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軍事愛好者都知道,美軍的新一代戰略轟炸機B-21被美國軍方視為第六代機型,肩負著未來對華軍事威懾的重要使命。
由於美軍的保密措施相當嚴格,外界對B-21的具體參數知之甚少。甚至,有些軍迷曾一度認為B-21僅僅是一款中型戰略轟炸機。
由於國內對 B-21 尺寸的評估主要依賴於諾斯羅普公司公開的照片,缺乏必要的參照物,因此很難提供準確的數據。
然而,最近,中國長光衛星技術公司的「吉林1號」衛星捕捉到了美軍一架B-21轟炸機在加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的真實影像。根據周圍加油車的對比,B-21的體型顯然增大了。
B-21衛星圖在全球範圍內首次亮相,這充分展示了中國衛星技術的卓越實力。
根據我們拍攝的衛星影像顯示,B-21旁邊停放著一輛美軍的R-11加油車,這款加油車的燃油容量達到6000加侖,專門為美軍和北約戰鬥機提供支持。
如果將R-11加油車作為參照物,B-21的尺寸遠遠超過了我們之前的預估,其長度達到了18。機長5米,翼展達到46.8米。
若與美軍現役的B-2轟炸機相比,其長度為21米,翼展則為52.4米。B-21的翼展比之前的預期增加了6.6米,長度也提升了2.7米,這說明B-21的關鍵效能參數顯著超出外界的先前估計。
確實,中美在軍工領域的「戰忽」對抗一直存在。例如,我們的軍事專家「局座」張召忠就常常被軍迷們戲稱為「戰忽局局長」。
在早些年談論中國的五代機、國產航母等重大軍工專案時,「局座」一番充滿創意的解讀,讓美軍的情報機構和五角大廈的高官們感到無所適從。同樣,美軍對我們的「戰略誤導」工作從未停止。
以B-21為例,美國【航空周刊】曾披露的B-21尺寸數據顯示,其機長為15.8米,翼展為40.2米,這其中無疑蘊含著戰略上的迷惑成分。
根據目前B-21的尺寸參考,其最大起飛重量將遠超之前媒體估計的百噸,這也意味著它的載重能力和續航能力都得到了顯著提升。
實際上,在美軍啟動B-21研發計劃之前,美國空軍的現役轟炸機隊伍仍由B-52H、B-2和B-1B三種機型主導。
然而,這「三駕馬車」經過多年服役,逐漸顯露出老化的問題,加之維護成本高昂,尤其是B-2隱身轟炸機,美軍在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會輕易部署。
由於其高昂的造價和使用成本,美軍無法進行大規模采購,因此才不得不推出B-21。
從目前來看,盡管B-21在某些效能上有所妥協,但其戰略威懾能力依舊十分強大,尤其是在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美軍未來必然會進行大規模采購,使其成為對中國的新一代威懾利器。
如今,隨著「吉林1號」成功揭示了B-21的真實面貌,我們對其有了更為精準的了解。展望未來,要掌握B-21的部署動態,我們必須充分依賴衛星偵察。
畢竟,早前「吉林1號」就曾捕捉到正在飛行的F-22,這也表明它同樣具備偵測飛行中B-21的能力。
與此同時,解放軍還能夠借助海軍的米波雷達,為高空突防的B-21構建一道反隱形的防線。然而,鑒於米波雷達的探測精度較低,它只能提供B-21的大致位置,無法有效引導戰鬥機進行攔截。
因此,在實戰中,我們可以透過限制B-21的作戰半徑來削弱其威懾力。
畢竟,它的航程無法與B-2相提並論,一旦戰事爆發,我軍完全可以重點打擊B-21所依賴的加油機。
從當前中美軍事博弈的態勢來看,只要未來解放軍在關島與中國本土之間部署航母戰鬥群,並在衛星和米波雷達的綜合引導下,配合空警-600,我們的五代戰機依然能夠成功攔截B-21,守護國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