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前CIA局長:俄烏戰爭,美國贏了!而且讓北約再次偉大

2024-09-16軍情

俄烏沖突一爆發,就一直有個說法,說是「美國賺大發了」。說實話,美國的確需要戰爭,華盛頓、華爾街還有軍工復合體,連能源集團都能靠戰爭掙錢,可美國真就贏了嗎?

(俄烏沖突,美國難道真是大贏家?)

彼得雷烏斯

彼得雷烏斯竟然宣稱,美國針對俄烏沖突的反應,表明了美國領導地位很穩定。「全世界」都跟美國站在同一立場,所有國家都覺得「美國是靠譜的夥伴,不是走下坡路的大國」,普京的舉動「沒讓俄羅斯變得更強大,倒是讓北約變得更強大了」。

好多人都覺得他的話沒法理解。俄烏沖突以來,歐洲在好多行動上確實跟著美國的政策走,可到了具體細節上,外邊還是能瞧出來歐洲和美國有老大的分歧。德國倒是願意提供致命武器,可相當一部份都是廢舊的庫存,像發黴到沒法用的山姆-7。再問問波蘭,美國說支持華沙當局轉交米格-29戰鬥機,最後啥結果?如今美國又鼓動土耳其的S-400和斯洛伐克的S-300,這能叫「無可爭議的領袖地位」?籌集武器就跟討飯似的。

說起要飯這事兒,那就得講講拜登整出個禁止進口俄羅斯油氣的禁令,可歐盟不跟著來,美國還得跑到沙特、阿聯酋、伊朗和委內瑞拉去討好處,然而沙特和阿聯酋連拜登的電話都不願意接——這能算有「領袖地位」嗎?

(澤連斯基在求救 拜登騎著單車於公園遊玩)

所以當彼得雷烏斯喊「北約再次偉大」時,他其實藏了個重要情況沒說:美國的國際地位實際上受損很嚴重。

有媒體評論講,當下西方主流的政治思想就是「自由主義」,不管是經濟、政治、霸權還是國際秩序,全都打著「自由主義」的旗號,結果弄出了一種「自由主義怪談」;特別是在俄烏沖突裏,「自由主義」在各個層面都暴露出了矛盾和虛偽。

比如說有些「自由主義者」覺得「烏克蘭讓自由主義國家實作了大團結」,可還有「自由主義者」覺得「美國的自由主義霸權結束啦,由於華盛頓不敢出兵去捍衛自由主義價值觀」,他們嘲笑美國「首要的事就是不承擔結果,光不停地公開情報,顯示自己不是毫無準備,就跟一個能預測未來,卻不肯插手的神仙似的」。

評論說得特別狠,「在俄烏沖突裏,那些歡呼西方自由主義偉大重生的人,其實就是站在烏克蘭人的屍體上自我陶醉罷了」;好多人都覺得,這場戰爭表明美國的國力越來越不行了:既沒能阻止烏克蘭危機出現,也沒辦法采取行動拯救烏克蘭,制裁俄羅斯的外匯儲備就等於說美元外匯沒信用,只有民族主義、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能把大家團結起來——美國想用「自由主義」保住自己的霸權地位,可最終得到的就一個結果:讓「單極時刻」更快結束,促使「多極世界」早點到來。

(普京,把「自由主義的美夢」給打破了)

一個非得趁著別國亂套才能撈好處的國家,還說啥「領導地位」?歐洲不肯在能源這事兒上跟美國一樣;中國、印度、巴西、南非也不站美國那邊,全球絕大多數國家和人民都反感美國搞外交脅迫。咱們再瞅瞅最初的問題,美國算贏了嗎?短期內,賣軍火、賣油氣,再加上歐洲資本往回跑,美國確實撈了一筆;可長期來說,歐洲對美國越來越不信任,美元的信用也在降低,全世界的盟友都害怕哪天被自私的美國給賣了……一直這樣下去,美國所謂「世界老大」的位子肯定保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