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題主說聲抱歉,不請自來。
來知乎這麽久還是第一次看見那麽多人對這個咨詢師表達憤怒和不滿。
首先聲明,不是想為咨詢師占台,她的行為的確說明她違背了咨詢倫理,盡管很多咨詢師可能都不明確知道倫理是什麽。在咨詢倫理中第一條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來 訪者利益最大化原則,第二條是來訪者利益優先原 則。盡管倫理不是這樣寫的,但我們在學習倫理手冊時老師是這麽叮囑和要求我們的。而且所原則其實都圍繞這兩進行,甚至保密例外也如此。
所謂來訪者利益最大化,就是要做到在咨詢關系中至少要做到不傷害來訪者,不對來訪者的心理創傷進行二次傷害,這裏面也包括不適宜的創傷暴露。而來訪者利益優先原則則要求咨詢師把自己的利益置於來訪者之後。
再來說說大家集中的一個點,咨詢師反移情見諸行動或者咨詢師的反移情。在咨詢中來訪者移情是常見的,老師說的話就是只要來訪者沒有直接攻擊或威脅到咨詢師,那咨詢師就不能也不該像常人一樣反應,比如,批評 冷淡 指責 嘲笑 拋棄來訪。對於來訪的言語攻擊(不包括辱罵等人身攻擊)咨詢師要清楚,來訪者攻擊的是「咨詢師」或「重要他人」,而不是當下的你,而這也可能正是來訪的問題所在。就像曾先生講過的那樣,當年他在精神病院被病人打了,第一個想法是「我要給他加藥了」,而不是感到屈辱或憤怒。同樣在心理咨詢中也是如此。這也是為什麽要求咨詢師要有懸浮傾聽和監控自我的能力。
當然不是所有咨詢師和具體來訪都可以很好合作,也就是常說的匹配問題,其實不匹配的現象並不常發生。但一旦發生了,要咨詢師很敏感地捕捉到,並向來訪誠懇說明,得到來訪同意後進行轉介或咨詢終止。
當下國內咨詢市場的確亂像叢生,這也讓人很為難。盡管國內有170萬持證者(國家級),但實際上正在執業的據統計不超過5萬人,而這些人中有很多人並沒有受到很好的咨詢實踐訓練。因此發生逾越倫理的事情就在所難免,這也是當下的悲哀吧。很多平台其實更多的是在割咨詢師的韭菜罷了,平台即無法給予咨詢師更好的訓練,也無法真正保證來訪者的利益不受侵害。因此,也常能看見咨詢師剝削來訪的現象。
——————————————————————————
下面這段題主看了可能會不舒服,如果讓題主感覺不好,請忽略,我在段後會寫清留下這段的原因。
題主的情況不方便強行分析,但有種感覺,就是題主有分離恐懼(見題主描述,且當是事實),題主可能會對於結束一段關系有恐懼感,即我們常說的沒有結束關系的能力,故潛意識裏可能會去制造被拋棄的結果(被咨詢師拉黑拋棄),而咨詢師配合題主做了這件事。
我之所以留下了上面這一段內容,一方面是職業習慣。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讓題主減少對咨詢師的「恨意」,要知道在諸多情感中恨是非常強烈的,因為恨的本質就是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