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中美高超音速技術對比:中國領先美國8-9年,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2024-12-18軍情

歡迎光臨到此一遊,我是淺正明。

這幾天高超音速領域出了好幾條新聞,吃瓜群眾看得都有點發懵了。中美在高超音速領域都公布了自己的成果,美國那邊是進攻性武器,中國的只是些飛行器,這麽一對比,美國的高超武器顯得更加直白些。

崔研究員公開的資料裏說,一片薄薄的HCW能夠提升30%的升力。這要是運用到滑翔型高超武器上,30%彈頭增量的效果恐怕相當可觀。

300千米除以4等於75千米,這意味著就算從75千米的高度開始滑翔,滑翔距離也就300千米。所以,那導彈本體大致就是2500千米左右差不多了。彈道導彈的軌跡那是標準的彈道,2500千米導彈速度的估算就可以用這個公式來表示。

大體上就是指一種高超音速飛行器,飛行高度得有30千米往上,速度超過5馬赫的飛行器,具體數據並沒有公布 。不過在2022年的珠海航展上倒是公布過MD - 22的相關數據。

MD - 19出現之後,社交媒體上又冒出了另一種飛行器MD - 25。從氣動布局瞧瞧,這三種飛行器出奇地相似。按照從小到大的趨勢來看MD - 25應該是一種大型高超音速飛行器。至於它到底是用來做啥的,這就不好亂猜了。單從公布的模型外觀來看,它應該是一架無人的高超音速飛行器,畢竟看不到任何舷窗之類的東西。

目前領空高度的定義比較模糊。要是有一架飛行器從美國上空80到120千米的範圍飛過,美國該咋處理?

第二個情況就是,就算是存在這樣的情況(飛行器飛越美國上空)有問題,那這個飛行器的飛行高度,可在絕大多數防空導彈的攔截高度之上了。只有薩德和SM - 3導彈能夠有效攔截。但是這個飛行器是可控的那就是說它的飛行軌跡隨時可以改變。而薩德和SM - 3是用來攔截「死目標」的,也就是說,導彈根本攔不住能夠靈活機動的目標。因為導彈的導引頭在算出新的攔截軌域時,就已經來不及攔截了,那目標早就溜過去了,誰讓對方速度那麽快。

更讓人覺得麻煩的是,美國這麽厲害的國家,對在亞軌域經過的飛行器竟然毫無辦法。而且這個飛行器,還是來自號稱發展中國家的中國。這麽一說,這不是讓美國挺沒面子的。

另外,MD - 22看起來就挺有架勢的。首次公布這種飛行器是在2022年的珠海航展上。正常來講,MD - 19的研究時間應該是早於2022年的,到底是哪一年?都沒有人知道。只是從影片公布的時間來看這個已經發展到空投測試滑翔效能這一步了,這就表明進展非常不錯了,已經從技術論據階段走到驗證機階段嘍。

MD - 25的研究進度也不清楚。因為到現在為止,在網上都搜不到MD - 25的資料。僅有的圖片還是社交媒體上公布的,和MD - 22的布局特別像。網友就是根據三個型號一個比一個大的這種趨勢推測MD - 25是一架大型高超音速飛行器,但是說到底,它的用途是什麽?沒一個人曉得。因為到現在為止,在網上都搜不到僅有的圖片還是社交媒體上公布的,和網友就是根據三個型號一個比一個大的這種趨勢推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