,戰機的體積也隨之增大。隨著不斷增加,戰機變得愈發龐大。

二戰結束時,噴射式戰機的重量不到10噸,而如今重型戰機的最大起飛重量普遍超過30噸,這就是發展帶來的變化。

如果一個國家的技術水平不夠,但又希望飛行員的速度達到5馬赫,那麽需要準備多大的發動機和機身呢?

你發動機和機體的尺寸這麽大,日常使用時會顯得很不方便,甚至可能失去實際戰鬥的意義。

無偵-8(概念圖)

要實作飛行器的極小尺寸並達到5馬赫的速度,必須依賴於一種推力非常大的發動機,同時還需要具備優秀的空氣動力學外形設計。

在發動機方面,無偵-8估計裝備了兩台用於火箭的YF50型發動機,動力被直接全開。

在氣動設計上,無偵-8的調校要做到出色,這可並不容易。

這款器材采用了翼身融合的設計,機翼的展弦比非常小,並且沒有垂直尾翼。

沒有發動機的話,這東西就不過是個「飛鏢玩具」,要想達到5馬赫的速度,就只能透過風洞進行長期而大量的測試。

中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風洞群,技術也最為先進,因此具備了制造這種器材的能力。

氣動實驗室

與之相比,美國、歐洲和俄羅斯的條件都較為遜色。缺乏足夠先進的風洞,導致無法設計出無偵-8的外形。

資訊來源:

澎湃新聞報道:【珠海航展|無偵-8首次公開亮相,具備在近空間飛行的能力】

【2】青年參考·【台灣空軍遠航羅布泊內幕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