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長期萎靡不振,常規武力又難以比肩美西方的俄羅斯,常年依靠核武器撐場面,這已經不是什麽秘密了。然而,這一次,普京似乎 「玩脫」了。 9 月 24 日,一則訊息引爆了國際輿論:衛星照片顯示,俄羅斯普列謝茨克發射場發生了劇烈爆炸,現場一片狼藉,發射井及其周邊的建築物被夷為平地,形成了一個直徑超過 60 米的大坑。
爆炸發生後,各種猜測甚囂塵上,但德國媒體給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說法:這處發射井是用來儲存並行射 「薩爾馬特」洲際導彈的,而這款被普京稱為「奇跡武器」的導彈,據稱具備「淪陷世界」的能力。
「薩爾馬特」,這個名字對於許多人來說可能還很陌生,但它在軍事愛好者和國際關系觀察家眼中,卻是如雷貫耳。作為俄羅斯最新型的洲際彈道導彈,「薩爾馬特」被視為俄羅斯戰略核力量的「王牌」。
資料顯示, 「薩爾馬特」是為了替代老舊的 R36-M 「撒旦」洲際導彈而研發的,其體型巨大,全長約 36 米,直徑 3 米,可以攜帶 200 多噸的單核與多核彈頭,射程更是高達 1.8 萬公裏。
這意味著,一旦從俄羅斯本土發射,
「薩爾馬特」可以輕松覆蓋美國全境,其強大的威懾力不言而喻。也正因如此,「薩爾馬特」被普京寄予厚望,他曾不止一次盛贊「薩爾馬特」,稱它是一種「真正獨一無二的武器」。
然而,就是這樣一款被普京視為 「殺手鐧」的武器,如今卻在發射井內爆炸,這無疑是對俄羅斯戰略威懾力量的一次沈重打擊。專家們表示,這次事故無異於一場「軍事慘敗」,對俄羅斯的國際形象和軍事信譽都將造成難以估量的影響。
那麽,普列謝茨克發射場的爆炸事件,真的是
「薩爾馬特」導彈「炸膛」嗎?雖然俄羅斯官方尚未給出明確說法,但從目前掌握的資訊來看,這一可能性非常高,基本可以確定。
首先,西方情報界已經明確指出,該發射場的發射井就是用來儲藏 「薩爾馬特」導彈的,而且西方情報機構在俄羅斯部署了大量間諜衛星和人力資源,他們不太可能連俄羅斯部署什麽導彈都搞不清楚。
其次,爆炸的威力巨大,整個發射井被全部炸塌,且周邊的建築也被炸平了,這足以說明爆炸物擁有驚人的威力。普通的武器裝備,比如烏克蘭的無人機,根本不可能造成如此大的破壞。 由此可見, 「薩爾馬特」炸膛的可能性非常之高,幾乎可以斷定。那麽,普京為何要下令發射這一鎮國重器呢?
答案其實並不復雜:莫斯科方面一直擔心西方會批準烏克蘭使用美歐提供的遠端武器打擊俄羅斯境內的縱深目標,比如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已經就此多次發出警告,但效果似乎並不理想。
為了增強
「說服力」,普京很可能才下令發射「薩爾馬特」,以此向西方展示俄羅斯的強硬立場,並提醒美西方,如果他們允許烏克蘭使用遠端武器打擊俄羅斯縱深目標,很有可能引發北約與俄羅斯之間的直接軍事對抗,甚至核戰爭。
然而,令普京萬萬沒想到的是,本來是想狠狠敲打一下西方,結果導彈卻在自己家門口炸膛了。這次事故不僅沒有嚇到西方,反而讓西方看了笑話,重挫了俄羅斯的核威懾力,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 「薩爾馬特」導彈第一次發射失敗了。早在去年 2 月,為了「迎接」美國總統拜登存取烏克蘭,普京就曾下令試射一枚「薩爾馬特」導彈,結果因為機械故障,發射宣告失敗。 由此可見, 「薩爾馬特」導彈的可靠性存在嚴重問題,發射失敗早已不是一次兩次。在明知這款導彈效能不穩定的情況下,普京還強令發射,實在是欠妥之舉。
當然,普京之所以頻繁下令試射 「薩爾馬特」,可能也是無奈之舉。面對美西方的步步緊逼,普京手中的牌並不多,幾乎陷入了「無牌可打」的境地,只能不停地揮舞核武器,希望美歐能夠「見好就收」、「適可而止」。
然而,正如前文所說,這一招如今已經不靈了,因為普京的核底牌其實早已被西方看穿。更重要的是,俄羅斯在使用核武器方面,一直都有著 「自縛手腳」的傳統,不敢輕易越雷池一步。 所以,不管普京再怎麽試射 「薩爾馬特」,哪怕恢覆核試驗,說實話,都不可能真正打破目前的僵局。
現在,普京或許還能用核武器這張牌,讓西方在批準烏克蘭打擊俄羅斯縱深目標的問題上保持謹慎。然而,一旦烏克蘭完成了無人機和遠端導彈的國產化、地下化,西方就很難再找到借口來束縛烏克蘭了。 因為這些武器裝備名義上都是 「烏克蘭制造」,不需要得到西方的批準,到那時,普京將面臨更加嚴峻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