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空中展演
裝備國產發動機的中型隱身多用途戰鬥機殲—35A飛行展示。
本報記者 雷 聲攝
空中展演
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在空中表演。
本報記者 雷 聲攝
空中展演
空軍殲—20飛行展示。
本報記者 蔣雨師攝
空中展演
空軍運油—20飛行展示。
本報記者 蔣雨師攝
空中展演
海軍殲—15系列艦載機編隊飛行展示。本次展出的殲—15系列戰鬥機最佳化升級了航電、武器等系統,改進了機體結構。
本報記者 蔣雨師攝
空中展演
陸軍直—8G直升機(左)、直—20直升機(中)、直—10直升機(右)進行飛行展示。直—8G直升機展示了遂行兵力運輸、搶險救災等任務的能力,直—10、直—20直升機展示了在低空領域優異的戰術機動效能。
本報記者 蔣雨師攝
地面展示
彩虹—7無人機真機首次亮相中國航展,該無人機是基於先進的氣動、隱身和控制技術研制的高空亞音速無人機,受到廣泛關註。
新華社記者 梁 旭攝
地面展示
紅—19地空導彈武器系統首次展出,該系統主要用於對彈道導彈類目標實施區域攔截,是中國國土防空反導作戰的骨幹裝備。
本報記者 蔣雨師攝
地面展示
颶風3000高功率微波武器系統首次展出。
本報記者 蔣雨師攝
地面展示
中國自主研發的AEF1200發動機首次展出,該發動機為第一型大涵道比雙轉子渦輪風扇引擎,可為大型飛機提供動力。
本報記者 蔣雨師攝
地面展示
新舟60增雨機模型。
本報記者 蔣雨師攝
地面展示
珠海航展中心太空中心展出的「天宮」空間站T型1∶1展示艙。
本報記者 蔣雨師攝
交流合作
在國家航天局中國航天展台,觀眾在近距離觀察嫦娥六號任務取回的月球背面月壤樣品。
新華社記者 洪澤華攝
交流合作
外國參展商在低空經濟館了解低空載人航空器。
本報記者 蔣雨師攝
人類自古就對廣袤無垠的天空充滿向往,中華民族世代傳遞著飛天的夢想。
習近平主席指出,中國始終致力於同世界各國一道,推動航空航天科技發展。經過20多年努力,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成為最具國際影響力的航空航天類專業展會之一,為推動世界航空航天科技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戰鷹齊飛,重器雲集。11月12日至17日,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在廣東省珠海市舉行,本屆航展吸引47個國家和地區的1022家企業參展,觀眾累計參觀規模近60萬人次,交易額達2856億元。
大國重器首次亮相,集中展現硬核實力。殲—35A、紅—19地空導彈武器系統亮相本屆航展,首次打造「空、海、陸」一體的動態演示新格局;藍天之下的靜態展區,各型制空作戰與空中打擊、無人與反無人作戰、戰略投送與空投空降、預警探測與防空反導等裝備整齊列陣、體系亮相……武器裝備的快速發展,體現著國防工業體系的不斷完善。
科技成果多維呈現,自主創新含量十足。本屆航展展品覆蓋「陸、海、空、天、電、網」全領域,首次開辟無人機、無人船、無人系統演示區,中國自主研發的AEF1200發動機首次展出,嫦娥六號取回的月背月壤樣品首次向國內公眾展出,全球首顆靜止軌域微波氣象衛星模型展出……一批「高精尖」展品正選首秀,展現著中國航空航天科技的高水平自立自強。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加強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加強新領域新賽道制度供給,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完善推動新一代資訊科技、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物醫藥、量子科技等戰略性產業發展政策和治理體系,引導新興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作為一個國家科技水平糊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引領帶動著自動控制、電腦、電子資訊、精密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一系列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本屆航展全方位展示中國航空航天及國防領域創新成果,有力促進世界航空航天科技的交流與發展。面向未來,航空航天科技發展必將為人類帶來更多福祉。
(本報記者 金正波 徐雷鵬)
【 人民日報 】( 2024年11月18日 第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