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的時候,德軍猛地向法軍的一個陣地發起強攻,有個炊事兵得去前線陣地打仗,他擔心腦袋被不停掉落的彈片、石塊砸到,一著急就把炒菜鍋扣自己頭上了。
戰鬥打完了,他身上有傷,不過腦袋沒事,可好多人都在猛烈炮火下丟了命。法國的亞德賴恩將軍聽說這事兒後,大受啟發,馬上讓人研制能擋彈片的金屬頭盔。等這金屬頭盔弄出來了,不少國家都跟著學,陸續造出了自家的鋼盔。
法國有個將軍覺得這是保護士兵腦袋的不錯法子,靈機一動,打算給每個人腦袋上安個「小鐵帽」。第二年,這新玩意兒就在法軍中用上了,法軍因頭部受傷造成傷亡的比例明顯降低。其他國家看這辦法挺管用,都跟著學,到一戰中期,各主要參戰國差不多都配備了鋼盔,不過那時候的鋼盔說到底也就只能擋擋炮彈彈片。
在二戰那時候,數量更多、質素也更好的頭盔現身了,德國的 M35 和美國的 M1 那可是最受稱贊的,這倆是在歸納英法制造頭盔的經驗後發展出來的,尤其是德國頭盔,還帶著特別的護耳,它這外形和現代流行的防彈頭盔的外形挺像。
那士兵的頭盔到底能不能防子彈呢?要是不能防子彈,那士兵上戰場為啥還得戴頭盔呢?都說頭盔擋不了子彈,就算擋住了,子彈的沖擊力也會把人的脖子弄斷,這是不是真事兒呢?
正常打仗的話,應該像【血戰太平洋】裏那樣,頭盔帶子得松些,這樣要是被擊中,頭盔會飛出去,免得脖子被扭斷。近些年,那廣受好評的【士兵突擊】裏卻是綁著頭盔搞演練,這可不太行啊!
要是拿 81 杠步槍,裝上鋼芯彈,在一百米的地方朝鋼盔射擊,那子彈射進去後,在頭盔裏面轉了整整一圈,直接在鋼盔裏弄出了一道溝來。這樣一看,鋼盔對上步槍子彈,防護能力確實不咋地,要是士兵戴著這樣的鋼盔,那恐怕是很危險了。
或許有人會講,把頭盔弄厚些唄,可為啥不能按照「能防步槍子彈」的標準來設計頭盔呢?原因就是那樣的話頭盔就太沈了,戴著它根本沒法做戰術動作,像跳傘這種高過載的動作更是不行,搞不好落地的時候脖子都能給扭斷了。
不光是頭盔,當下主流的防彈衣在近距離也很難防住步槍子彈。雖說從技術上講,防彈衣比頭盔更容易實作防護效果(能加外掛程式),可這樣一來,機動性方面的代價可就大了。人家不用打你,光遛就能把你遛垮。所以呢,裝備的防護程度合適就行。
鋼盔沒法擋住正面直射的子彈,可要是子彈射出的角度稍微有點偏,就能從鋼盔上滑開。如今鋼盔可不單單是用來擋子彈了,美國士兵戴的頭盔那簡直就是個高科技玩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