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幹不過殲20就算了,硬件壞了都修不好,美議員氣的痛罵F-35

2024-10-02軍情

最近美國的國會聽證會可謂是相當「熱鬧」,特別是關於F-35戰鬥機的那場,恐怕你會和我一樣感到既驚訝又費解。堂堂世界軍事強國的五代戰機,竟然被自家的議員痛罵妥善率只有29%。這是個什麽概念?一年半前,這個數碼還在55%呢。

1、美國F-35:超級戰機還是無底洞?

美國共和黨眾議員史帝芬·比格斯在聽證會上可謂火力全開,他直言不諱地批評F-35專案存在一系列軟硬件問題,到現在都修不好,而這些問題已經嚴重打擊了美軍的信心。他毫不客氣的斥責:「F-35越來越讓人感到沮喪。」

然而,唯一可能還保持樂觀態度的就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簡稱洛馬)了。面對F-35暴露出來的問題,他們的解決方案無非就是繼續向國會要錢。這種操作,說白了,就是往無底洞裏不斷投錢。面對這種糟糕的現狀,說F-35能與中國的殲20一戰,恐怕沒人敢信吧?

還記得F-35最初的設計目標嗎?一款廉價、通用、維護方便的多用途五代戰鬥機。沒錯,F-35的初衷是降低成本,提高作戰能力。剛開始的時候,F-35確實給人這種感覺,它的單價不到一億美元,比法國的陣風和俄羅斯的蘇-35S等四代半戰鬥機還便宜。美國以為自己撿到了大便宜,結果這個「錢包」越來越深,越來越費錢。

報告顯示,F-35戰鬥機的預計全生命周期執行和維護成本大幅上升,預計將超過1.5萬億美元。而不到一年後,這一數碼再次飆升,現在估計總成本已經達到了2萬億美元。這個數碼不僅高得嚇人,還表明了一個重要事實——美國軍隊和政府已經深深陷入了這場巨大的財政泥潭,無法自拔。

2、F-35:美國空軍的「雞肋」

那麽,問題來了,美國軍隊為什麽還死死抓住F-35不放呢?這中間還涉及到更為復雜的財政和戰略問題。話說美國空軍第六代戰鬥機專案NGAD(下一代空中主宰)最近傳出要被終止的訊息,即便保留計劃,采購數量也只計劃200架。

與之相比,美國空軍的F-22戰鬥機早已無法適應現代化戰爭的需求。官員們希望能加速退役F-22中較老的Block 20系列,並透過退役32架Block 20節省18億美元用於NGAD計劃,但整體來看,F-22的升級計劃基本擱淺,所有資源幾乎都在向F-35傾斜。

為了進一步說明這個情況,讓我們回顧一下美國空軍對未來航空力量的原本規劃。在最早的設想中,美國空軍計劃裝備280多架F-22,並推出雙座版的FB-22戰鬥轟炸機,還計劃研發X-47先進無人戰鬥機,進行六代機的研發,預計2030年前亮相。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到目前為止,F-22僅有180架具備作戰能力的Block 30/35版本,FB-22專案、X-47專案、先進預警機專案一個接一個被砍掉。

3、中國的殲-20:走在全球戰機前列

反觀中國的殲-20,發展速度和技術水平讓人刮目相看。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威爾斯巴哈曾經對此大吃一驚,雖然他後來改口稱殲-20「並不足以構成威脅」,這更多是為了政治宣傳需要,以便美國繼續向盟友推銷F-35。然而,真相是不容忽視的,尤其是殲-20表現出的卓越戰鬥能力。

殲-20不僅具備強大的亞音速機動能力,而且在極限條件下成功模擬擊落「敵方五代機」,表現出了不俗的作戰效能。特別是在近距離格鬥狀態下,殲-20的機動效能遠勝於F-35,這是一個無法忽視的現實。

在現代空戰中,殲-20不僅展示了強大的實力,而且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如新型渦扇-15發動機的配裝,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殲-20將在未來長期保持領先地位。F35雖然頂著「最先進戰機」頭銜,但如今暴露出如此多的問題,已經讓美國內部都不再信任它。

如果解決不了高昂的維護和執行成本,以及低效的妥善率,那麽F-35不僅難以保持其在全球戰機市場的競爭力,也將對美國的軍事戰略產生深遠影響。

總結來說,美國的F-35專案從初衷到現實,經歷了一系列的波折與挫折。盡管它代表了美國在航空科技上的頂尖水平,但經濟成本和運維問題卻讓它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無底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