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港媒:印度擴充核潛艇艦隊,揚言對標中國,事實很尷尬

2024-10-16軍情

近年來,印度和中國在印度洋地區的影響力競爭日益加劇。盡管中印之間邊境沖突已經過去四年之久,雙方關系仍未完全緩和,而印度近年來頻繁的軍事動作也引發了關註。

據香港知名國際媒體【南華早報】訊息稱,印度近期不斷擴充核潛艇艦隊,力求提升其在印度洋的威懾力,並對標中國,試圖形成對中國的「威懾力」,可惜,事實恐怕沒有印度政客想象的那樣美好。

印度新增核潛艇

印度在核潛艇擴充套件方面的最新舉措,特別是第二艘具備核打擊能力的「阿裏蓋特號」潛艇的服役,顯示出其在增強海基戰略威懾力上的決心。

這艘潛艇是印度核潛艇計劃中的重要一步,將使其在印度洋地區的軍事實力得到顯著提升。然而,盡管印度在核潛艇領域取得了進展,其整體技術水平與中國相比仍然存在顯著差距。

「阿裏蓋特號」潛艇搭載的K-15「薩加利卡」彈道導彈,射程約為750公裏,這一射程只能覆蓋周邊有限區域,主要目標集中在南亞和部份印度洋區域。

在對標中國的過程中,這樣的導彈射程遠不足以達到「全覆蓋」效果。而中國的戰略核潛艇如094型(晉級)核潛艇,搭載的「巨浪-2」導彈射程高達8,000至10,000公裏,使其能夠威脅到更廣泛的地區,甚至涵蓋印度全境和亞太重要區域,形成對印度的強大威懾力。

印度目前僅擁有兩艘核彈道導彈潛艇,遠不足以實作有效的「二次打擊」能力。對一個核武國家而言,「二次打擊」能力至關重要,它是確保在遭受核打擊後依然可以進行核反擊的關鍵。

這種能力通常需要三艘以上的彈道導彈潛艇來支持,確保至少一艘隨時處於巡航狀態,以應對突發情況。而印度的潛艇數量顯然不足以維持這一最低要求,導致其核威懾力仍然有限。

分析人士指出,印度核潛艇專案的未來發展面臨諸多技術與制造上的挑戰。印度政府已開始著手建設第三艘核彈道導彈潛艇「阿裏達曼號」(INS Aridhaman),並計劃配備射程更長的K-4導彈,射程可達3,500公裏,以進一步擴充套件打擊能力。

然而,這一距離相較於中國的核潛艇依然相對較短。即便如此,「阿裏達曼號」若能順利服役,將會顯著增強印度在該地區的核威懾力,並初步滿足三位一體核威懾體系的建設需求。

未來幾年,印度將繼續推動其核潛艇專案的擴充套件。計劃中的第四艘核彈道導彈潛艇將成為印度目前艦隊的最強者,有望在裝備更強大彈道導彈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其在該地區的打擊能力。然而,這些舉措依然不足以讓印度在短時間內達到與中國相當的戰略水平。

為了達到與中國對抗的能力,印度可能還需在潛艇數量和效能上大幅提升,並繼續擴充套件其核潛艇艦隊。這一行程需要時間和大量的資源投入,是否能順利實作還存在不確定性。

綜上,印度在核潛艇領域的擴充套件雖已取得初步成果,但其真正形成有效的海基核威懾力還需要克服諸多困難。

印度的困境

印度核潛艇艦隊的擴充無疑為其在印度洋地區的地緣政治地位提供了新的支撐。

然而,盡管印度致力於加強軍事現代化,其核潛艇技術依然遠遠落後於中國。中國不僅擁有更先進的核潛艇艦隊,配備的彈道導彈射程也遠超印度,這使得中國在印度洋地區的影響力更為穩固。

從技術上看,印度的核潛艇能力仍處於較低水平。目前部署的潛艇配備K-15「薩加利卡」導彈,射程僅能覆蓋印度洋部份區域,難以形成真正的戰略威懾。

相比之下,中國潛艇配備的射程達8,000公裏以上的導彈可以覆蓋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的大部份戰略目標。要彌補這一差距,印度不僅需要發展更遠端的導彈,還需在潛艇隱身性、續航能力和作戰能力方面取得突破。

在制造能力方面,印度長期依賴進口裝備,雖然近年來推行「印度制造」政策以減少依賴,但本土技術和制造業能力仍難以滿足高精尖武器裝備的需求。因此,印度在未來幾年內要追趕上中國的潛艇技術,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印度的核潛艇擴充也標誌著其在印太地區的安全形色在逐步增強。

印度積極參與「印太戰略夥伴關系」(QUAD)和與美國、日本及澳洲等國的安全合作,這一系列動作使得印度在面對中國時有更多的戰略支撐。

然而,印度並不是美國或其他QUAD成員的軍事盟友,這也意味著在實際威懾和軍事實力的對比上,印度仍需獨立應對來自中國的潛在威脅。

此外,中國在中東和非洲等地的影響力不斷擴充套件,對印度的全球戰略布局形成了壓力。

印度在印度洋地區的核潛艇部署,雖有助於增強自身防禦能力,但能否對抗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尚未可知。

印度需在自主研發高技術軍備、增加軍事裝備數量和提升防禦能力方面不斷努力,以應對未來更為復雜的地緣政治環境。

稍作小結

印度近年來不斷擴充核潛艇艦隊,以期在印度洋地區與中國的影響力抗衡。

然而,印度在技術、制造能力和作戰效能等方面仍與中國有著顯著差距。在未來的戰略競爭中,印度若要真正形成有效的威懾力,還需在各方面實作全面提升。

盡管面臨挑戰,印度憑借其日益增長的軍事潛力,有望在印度洋地區發揮更大的安全作用,甚至為美國等合作夥伴提供支撐。

總體而言,印度核潛艇艦隊的擴充套件雖然提升了其在印度洋的戰略地位,但要在軍事上與中國抗衡,仍需繼續推進本土化技術發展,提高潛艇數量和質素,才能形成更具說服力的威懾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