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爭的硝煙中,總有一些不尋常的裝備出現在戰場上,它們或是因為獨特的設計,或是因為被賦予了新的使命,而成為了歷史長河中的一抹亮色。今天,我們要講述的,就是這樣一款獨特的坦克——I號坦克B型,它罕見地搭載了三聯裝15mm MG 151/15防空機槍,成為了一款自行防空炮。
I號坦克,作為二戰初期德國裝甲部隊的一員,以其小巧靈活、成本低廉而著稱。然而,隨著戰爭的推進,敵人空中力量的不斷增強,德軍地面部隊急需一種能夠有效對抗低空飛行目標的防空武器。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人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將防空機槍安裝在I號坦克上,讓它成為一款自行防空炮。
這一想法很快得到了實作。在I號坦克B型的基礎上,技術人員進行了改裝,將原本用於對地攻擊的火炮替換為了三聯裝15mm MG 151/15防空機槍。這種機槍射速快、精度高,非常適合用於對空射擊。三聯裝的配置更是大大增強了其火力密度,使得這款自行防空炮在短時間內能夠形成密集的彈幕,有效攔截來襲的敵機。
然而,改裝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由於I號坦克的體積較小,搭載如此重量的防空機槍對其機動性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同時,由於時間緊迫,改裝工作相對粗糙,彈藥箱被隨意堆放在了發動機上。這樣的設計雖然方便了士兵們快速取用彈藥,但也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一旦在戰鬥中發生碰撞或顛簸,彈藥箱很可能發生爆炸,對坦克和乘員造成淪陷性的打擊。
盡管如此,這款自行防空炮還是在戰場上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它憑借著小巧靈活的身軀和強大的防空火力,在敵人的空中攻勢下多次化險為夷。然而,隨著戰爭的深入,更加先進的防空武器不斷湧現,這款自行防空炮也逐漸失去了它的優勢。
在一次戰鬥中,這輛I號坦克B型自行防空炮被蘇軍繳獲。從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它依然保持著戰鬥時的姿態,彈藥箱隨意堆放在發動機上,旁邊站立的蘇軍戰士則是對它最好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