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提起遼寧號,估計不少人都能想到它之前叫「瓦良格號」航母。
它是當時中國購買的第一艘航空母艦。
而「瓦良格號」航母能被中國用上,實際上這過程中遭遇了好多困難和阻礙。
從購買到運輸再到研究,中國人克服了不少難題。
光是在購買引進這一塊,中國就花了好幾年時間。
在這交涉期間,商人徐增平簡直是傾盡了一切,就為了推動這次交易。
那當初徐增平為啥寧可頂著快破產的壓力,也要去買航母呢?
【烏克蘭出售「瓦良格號」】
誰都清楚,航母的存在實際上就意味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怎麽樣。
如今各個國家一直都特別重視航母的發展。
在 20 世紀 90 年代那會兒 。
哪個國家要是有了航母,那在國際上說話就能更有分量,自己也能更硬氣些。
這一點從美國那時的霸權就能夠瞧出來。
「瓦良格號」航母開建那會兒,蘇聯還沒解體呢。
要是建造完成了,蘇聯那時的軍事實力就會更上一層樓。
但可惜啊,蘇聯最後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宣告解體了。
然而「瓦良格號」航母在「財產分割」的時候被分給了烏克蘭。
可由於剛解體,烏克蘭根本沒有經濟實力去支撐「瓦良格號」航母後續的建造。
最後只能把還沒完工的「瓦良格號」航母拿去賣了來處理。
但那時中國肯定不是他們的第一選擇,他們最先琢磨著賣給俄羅斯。
但最後兩邊沒把那次交易談成,就是條件沒商量好所以沒成。
烏克蘭只能把目標轉向其他國家,可他們對此又提出了另一個很苛刻的要求。
那就是「瓦良格號」航母的買家,不能是國家,得是以個人的名義來買。
要曉得,像航母這種國家的重要裝備,怎麽著也得花上千萬的資金才能夠達成交易。
但在那個時候,個人能拿出上千萬的財產,那絕對不是個小數。
好多人就算曉得這樣的訊息,有想買的念頭,可也沒那個錢。
只能在邊上默默地瞅瞅到底是誰有這樣的膽量。
而這個人正是香港富豪徐增平。
【身為軍人,挺身而出】
徐增平是山東人,在香港做生意。
最初的生意主要集中在投資地皮和房屋方面。
在地段的選擇方面,那真可謂是極具前瞻性,每次買下來,最後都收獲了挺多回報。
而他發家致富的原因就在這兒。
在做生意這塊相當在行,有膽量去闖去幹。
就算是在創業剛開始得背著銀行貸款的時候,他也沒想著放棄。
再加上那時候中國香港這個行業的發展正處在上升期,徐增平的參與可以說時機正好。
接著創立了創律集團,開啟了大規模的發展行程。
不過個人成功之後,徐增平可沒忘了回報社會,做過一些好事,還參與了公益事業。
在眾多的付出裏頭,要說徐增平這輩子做的最不後悔的決定,那得是購買航母這件事。
當時瞅見烏克蘭賣航母那陣兒,徐增平就心軟了,想著憑自己的能耐給國家做點事兒。
但光憑他一個人的錢,明顯沒法順利拿下這場交易。
可又不願意就這麽真的松開手,把航母讓給別人。
琢磨了好一陣之後,徐增平最終還是決定買航母。
當然,只靠他一個人使勁兒,顯然不能很快把這事兒促成。
而徐增平只得把自己手頭能拿出來的資金給湊到一塊兒。
還跟一些合作夥伴借了錢來買航母,另外也向其他銀行做了抵押貸款。
那時候,中國香港的銀行在清楚徐增平的真實用途後,都表示堅決支持。
並且在一些手續的辦理上,盡量縮短時間,好讓徐增平能更快拿到資金。
可徐增平跟烏克蘭方面表示自己有這個想法的時候,烏克蘭竟然又提了好幾項要求。
要確保徐增平確實是以個人名義去購買,那徐增平就得拿出公司能夠真正搞定的資質證明來。
同時也得有航母抵達港口的準入證件。
面對這一要求,徐增平等人只得咬著牙去做完,又是跑手續,又是籌資金。
最終在烏克蘭規定的時間裏達成了他們提出的條件。
1998 年,他們這一群人正式去了航母所在的黑海造船廠。
在考察的時候,徐增平等人還不忘借著這個機會跟烏克蘭主要負責人拉近關系,好表明自己的誠意。
而徐增平糊其他同胞一起看到「瓦良格號」航母時,就更堅定了把航母帶回去的想法。
一開始雙方談的時候,烏克蘭這邊講了,至少得拿出 1800 萬美元的資金才有資格買。
這樣的價格實際上在大家的預料範圍內,所以沒怎麽「討價還價」,口頭上就把整個合作定下來了。
可這期間由於各種手續得審批,合約還沒確定下來呢。
但誰能想到,沒幾天烏克蘭這邊先反悔了。
表示得透過拍賣的方式來決定航母最終的去向。
不過幸運的是,拍賣那天,徐增平糊其他同胞,用 2000 萬美金的價錢,把「瓦良格號」航母拿下了。
這一成功,並非只是徐增平一個人的功勞,實際上賀鵬飛、邵淳等人在背後也出了力。
同時,商人徐增平,為啥能這麽拼命。
實際上,還因為徐增平有著軍人這一身份。
17 歲那年,徐增平就成了軍人。
可以講,從裏到外全是滿滿的愛國情懷。
就算退役了,還是把國家擺在首位。
畢竟像這樣報答國家的機會其實不多見,能碰上一次肯定不能錯過。
而「瓦良格號」航母的出現,在當下算是解決了中國因沒有航母導致的技術與軍事落後的狀況。
但讓人弄不明白的是,既然交易成功了,那徐增平咋還面臨破產了呢?
【為何最後面臨破產局面】
其實但凡了解「瓦良格號」航母的人都清楚。
雖說他們很早就達成了合作,可真正到中國的時間卻是 2002 年 3 月。
要明白,哪怕是一般的貨物運輸,也不該用這麽久的時間才能送到。
然而「瓦良格號」航母楞是拖了將近兩年,才真正抵達中國境內。
雖說在一開始規劃好的路線裏,「瓦良格號」航母確實得經過好些個國家所屬的海峽。
但就算是最慢的情況,也不該花這麽長時間啊。
再加上當時用的是馬力最大的尼古拉·奇克爾拖船。
這所有的原因,其實就是在進入土耳其博斯普魯斯海峽時,被土耳其攔住了。
理由是像會影響周邊安全、「船體太大」之類的情況。
單就瞧瞧這幾個說法,就能明白土耳其是故意阻攔的。
而且因為是徐增平以個人名義去買的,所以最開始都是他們兩方在溝通交流。
但停在那兒可不免費。
徐增平得掏一定的停泊錢、拖船錢,還有平常的一些保養費。
所有加一塊兒的時候,差不多有一億美金了。
那時候徐增平渾身都是債,這樣的費用對他而言,就只能做好隨時破產的準備了。
不過好在後來中國主動找土耳其談,協商了好多條件,土耳其這才答應了。
得說這艘航母順利回到中國,那過程中可是沒少遭遇磨難。
航母順利到了中國後,徐增平等人馬上就把它捐給了國家,徐增平的公司也因此破產了。
【徐增平後來如何】
可破產後的徐增平並沒有放棄做買賣。
反倒是靠著國家還有好友幫忙,重新做起事業,把之前欠的錢一筆筆都給還上了。
同時呢,在他的事業又走上正軌以後,徐增平也沒忘了給科學研究幫幫忙。
在 2011 年,還曾給清華大學捐贈了兩億的科學研究基金,目的是能更好地支持國家發展。
當下,徐增平是香港創律集團的主席,還是全國政協委員。
持續為國家的發展奉獻著自己的一份力。
他兒子徐遠成,曾經在香港籃球隊那可是風雲人物,身高有一米九五。
甚至曾經得到過高比的指導,不過他的籃球天賦跟徐增平也有關。
因為徐增平年輕那會還是廣州軍區男籃的一員呢。
母親劉克曾經是中國女籃的厲害人物,所以徐遠成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倒也不奇怪。
同時在中國遼寧艦順利建成以後,徐增平還被邀請去參觀和感受了一番。
到艦艇上去體驗體驗咱們中國的國產航母到底有多強大。
像徐增平這類愛國的人,咱們中國其實還有不少,每當國家有難的時候,都會勇敢地站出來。
他們都該被大家記住和敬重,得讓人一輩子記著。
相關資料
觀察者網——【遼寧號與香港不得不說的故事 徐增平:航母在香港圓夢有他的功勞】
人民網:「瓦良格」號是怎麽來到中國的
清華大學物理系的創律科學基金捐贈儀式於我校開展
騰訊網訊息,徐增平先生成了廣東國防科技產業促進會的榮譽會長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份,聯系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