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怎麽選擇合適自己的眼鏡片?

2021-11-18知識

如果你希望做功課,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的鏡片,那麽得花十分鐘去好好研究一下本文了。 要想確定具體一個鏡片,需要確定品牌、系列、折射率、阿貝數、膜層、功能、才能確定到一個具體的鏡片。

1)鏡片品牌:

要想確定品牌,首先需要考慮

  • 自己的預算到多少,
  • 配鏡的渠道影響也很大、
  • 還有折射率也大大決定了價格。
  • 每個品牌還有不少系列,比如蔡司有A系列、防藍光系列、新清銳系列、三維博銳系列、臻銳系列、智銳系列等等。A系列耐磨性很一般,在大叔心裏不能算真正的蔡司鏡片,屬於入門級的,但是比國產品牌還是要好一些的,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但是A系列1.74真心不推薦。新清銳系列才是真正的蔡司鏡片,其科學曲率是真正的蔡司技術。藍光系列適合看螢幕多的人群(後面說到功能再細講)。三維博銳、臻銳就比推薦了,其性價比到哭低於智銳。智銳是iPhone13的話,他們就是iPhone11了。

    所以預算比較高,蔡司首選智銳,如果感覺智銳偏高了,個人建議無需硬上高端系列,可以考慮新清銳或藍光系列,這2個系列已經很優秀,雖然官方價格差不太多,但是老產品往往折扣比較多。性價比也出來了。

    預算中上,可以考慮依視路鏡片,依視路單光大概是蔡司新清銳一半的價格(除1.74外)。

    預算中等,可以考慮明月、萬新等國內知名品牌。明月推薦的產品有PMC、1.71。

    預算很低,只有300左右,那就選擇國產二線品牌,低折射率的,戴著能舒適、清晰、持久也是OK的。

    2)折射率:

    一般來說,近視度數,

    平光-300度,考慮選擇1.56,

    平光-500度,考慮選擇1.60

    400-700度,考慮選擇1.67

    500-800度,考慮選擇1.71

    500-1000+,考慮選擇1.74,

    1200+,考慮選擇1.76

    瞳距小,建議折射率升一檔,

    瞳距大,可以考慮降一檔。

    鏡框大,建議折射率升一檔,

    鏡框小,可以考慮降一檔。

    在意厚度,建議升一檔,

    不在意厚度,建議降一檔。

    預算高,建議升一檔,

    預算低,建議降一檔。

    3)阿貝數

    1.50折射率阿貝數58,(超高)

    1.56阿貝數33-35,(偏低)

    1.601,33或40(40比較高)

    1.67,32(偏低)

    1.71,36或37,(偏高)

    1.74,33,(偏低,但是薄)

    1.76,31,(很低,但是超薄)

    特別在意厚度,500度以上就有必要考慮1.74,500度以上預算高選1.71或者1.74。預算低考慮1.60,希望薄預算低選1.67。盡量向1.6和1.71靠攏,如果度數真的比較高,瞳距還小,還是老老實實選1.74吧,散光高可以考慮1.74雙非。

    4)膜層和功能

    蔡司新清銳是鉆立方鉑金膜,官方說法是蔡司鏡片裏最硬的膜層。如果看螢幕特別多,可以考慮蔡司藍光系列,是鉆立方藍光膜,官方說法和鉑金膜一樣是超硬,但是個人認為稍稍遜色於鉑金膜。

    要不要藍光?

    大叔只能說藍光片看螢幕的的確確會更好,但是底色會稍微偏黃,看遠會稍差一些,雖然蔡司已經把底色做得很淺。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選擇即可。對色彩真實度要求高的行業不可選。

    依視路A+是入門級膜層,效果一般,不太建議,1.60沒有A+。

    A3,大叔很推薦,各方面效能很強,不是藍光片。聽說明年依視路會出一個高端非藍光片,跟蔡司新清銳競爭。

    A4,老的藍光片,跟A3比唯一區別就是增加了防藍光功能,底色比較深一些。

    X4,新藍光片,底色更淺,紫外線防護更好,反光更少(透光率高),鏡片材質發青。

    明月鏡片分18層的明視復合膜,20層的A6膜。A6膜多了2層鍍膜,更加不容易臟,好清潔。

    5)要不要下加光的功能片

    蔡司數碼型、依視路愛贊數碼生活、抗疲勞等鏡片,鏡片上下部份的度數更低。是否適合自己需要專業驗光師檢查視功能後才能知道是否適合你。近眼位內隱斜的人、集合過度的人、AC/A高的人 適合此類鏡片,否則如同吃錯藥,反而帶來反效果。

    ———————-

    確定了 品牌,系列,折射率、膜層、功能就可以具體到一個產品了,普通消費者看完本文大概率依然無法下手。本文也只能言盡於此,說不了更多了。眼鏡知識太多太多,消費者只能了解到幾個點,卻不能把知識形成框架綜合分析。還是建議找到專業、負責的人根據實際情況溝通再選擇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大家有疑問的,可以點評區把自己的情況說明詳細,包括:

    1. 配鏡渠道,
    2. 預算,
    3. 詳細配鏡數據和瞳距(最好有視功能資訊)
    4. 鏡框的大小(最好有尺寸),
    5. 是否在意厚度和重量、阿貝數

    資訊充足的話,大叔有空的時候會回復。

    (先點贊、關註,大叔回復更有動力哦)

    如果情況復雜,需要占用大叔一定時間,還請付費咨詢本人,我才能語音來解釋或直接打電話,才能幫你高效解決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