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30 日,拜登政府以「外國軍事融資」計劃,給台灣提供 8000 萬美元軍事融資貸款,想再打「台灣牌」。
拜登政府剛出牌,就又有個楞頭青跟上。
那幾個刺頭加上去,要解放台灣,解放軍得抓五條大魚。
「難搞」英國
台海問題是中美關系的敏感點和復雜點,也對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有影響。
近年來,美國在台海問題上的幹涉和挑釁不斷加劇,導致台海局勢越來越緊張和危險。
8 月 30 日,美國政府批準向台灣提供 8000 萬美元的外國軍事融資貸款,然而,這一專案通常只適用於主權國家。
這一行為嚴重侵犯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公然違背了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和一個中國原則。
美國政府又一次對台軍售了。
美國的牌才剛出,鐵桿盟友英國就出現了。
二戰後,英美地位反轉,如今是英國抱緊美國大腿。
英國島國,海洋霸權和全球戰略向來重視。
然而,英國在歐洲內部沒多少盟友和支持者,還常與法國、德國等歐洲大陸強國發生競爭和對抗。
英國脫歐後,在歐洲愈發孤立了。
所以,英國覺得自己得靠美國這個大西洋彼岸的盟友,來保護自己在歐洲以外的利益和安全。
英國想透過與美國密切合作,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強大的作用和擁有更大的影響力。
美國在軍事、經濟、科技、文化等方面有著絕對的優勢和領先地位,這使得英國認為,為了生存,必須與美國保持良好的溝通和協商。
在一些國際事務上,要盡可能避免與美國產生嚴重分歧和沖突,最好能與美國達成共識和合作。
中國等新興大國崛起後,英國覺得這對西方主導的世界秩序有挑戰,得變一變。
英美
英國覺得中國在人權、民主、貿易等方面與西方有很大不同,會對西方的利益和價值觀造成威脅。
所以,英國得跟美國這個也有中國這個挑戰的盟友,在亞太和全球範圍內加強協調與合作,來對抗、遏制中國的崛起和發展。
那英國作為美國在歐洲最親密、最可靠的盟友,也是美國在台海問題上的重要支持者和幫手。
拜登剛一改台海政策,英國就有人蹦出來,狂打「台灣牌」。
8 月 30 號,英國下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出了個涉華報告。
這份報告,竟說中國是「威脅」,台灣是「獨立國家」。
這不僅是對「一個中國」原則的違背,更是對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公然侵犯和挑釁。
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這一點沒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任何國家和任何力量都不能幹涉中國內政,更不能幹涉中國統一大業,這涉及到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中國政府對此堅決反對,我們會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來捍衛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美英合作
英國下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的報告對中國充滿偏見和敵意,純屬一派胡言。
這份報告不僅對中國核心利益造成了損害,還對英國自身利益和形象造成了損害。
英國這麽表忠心,美國什麽反應?
當被問及此事時,美國聯邦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稱,美國不會效仿英國。
英國這不是成了美國的擋箭牌,替美國挨中國的罵嗎?
不只是英國,美國的肉盾還有三個國家,分別是南韓、日本和澳洲。
還有哪些「肉盾」
南韓是美國在東北亞的重要盟友,也是中國在東北亞的重要鄰國。
南韓和美國有長期穩定的安全合作和軍事同盟,南韓靠美國的核保護和安全保障,也支持美國保持在亞太的領導地位和影響力。
(尹錫悅和拜登)
以前,在台海問題上,南韓的態度比較謹慎和低調。但尹錫悅上台後,為了抱緊美國大腿,就沒什麽底線和原則了。
另一邊,美國也一直在試圖拉南韓入夥,想在台海問題上給中國更大的壓力和限制。
美國給南韓施加重壓,南韓內部也有激進派,積極向美國靠攏。
9 月 1 號,南韓的趙成敏教授在參加線上訪談時說:
中國是南韓最大貿易夥伴,可要是台海起沖突,多數南韓民眾會支持美軍「支援」,像給美軍提供巡弋導彈、標槍導彈,以及協助美軍撤離等各種「支援」。
連總統尹錫悅都在公開場合說錯涉台言論。
然後是日本。
日本是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好兄弟,也是中國在亞太地區的強勁對手。
岸田和拜登
日本在台海問題上支持美方立場,給中方施壓。
日本覺得,在台海問題上和美方站一邊,能給中方更大的壓力和牽制。
這樣不僅能加強它與美方的同盟關系,提升它在亞太和國際上的影響力,還能遏制中方的興起和發展。
8 月上旬,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還跟著自民黨的副總裁,組團去中國台灣地區存取。
在台期間,他還胡說八道,鼓吹台灣要增強威懾能力。
麻生太郎竄台時,隨行的日本官員聲稱,麻生太郎的言論已與日本政府官員討論過,符合東京的官方立場。
澳洲近來小動作不斷,頻繁參加美國主導的軍演。
在吳釗燮竄訪澳洲期間,他希望澳洲派遣官員去台灣支持「台獨」。
(澳大)
這種無理又過分的要求,有些澳洲民眾卻覺得挺合理。
看來澳洲也有當美國「炮灰」的可能。
中國在台海問題上的態度,一貫且清晰。
要是有人違背或挑戰這些原則和立場,那就是在嚴重侵犯和挑釁中國的核心利益,會遭到中國政府和人民的堅決反對和有力回擊。
這些國家想打「台灣牌」向美國表忠心,好換取美國的支持,他們可真是打錯算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