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的戰火依舊在熊熊燃燒,但從最近的局勢來看,烏克蘭的處境越來越艱難,甚至有些「山窮水盡」的意味。俄羅斯一邊在前線不斷推進,一邊還拉來了「援軍」,而烏克蘭不僅軍隊傷亡嚴重,士氣也越來越低落。更讓人意外的是,和平談判的聲音在歐洲逐漸變大,可烏克蘭似乎並不買賬。
面對這樣的局面,很多人不禁要問:烏克蘭還能撐多久?
先來說說前線的情況,俄軍最近在烏東地區的攻勢非常猛烈,尤其是在庫拉霍夫斯基方向,已經占領了多座高層建築,甚至還有可能形成所謂的「包圍圈」。從目前的戰況來看,俄軍的推進速度非常快,已經到了離扎波羅熱高速公路不到三公裏的地方。這個距離有多近?
打個比方,這就像從家門口走到菜市場,幾分鐘就能到的距離。如果俄軍在這個地方站穩腳跟,烏克蘭的防線可能會被徹底撕開。
而烏克蘭這邊的情況就不太樂觀了,士兵的士氣低迷得讓人揪心。據俄羅斯方面透露,烏軍中已經有人接到傳單後選擇投降。更紮心的是,烏克蘭的一些部隊甚至出現了大規模「開小差」的情況,比如烏克蘭第155旅,居然有上千人離開了崗位。
這個部隊可是受過法國訓練的「精銳部隊」,卻因為缺乏有效指揮和充分訓練,直接讓人「開了溜」。更別提士兵們還吐槽說,發了制服卻沒人教他們怎麽用,這樣的軍隊怎麽能打仗?
但烏克蘭的困境並不僅僅在戰場上。兵員不足的問題也越來越嚴重。據說,澤連斯基不願意把征兵年齡降到18歲,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直言不諱地說:「再多的彈藥,也得有人用才行。
」這句話說得一點沒錯,沒人參軍,再先進的武器也沒用。可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美國內部還在擔心繼續援助烏克蘭會削弱自己的軍火庫存,甚至影響其他地區的資源分配。
更讓人唏噓的是,俄軍不僅自己士氣高漲,還拉來了「幫手」。根據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說法,北韓特種部隊已經參與到了俄烏中。澤連斯基在12月14日表示,北韓士兵和俄軍組成了混編部隊,並對烏克蘭的陣地發起了攻擊。
雖然北韓的加入讓很多人感到意外,但從戰場的實際情況來看,這確實讓俄羅斯的攻勢更加兇猛。
與此同時,烏克蘭還面臨著一個巨大的威脅——冬天的到來。12月15日,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能源基礎設施發動了大規模空襲。據烏克蘭方面統計,俄羅斯一共發射了93枚導彈,其中還有來自北韓的武器。
雖然烏克蘭擊落了其中81枚,但仍有導彈成功命中目標。這次襲擊導致烏克蘭的電力供應再次陷入困境,能源部不得不向歐盟求購超過2萬兆瓦的電力。試想一下,在寒冷的冬天裏,斷電意味著什麽?
連最基本的取暖都成問題,普通老百姓的日子該多難過?
就在烏克蘭內外交困的時候,歐洲一些國家開始呼籲和平談判。比如匈牙利總理歐爾班,他在12月11日和普京通了電話,提出交換戰俘和聖誕節停火的建議。然而,烏克蘭方面的態度相當冷淡,甚至直接拒絕了歐爾班的通話請求。
匈牙利外長對此還很不滿,公開表示烏克蘭的做法「既緊張又粗野」。這種情況讓人不禁思考:烏克蘭是真的不想談,還是不敢談?
更有意思的是,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的團隊也對歐爾班的提議表現出了興趣。特朗普一直反對烏克蘭用美制導彈攻擊俄羅斯後方,還想用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持作為和俄羅斯談判的籌碼。可以說,俄烏的背後,早已不僅僅是兩國之間的較量,而是牽扯到了更多國家的利益。
目前的最新情況是,俄軍的攻勢還在繼續,而烏克蘭的處境越來越艱難。俄軍在庫拉霍夫斯基方向的推進已經讓烏克蘭防線岌岌可危。如果「包圍圈」真的形成,烏克蘭可能會失去更多的戰略要地。
此外,烏克蘭的能源危機也在持續惡化,尤其是在俄羅斯的空襲後,供電問題已經成為一個大難題。
與此同時,關於和平談判的呼聲越來越多。德國另類選擇黨甚至公開表示,北約應該尊重俄羅斯的利益,否則德國應該重新考慮北約的作用。而斯洛伐克總統彼得·佩萊格裏尼也呼籲烏克蘭透過領土讓步來換取和平。
可以看出,歐洲一些國家對戰爭的態度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
俄烏打到現在,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軍事問題了。背後牽扯到的,不僅是兩國的生死存亡,還有大國之間的利益博弈。俄羅斯有北韓這樣的「盟友」,烏克蘭有西方的支持,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西方的支持似乎越來越力不從心。
另一方面,烏克蘭拒絕和平談判的態度也值得商榷。雖然軍事確實很難僅靠協定結束,但當一個國家已經陷入內外交困的時候,繼續死扛到底真的明智嗎?尤其是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已經難以為繼的情況下,烏克蘭政府是否應該重新審視自己的決策?
【網友熱議】。
這場戰爭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
網友「老張愛歷史」說:「俄軍打到離高速公路三公裏了,烏克蘭還能守住多久?這場戰爭,烏克蘭的希望越來越渺茫了。」。
網友「飯後聊熱點」調侃道:「北韓的特種部隊都來了,俄烏儼然成了‘世界大戰’的預演。這場戲還真是越來越熱鬧了。」。
網友「南山老王」質疑:「美國這麽賣力地援助烏克蘭,是不是也有自己的小算盤?看著烏克蘭這麽慘,感覺更像是被利用的工具。」。
網友「小李看天下」表示:「烏克蘭拒絕和平談判,是不是在賭西方會一直支持?可萬一賭輸了呢,最後倒黴的還是普通百姓。」。
最後,網友「二狗子觀察」總結道:「戰爭沒有贏家,和平才是唯一的出路。不管誰輸誰贏,受苦的永遠是平民百姓。」。
戰爭打到這個份上,讓人感慨萬千。俄烏從一開始的小規模摩擦,到如今的大規模對抗,背後早已不是單純的國與國之間恩怨。烏克蘭的堅持固然值得尊敬,但當局勢已經明顯不利的時候,是否該重新評估自己的立場?
拒絕和平談判,真的能帶來勝利嗎?還是說,這場戰爭從一開始就是一場註定輸不起的賭局?
如果戰爭繼續下去,烏克蘭真的還有翻盤的機會嗎?歐洲的和平呼聲會不會成為壓垮烏克蘭的最後一根稻草?俄羅斯的步步緊逼,烏克蘭又能撐到什麽時候?
戰爭的代價,烏克蘭還能承受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