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集團軍某旅法律工作服務站——
一站式服務 零距離維權
■臧乾雯 趙陽泱
「模擬法庭現在開庭。」近日,在第76集團軍某旅,伴隨著法槌清脆的敲擊聲,一場由官兵扮演審判人員、律師和當事人的「庭審」正式開庭。「案件」貼近日常,官兵在身臨其境中感受法庭莊嚴,既加深了對法律知識的理解,又強化了守法自覺意識。
「這是法律工作服務站探索提升法律服務質效的一項嘗試。」該旅領導介紹,著眼涉法問題增多、法治宣傳教育質效不高等情況,旅政治工作部結合單位實際,牽頭成立法律工作服務站。遴選到服務站開展工作的官兵包括從事法治工作多年的機關幹部、熟悉法律業務的基層骨幹、高校法律專業畢業的大學生士兵等,他們對本單位官兵在法律方面的需求比較熟悉,能夠更好地提供針對性服務。
前期調研顯示,官兵對填鴨式的法治宣傳教育並不感興趣。法律工作服務站站長、旅保衛科科長向光華介紹,隨著法律服務工作的深入開展,他們意識到,盤活法治宣傳教育僅靠現有方式遠遠不夠。他們成立法律興趣小組,吸收基層營連有法律特長的官兵加入。興趣小組成員收集整理官兵身邊的典型案例,自編自導法治小品,為法治課堂增添活力,增強教育的吸重力感染力。部份具有繪畫、短影片制作特長的官兵還自發創作典型案例展板、錄制法律知識短影片,加深官兵對法律條文的理解……新的教育模式,讓官兵喜聞樂見,大家參與法治宣傳教育的積極性明顯提高。
「過去,官兵遇到涉法問題時,通常需要地方共建單位協助解決。雖能解決一些實際難題,但也存在一些矛盾。」該旅政治工作部一名領導坦言,由於地方共建單位對涉軍維權政策法規了解不夠全面,在維權實踐中難免遇到梗阻。法律工作服務站成立後,開通24小時服務熱線,直接對接官兵,及時解讀相關政策法規,協調有關部門合理制訂維權方案,能更好為官兵解決涉法問題提供實際幫助。
前段時間,戰士小董的家人打官司勝訴後,對方以沒有可執行的財產為由,拒絕支付賠償款。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小董向服務站遞交了「法律援助申請表」。很快,曾多次處理此類問題的幹部翟波濤,從法律法規適用、軍隊政策解讀等層面提出建議方案。小董帶著這份方案回到老家,順利完成了舉證工作。
「家人外出務工被惡意拖欠薪金,在法律工作服務站幫助下成功維權」「我家耕地被占的問題能夠解決,多虧了服務站的幫助」……截至目前,該旅法律工作服務站已幫助官兵解決20余起維權案件,有力維護了軍人軍屬的合法權益。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