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珠海航展歷史的縮影!(深度好文)

2024-11-22軍情

文: 盧克文工作室

1996年11月5日,第一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正式開幕,由於舉辦地點在珠海,又被稱為「珠海航展」。

第一屆航展共簽訂了 16 個專案,總價值超過百億人民幣,還舉辦了一系列活動,總體上是成功的,但在這份成功背後,卻隱藏著一絲令人心酸的事實。

航展上最受關註的裝備,都屬於外國,尤其是俄系的蘇-27、蘇-30、伊爾-76,更是吸引了觀眾和媒體的大多數目光,相對而言,國內公司的展台周邊,則顯得冷冷清清。

多數觀眾看一眼,也就走了。

其實也難怪大家不感興趣,當年在航展上亮相的國產航空裝備,主要是「殲-8M」戰鬥機、「運-12」運輸機和「直-9」直升機。

這三款裝備,是個什麽水平呢?

殲-8M是殲-8系列在當時的最新改進型,而殲-8屬於二代戰鬥機,首飛時間是1969年,殲-8本質上是仿制蘇聯的「米格-21」戰鬥機。

而「米格-21」的原型機首飛時間,更是早到1955年,雖說殲-8M經過了一系列改進,和「米格-21」有了很大區別,但說到底還是同代的。

考慮到殲-10的首飛要到1998年3月,殲-8M雖然放在世界上效能不咋滴,卻已經是那時的我們,為數不多能拿得出手的了。

「運-12」運輸機是運-11的改進型,運-11首飛於1975年,是一款輕型運輸機,最大起飛重量3.5噸,最大載重量不到一噸。

「運-12」的數據稍好,不過載重也就3噸左右,和同場的伊爾-76比,簡直是個小不點。就是這種「小不點」,那時我們也沒幾架。

「直-9」直升機,1992年首飛,仿制自法國的SA365N1「海豚」,「海豚」的原型機1972年首飛,是一款軍民兩用的中型直升機。

由於工業水平的差距,「直-9」存在很多不足,比如最大載重只有4噸,其中外掛只能是一噸多點,帶不了多少彈藥和裝備。

能執行的任務有限,綜合數據和美國的「黑鷹」、俄國的卡系列、米系列相比,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這就是那個年代中國航空工業的現實,也就難怪觀眾們對航展上的國產飛機不太感興趣,更願意去看外國的飛機。

畢竟殲-8光看樣子,給人的感覺就不太先進。

小時候我很喜歡買軍事雜誌,距離我們家幾百米的地方有個報刊亭,裏面總是擺著幾本軍事雜誌,我時不時會去買一本,漸漸地,家裏攢了一堆軍事雜誌。

雖然看不懂,但還是覺得很有意思。

看得多了就會納悶,似乎雜誌上介紹的飛機都是外國的,幾乎見不到對本國飛機的介紹,其中有一本父親買回來的,說是介紹中國的航展(也就是珠海航展)。

年幼的我本能地認為,中國的航展肯定是介紹中國的飛機,於是興致勃勃地拿來看,結果從頭看到尾楞沒看到一款國產飛機,感覺怪怪的。

後來才知道,那個年代我們沒多少拿得出手的飛機,軍迷們在無奈地盤算著用殲-8對抗F-22呢,讓雜誌的編輯去寫國產飛機,估計他們自己都覺得心虛。

直到2011年殲-20首飛,兩年後,運-20首飛,軍迷和編輯們才挺起了腰桿子,也是從2011年後,各種軍事雜誌上介紹國產飛機的內容,肉眼可見地多了起來。

2016年的珠海航展,兩架殲-20在會場上空進行了兩分鐘的飛行表演,雖然只是簡單的通場和盤旋爬升,並不復雜,但還是引爆了輿論。

因為這意味著殲-20距離入役不遠了,果然不到一年後的2017年9月28日,在國防部行記者會上,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告訴媒體,殲-20正式入役。

當年的珠海航展,還有另一重驚喜,就是運-20也來了,空中一架飛行表演,地面一架靜態展示,有意思的是,在它的不遠處停放著一架伊爾-76。

運-20是2013年首飛的,三年後的2016年便正式入役,可以說是神速了,有了它,我們終於擺脫了對俄制「伊爾-76」的依賴。

遠處是運 -20 ,近處為伊爾 -76

而運-20的誕生,和伊爾-76有著脫不開的關系。

正如前面所說,20世紀90年代初的中國空軍,運輸機只有自產的運11和運12,都是輕型機,運不了多少貨物,嚴重缺乏大型運輸機。

自己沒有能力研制,便趁著蘇聯解體,俄羅斯急需用錢的機會,先買了10架伊爾-76,接著又陸續買了8架。

區區18架無法顯然滿足需求,於是在2005年,我們打算和俄羅斯簽一筆大合約,一次性買34架伊爾-76和4架伊爾-78空中加油機,伊爾-78 由伊爾-76改進而來。

合約總價值超過85億人民幣。

誰知道協定簽署後,俄羅斯突發奇想,腦袋一拍(方式很俄羅斯),要求漲價27%,否則就不履行合約,遠超我們能接受的底線,於是合約停滯。

我們自此走上了自研大運的道路。

又過了兩年,2018年的珠海航展驚喜更多,國產裝備徹底成為主角。這一年,先是裝備國產向量發動機的殲-10B驗證機進行了「落葉飄」、「眼鏡蛇」等經典動作表演,證實了國產向量發動機的進步。

接著是航展的閉幕式上,4架殲-20組成編隊,進行了大約20分鐘的表演,相比兩年前的猶抱琵琶半遮面,這次連兩個彈艙都進行了公開展示,所攜帶的六發導彈清晰可見。

令觀眾大呼過癮。

也正是在2018年,中國航空工業發展加速,殲-20和運-20的量產駛入快車道,年產量開始突破兩位數。

當然,中國航空工業的進步速度之快,令人眼花繚亂,以致於不久後,連殲-20大家都提不起興趣了,昔日的小甜甜變成了牛夫人,都在期盼轟-20亮相航展。

2024年珠海航展前,輿論習慣性地起哄今年轟-20要亮相,雖然一如既往地沒等來轟-20,但不得不說,多款新亮相的裝備也足以令人驚呼。

首先是殲-35A,這款飛機完全是意外驚喜。資深軍迷都知道,殲-35A來源於2012年公開的殲-31,本來不是空軍專案,屬於沈飛自籌資金研制的。

所以走得磕磕絆絆。

2014年珠海航展上,殲-31的原型機在飛行表演時,發動機還噴出大坨大坨的黑煙,場面頗為尷尬。後面每次亮相,機頭都插著一根空速管,表明還在初步試驗階段。

多年來,一直沒有量產的訊息,和2017年入役的殲-20相比,殲-31的進展非常不順,加上其效能一般,軍迷們普遍覺得裝備解放軍是不可能的。

如果運氣好就賣到海外,賺點外匯;如果運氣不好,就只能下馬。沒想到,這次的珠海航展,殲-31獲得了殲-35A的正式編號亮相,A是空軍的,代表正式進入空軍序列。

這意味著,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裝備兩款五代機的國家。

對於殲-35A的具體用途,目前還不太明確。從最新的資料來看,它也是一款空優戰機,和殲-20的生態席位是重疊的,考慮到沒有側彈艙,身形還比較瘦,載彈量不會大,也做不了「炸彈卡車」。

未來的真正使用場景,可能還是要上艦,還有部份替代作為三代機的殲-10和殲-11(無法完全替代)。

-35A

第二個驚喜,是殲 -15T 艦載戰鬥機。

在殲 -15T 出現之前,普通的殲 -15 是基於滑越航母設計的,由於沒有彈射器,殲 -15 無法滿載起飛,使得無論是載彈量還是作戰半徑,都受到不小的限制。

-15T 則是基於彈射航母進行的改進,前起落架更為粗壯,而且還有牽引桿,這些是彈射起飛的典型特征,說明殲 -15T 具備了彈射起飛的能力,可以在作戰中實作滿載,大幅增載入彈量和航程。

作為彈射航母的「福建」號,終於有了合適的艦載機。

更值得註意的是,這架在航展中亮相的殲-15T,裝備的還是國產的「太行」發動機。

第三個驚喜,是直-20J反潛直升機的亮相。

直-20J是直-20的海軍型號,專門用於反潛的。反潛能力的缺失,向來是中國海軍艦艇的痛點,關鍵就是缺乏合適的反潛直升機。

很長時間,我們的海軍艦艇只能用直-9來反潛,然而前面說了,直-9的個頭實在是不夠,帶不了多少器材和彈藥,勉強能用而已。

和美軍普遍裝備的黑鷹海軍型,差距相當大。

擁有一款10噸級的中型通用艦載直升機,始終是我們夢寐以求的。

而直-20J是直20的艦載型號,裝備兩台國產的「渦軸-10」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1600千瓦,最大起飛10噸,比直-9強太多,是真正的反潛直升機。

航母編隊有幾項裝備屬於核心戰力,缺失其中一項,作戰能力會大受影響,分別是:艦載戰鬥機、反潛直升機、艦載預警機和電子戰飛機。

艦載戰鬥機是殲-15基本型和殲-15T,未來殲-35也可能會上艦,艦載預警機是空警-600,還有電子戰飛機殲-15D,再加上作為反潛直升機的直-20J,中國航母編隊終於有了完整的作戰能力。

當然,本屆珠海航展不只有空中裝備,陸上裝備也很精彩,尤其是「機械狼」得到了很高的關註度。

和「機械狗」相比,「機械狼」明顯強得多,擁有了集群作戰能力,四只為一群,一只負責偵察,一只負責後勤,兩只負責火力輸出。

負責火力輸出的「機械狼」,背上裝備有一挺95式步槍。

不少人已經在設想,未來或許能用 「機械狼」取代步兵,執行各種地面任務。 雖然 「機械狼」還存在不少缺陷,比如電池的續航時間就幾個小時,戰場上沒電了怎麽辦。

但假以時日,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一切皆有可能。

有朝一日,天空是密密麻麻的無人機和巡飛彈,地面上是數量龐大的「機械狼」大軍,那場景光是想想都可怕,真正的無人化戰爭。

珠海航展辦了這麽多年,國產裝備的關註度從低到高,主角從外國裝備變成國產,正是中國空軍乃至航空工業體系的發展縮影。

本屆珠海航展的意義絕不是成交量論英雄,而是世界軍貿體系的變革將以此開始,一定程度上將影響到世界軍事發展敘事和作戰模式。

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幾屆的珠海航展,裝備的代差感會越來越明顯。這也進一步說明,中國正在跨入嶄新的作戰體系和領域。

目前,中國的工業占全球約30%,貿易順差規模占全球的40%,一年下水的海軍噸位能頂上66%的德國、三分之一的法國、四分之一的英國。

歷史證明,只要我們回到正常的軌跡,那我們就一定是全球最頂級的國家。

只不過,無數軍迷們心中仍有一絲遺憾,既然已經亮相了那麽多20,能不能再亮相一個20,真的就缺那一個,至於是哪一個,你們懂的。

或許,就在下一屆珠海航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