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中國這份大禮讓普京喜笑顏開:航母海軍戰士終於不用再忍凍挨餓

2024-12-17軍情

2016年底,俄羅斯海軍派遣其唯一的現役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號前往地中海執行任務。這次遠航暴露了俄羅斯海軍在遠洋作戰能力上的嚴重短板,尤其是在後勤補給方面的問題。由於「庫茲涅佐夫」號是一艘常規動力航母,其燃料和物資消耗量巨大,而俄羅斯當時缺乏足夠的遠洋補給艦,導致航母在航行過程中頻繁面臨燃料和物資短缺的困境。

為了維持長時間的遠洋航行,航母及其護航艦隊需要定期進行補給,包括燃油、淡水、食物等生活必需品。然而,俄羅斯在此次任務中遭遇了嚴重的補給難題。歐美國家提前與沿岸國家達成協定,拒絕俄航母停靠補給,迫使俄海軍官兵不得不節衣縮食,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只能依靠有限的儲備物資勉強維持。這種局面不僅影響了官兵的生活質素,也嚴重影響了航母的作戰效能。

俄羅斯海軍的補給能力一直是一個薄弱環節。盡管俄羅斯近年來開始建造新型補給艦,但這些艦艇的排水量較小,通常只有數萬噸,且采用了民用艦體設計,動力系統為柴油機,航速僅為16節左右,遠遠無法滿足現代化航母戰鬥群的快速機動需求。此外,這些補給艦的補給能力也相對有限,難以支持大型航母及其伴隨艦艇的長時間遠洋作戰。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大量的軍事裝備和技術,但在經濟衰退和技術人才流失的影響下,許多關鍵技術逐漸荒廢,尤其是涉及航母補給系統的相關技術。雖然俄羅斯曾經擁有先進的補給器材和系統,但由於長期缺乏維護和更新,這些技術已經無法滿足現代戰爭的需求。這使得俄羅斯在建造新型補給艦時遇到了諸多困難,尤其是在關鍵器材的采購上,受到歐美國家制裁的影響,俄羅斯無法獲得所需的先進補給站器材。

面對這一困境,俄羅斯轉向中國尋求幫助。中國在航母補給技術方面已經取得了顯著進展,特別是在綜合補給艦的設計和建造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中國的901型綜合補給艦排水量達到4萬噸,航速超過30節,具備強大的補給能力和高效的補給效率,能夠為航母戰鬥群提供持續的物資支持。

應俄羅斯的要求,中國向其提供了5套先進的補給站器材,包括橫向幹、液兩用補給器材和縱向補給器材。這些器材是保障航母艦隊補給的核心技術,具有極高的技術含量,目前全球僅有少數國家掌握。中國的援助不僅解決了俄羅斯補給艦建造中的關鍵問題,還大大提升了俄羅斯海軍的遠洋補給能力,確保了「庫茲涅佐夫」號及其伴隨艦艇能夠在遠離本土的情況下保持戰鬥力。

中國對俄羅斯的援助不僅是技術上的支持,更是兩國軍事合作深化的體現。近年來,中俄兩國在多個領域展開了廣泛的合作,尤其是在軍事技術和裝備研發方面。中國的幫助使俄羅斯能夠更快地恢復和發展其遠洋海軍力量,同時也為中國在國際事務中贏得了更多的戰略夥伴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