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殲15和殲15T,雖是一家人,差異巨大,到底有多大不同?

2024-12-17軍情

2024年11月,中國的殲15T、殲15D戰機,公開亮相。其中,殲15T屬於重型四代半戰機,殲15D屬於艦載電子戰機,類似於美國FA-18E/F、EA-18G之間的關系。從殲15基本型,到殲15T,看上去僅僅多了一個字母。其實,兩種戰機之間,出現了很多明顯的差異。殲15T戰機在各個方面,具備了抗衡F/A-18E/F Block3、陣風M-F3R的底氣。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美國海軍FA-18E/F戰機

首先,我們聊聊殲15系列戰機的發展脈絡。2004年,中國透過了重要的048工程,開始一步步發展中國的航母規劃。2006年,中國開始續建瓦良格號航母。同時,中國也開始發展殲15系列艦載戰機。殲15戰機的初期代號殲11C,後來更名為殲15戰機。殲15戰機在蘇33原型機T-10K-3、殲11B戰機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而來。

我們需要聊聊蘇33艦載機,蘇33戰機是蘇聯80年代中後期在蘇27戰機基礎上,一步步發展而來的艦載戰機。請註意,蘇27戰機在設計之初,根本沒有考慮兼顧航母艦載使用的情況,屬於標準的陸基型戰機。因此,蘇33戰機在蘇27戰機基礎上,一步步發展出艦載型號以後,很多陸基戰機的原始設計,對於艦載戰機來說,非常不合理。

法國發展的陣風系列戰機

中國殲15戰機在發展過程中,由於借鑒了蘇33原型機的很多設計和經驗。蘇33戰機需要面臨的很多問題,殲15戰機也需要面臨,即便是剛剛出現了殲15T戰機,也會面臨。還是最初的原因,蘇27戰機在設計過程中,沒有考慮艦載型需求。很多設計特點和框架布局,對於陸基戰機,非常合適。對於艦載戰機,堪稱要命。

殲15戰機在研發過程中,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考慮,那就是時間。殲15戰機的研發周期,非常急迫。因為需要與航母發展的同步,為了追求發展周期,殲15戰機使用了殲11B戰機的雷達、綜合航電系統、飛控系統。請註意,殲11B屬於2007年定型的戰機,大體上來說,屬於第四代戰機的中期水平。但是,殲11B戰機的飛控系統,並不完善,這是2010年代之前的老大難問題。

俄羅斯海軍的蘇33艦載機

殲15戰機基本上繼承了殲11B戰機的雷達、綜合航電系統、飛控系統,因此,殲11B戰機飛控系統方面的不足,殲15戰機同樣也會遇到,這就是2010年代以後,殲15戰機先後出現幾次情況,就是這方面的原因。2009年,殲15戰機首飛、2012年,殲15戰機定型,開始批次生產。同一年,遼寧艦航母服役,成為了中國的第一艘航母。

整體來說,殲15戰機基本上相當於殲11B戰機的艦載型,各方面的配置,基本相當。雷達以1493型平板縫隙雷達為主,使用霹靂12中距彈、霹靂8格鬥彈等彈種。在2010年代,殲15戰機的綜合效能,明顯不如同時期的美國FA-18E/F系列戰機、法國的陣風M系列戰機。上述戰機,基本上屬於四代半戰機的標準,殲15戰機存在一定的技術差距。

印度海軍米格29K艦載機

在2010年代,殲15戰機的綜合效能,優於印度的米格29K艦載機。殲15系列戰機,屬於重型艦載機。在掛載能力、作戰半徑等方面,原本擁有非常明顯的優勢。由於采用滑躍起飛,殲15戰機的上述優勢,反而無法施展。總體來說,殲15戰機解決了中國海軍艦載機方面的有無問題。同時,為中國之後的艦載機發展,奠定了豐富的基礎和經驗。

在殲15戰機定型以後,中國擁有充裕的時間,進一步發展殲15戰機的改進型。能夠根據殲15戰機的各方面不足,進行全方位的改進。例如采用復合材料、調整機翼掛點、使用全新的雷達和綜合航電系統等等。至於飛控系統,已經全面改進和最佳化。其實,從殲11BS戰機開始,飛控系統已經進行了最佳化和改進,僅僅是殲15戰機在時間上,趕不上而已。

空軍的殲11B戰機,2007年定型

2024年11月,中國發展的殲15T、殲15D戰機,公開亮相。其中,殲15T屬於重型四代半戰機,殲15D屬於艦載電子戰機,類似於美國FA-18E/F、EA-18G之間的關系。與之前的殲15戰機相比,殲15T戰機在各個方面都有巨大的進步。例如新一代的雷達、綜合航電系統、飛控系統等等,在雷達配置上,殲15T戰機甚至優於殲16戰機。

從目前公布的影片和照片來看,殲15T戰機,采用了全新的傾斜式布局有源相控陣雷達。請註意,在世界各國的五代機中,除了俄羅斯的蘇57之外,美國的F22、F35,中國的殲20、殲35戰機,雷達的布局,清一色都是傾斜式。由此可見,殲15T戰機在雷達、綜合航電領域的配置,到底有多高。網絡上認為,殲15T已經超越了殲16,成為了「最強側衛」戰機。

解放軍海軍的殲15基本型

同時,由於福建艦采用了3部電磁彈射器,殲15T戰機的綜合掛載能力、作戰半徑方面的優勢,能夠全面發揮。在上述方面,殲15T明顯優於美國的F/A-18E/F Block3、法國的陣風M-F3R。例如在雷達天線直徑上,殲15T比F/A-18E/F Block3大得多,更不要說「小腦袋」的陣風M-F3R。

但是,殲15T戰機也並不完美,這不是殲15T自身的問題。歸根結底,需要上溯到蘇27、蘇33時代。畢竟陸基戰機進一步發展為艦載戰機以後,很多原始設計無法更改。這些原始設計或者布局,在航母上非常「不友好」。殲15T能夠在殲15基礎上,在雷達、航電、飛控、復合材料、掛點等方面,進行全面調整和升級。可是,原始設計基本上無法修改。

解放軍海軍殲15T戰機

所以說,2024年亮相殲15T戰機,屬於非常不錯的四代半重型艦載機。很多方面的效能,非常強悍。但由於受到發展平台的限制,殲15T戰機並不完美。萬幸的是,2024年,中國殲35系列戰機,已經公開亮相。殲35屬於中國發展的中型五代機,推出了海軍型、空軍型和出口型。在發展設計的初期,就已經考慮了艦載機的各方面需求。

殲15T、殲15D戰機同框

因此,海軍的殲35戰機,在各方面的設計上,比殲15T戰機,更加人性化,更加符合航母上操作的需要,這就是基礎平台的重要性。所以說,殲15T戰機在解放軍海軍航母發展中,也屬於過渡型戰機,或者是輔助地位。殲35系列戰機,才是全能選手。尤其是采用2台渦扇19發動機的殲35戰機完全體,更是重中之重。

解放軍空軍殲35A戰機

關於解放軍部隊各種戰機發展的一系列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