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俄武裝破冰船將和焦作艦一同亮相俄海軍節,難道要發展類似艦艇嗎

2024-07-22軍情

7月20日,中國海軍第46批護航編隊的「焦作」艦與「洪湖」號綜合補給艦從丹麥的大貝爾特大橋駛過,向波羅的海進發,準備參加將於7月28日舉行的俄羅斯海軍節閱艦式。

在如今已墮落為二流海軍的俄羅斯海軍參與的閱艦式上,盡管整體實力遜色,但其中的兩艘艦艇無疑引人註目。特別是此次參與的俄海軍艦艇中,不乏亮點,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首次亮相的23550型多功能破冰巡邏艦「伊萬·帕帕寧」號。這艘艦艇自2017年4月19日開始建造,並於今年6月28日完成首次試航,堪稱「七年磨一船」。

「伊萬·帕帕寧」號艦船全長114米,寬18米,吃水深度約6米,最高航速可達18節,續航能力為6000海裏,滿載排水量高達8500噸。其噸位甚至超過了俄羅斯為中國建造的4艘現代級驅逐艦,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建造的最大噸位的水面作戰艦艇。

「伊萬·帕帕寧」號之所以備受關註,不僅因為它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建造的最大噸位水面作戰艦艇」,還因為它兼具「軍艦和破冰船」的雙重功能。

在軍艦中,「伊萬·帕帕寧」號擁有最強的破冰能力。根據公開資料,其設計的最大破冰厚度為1.5米,而連續破冰能力則達到1米。

在破冰船中,「伊萬·帕帕寧」號的武力最為強大。該艦裝備的主要武器包括一門76毫米AK-162MA隱身艦炮,兩門AK-630M近防炮,以及一部3M-47型「彎曲」六聯裝近程防空導彈系統。

艦尾的多功能平台在需要時可以配備2套「俱樂部-K」貨櫃式導彈系統,這些系統能夠發射包括3M-54KE超音速反艦導彈、3M-54KE1亞音速反艦導彈、3M-14KE亞音速巡航導彈以及Kh-35UE反艦導彈在內的多種導彈。因此,此時「伊萬·帕帕寧」號的火力已經不遜色於傳統的驅逐艦和護衛艦。

此外,該艦還搭載了一架卡-27直升機,兩艘03090型救生艇,一艘02800型登陸突擊艇和一艘23321型氣墊登陸艇。

23550型多功能破冰巡邏艦是俄羅斯海軍為北極艦隊精心打造的最新艦艇。面對北極航道運輸量的持續增長,這款巡邏艦將鞏固俄羅斯在北極地區的戰略優勢。

這就引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我們是否也有必要建造類似的多功能破冰巡邏艦呢?答案是我們不需要這樣做。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一點:我們具備建造世界一流破冰船的能力。以中國目前噸位最大的「雪龍2」號破冰船為例,這艘船長122.5米,寬22.32米,吃水深度約7.85米,滿載排水量接近1.4萬噸,最高航速為15節,續航力達到2萬海裏。在破冰核心技術方面,「雪龍2」號是全球首艘采用船艏和船艉雙向破冰技術的破冰船,其連續破冰能力達到1.5米冰加0.2米雪(以2~3節航速),並且能夠輕松穿越20米的冰脊。

可以看出,「雪龍2」號在噸位和破冰能力方面均遠勝於「伊萬·帕帕寧」號。而且,「雪龍2」號的建造僅用了3年多一點的時間,僅為「伊萬·帕帕寧」號建造時間的一半。當然,「雪龍2」號畢竟是一艘民用破冰船,未配備任何武器。然而,以其為基礎設計一艘戰力可與傳統驅護艦媲美的破冰巡邏艦,對於我們這個擁有全球最強造船能力的國家來說,不過是分分鐘的事。

我們不建造類似武裝破冰船的主要原因有兩個。

首先,沒有必要建造破冰軍艦。網上有一種觀點認為,為了確保「北海航線」(NSR)的安全,我們需要建造具備破冰能力的軍艦。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貿易國,八成的對外貿易透過海上運輸完成。這其中,到歐洲的航線經過南海、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然後透過蘇伊士運河抵達地中海。

這條傳統航線不僅距離遙遠、耗時漫長,運輸成本也極高。更重要的是,作為中國現今唯一的對歐貿易海上通道,在美國全面封鎖和壓制中國的背景下,一旦這條航線被切斷,將對中國外貿帶來巨大的損失。

因此,我們必須尋找一條替代的對歐貿易海上航線,以便兩條航線並列,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戰略風險。這條新航線被稱為「北海航線」(NSR),它的路線是北上穿越白令海峽進入北冰洋,然後沿著俄羅斯北部沿海行進,最終到達俄羅斯西北部的克拉海,再經北大西洋到達歐洲。有數據顯示,從上海洋山港到德國漢堡港,透過「北海航線」的航程比傳統對歐航線縮短了6000多公裏。

近幾十年來,全球氣候逐步變暖,北冰洋的冰層加速融化,使得部份海域的無冰期顯著延長。如今,「北海航線」已具備實用條件。根據公開資訊,中國去年與俄羅斯正式啟用了「北海航線」。

盡管北極被譽為「全人類的共同財產」,但其周邊陸地早已被俄羅斯、美國、加拿大、丹麥、挪威、冰島、瑞典和芬蘭等環北極國家瓜分,絕非無主之地。

此外,「北海航線」(NSR)的大部份區域都處於俄羅斯領海或其影響範圍內,鑒於我們與俄羅斯的良好關系,完全可以由俄羅斯提供護航。當然,俄羅斯也很可能不會允許中國軍艦在其領海內進行護航。這不僅是面子問題,還涉及到對中國潛在的國家安全顧慮。

最後,再談一下網上流傳的另一種說法:中國在北極地區的斯瓦爾巴群島擁有一塊所謂的「飛地」。之所以要用雙引號標註「飛地」,是因為這片區域並不是真正的中國領土,只是被許多博主炒作過度的一個梗。

作為【斯瓦爾巴條約】的簽署國,中國僅享有在該群島自由進出、從事合法的生產、商業及科學考察活動的權利。該群島的主權歸挪威所有,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簽署國在該群島的活動都需遵守挪威的法律。

條約規定該島為非軍事區,「永遠不得為戰爭目的所利用」。因此,像「伊萬·帕帕寧」號這樣的武裝破冰船顯然無法進入該島。綜上所述,中國自然沒有必要發展類似「伊萬·帕帕寧」號的武裝破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