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心理問題的根源來自於: 你無法接納這個不完美的世界和自己。
要說到讓我們產生心理問題的痛苦,那可真的是太多了,
比如:
失戀的痛苦;
絕交的痛苦;
詆毀的痛苦;
失業的痛苦;
失敗的痛苦;
也正是因為這些痛苦讓我們產生,焦慮,害怕,恐懼,沮喪,甚至抑郁種種心理問題,
而這些所有的痛苦,都源於你的不接納。
其實你不接納另一個原因,是因為你假設這個世界是完美的。
可能聽起來很荒謬,但是,是真的不能再真的事情。
我們不妨想想看,
為什麽你失戀了會難受?是因為你假設只要在一起了,就應該走到最後,所以一旦分開了,你就無法接受,但這種絕對化的想法本來就是不合理的
為什麽有人罵你看不起你,你會痛苦,因為你假設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應該講理,所以你一旦遇到一個不講理的人,你就無法接受。
為什麽你一旦失敗了會難受,因為你認為你只要開始做事,就應該成功,所以失敗一次,你就會想去死。
也許你不承認自己有這樣的假設。
可是你想想看,
如果你認為失敗、遇到壞人以及被人不喜歡很正常的話,你為什麽會有情緒?為什麽會痛苦,會難過?
你會因為天氣變陰而生氣嗎?不會的,因為在你看來,天氣的變化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當然了,也會有人因為天氣的變化而影響到自己的心情。天哪,他連老天爺都想管。
同樣的,這個世界上有那麽多億人,遇到一個不喜歡自己,不講理的人不是很正常嗎?想成功的人多了去了,失敗的人那麽多,為什麽那個失敗的人不能是你呢?你又為什麽會痛苦呢?
表面上來看,是自己的抗壓能力不強,實際上是觀念的問題。
其實, 我們之所以有那麽多的心理問題,情緒之所以容易失控,就是因為我們認為這個世界應該是完美的,應該跟我所期待中的一樣一樣的。
但這件事情的真相是,
身邊大部份的人和事都不會讓你感到完美
對,沒錯,是大部份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麽很多人總感覺不順心的原因。
我們,
談戀愛就可能分手;交朋友就可能絕交;
自己喜歡的人可能就偏偏不在乎自己;
做任何事情都有可能遭遇挫折和失敗;
但其實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如果你總是因為這些不可控的事情而難過,痛苦,那無疑就是在消耗自己。畢竟他人對我們的態度是不可控的呀。
所以,當不完美的事情出現時,沒有必要為之悲傷。
其實,更深一步來講,即便是自己悲傷了,消耗情緒了,也沒有什麽大驚小怪的,會悲傷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如果你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悲傷了,生氣了,沮喪了,也不要過多的責怪自己為什麽自己不那麽樂觀,堅強。
因為有情緒波動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我們來細分一下這種世界完美化的思維,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都應該
每個人都應該是禮貌的,都應該是尊重我的,都應該喜歡我,都應該幫助我。如果事情不是我期待的那樣,我就會難過。
(2)必須是
我的男/女朋友一定要一直愛我,不能背叛我,否則我就會痛苦。
他跟我在一起了,就必須要好好對我,不能冷落我,否則我就會發脾氣。
(3)一定會
表現為,事情不應該有一點點錯誤和偏差,否則一定會很嚴重的。
我表白一定要成功,否則我一定會從此封心不再愛的。
我考研就一定要考上,否則我會找不到工作,我的人生就完蛋了
所以你看,很多痛苦啊,各種心理問題啊,都源自於不合理的認知。
更合理的邏輯應該是這樣的:我要表白/考研了,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敗。
如果我成功了,當然很開心;如果失敗了,也存在兩種可能。一種是因為這次失敗我吸取了教訓,可以更成功;一種是我被失敗打倒了,再也爬不起來了。
學會用一個合理的邏輯,去替代自己非理性的想法。改變了認知,就會改變解讀事實的方式。改變了解讀方式,就會改變情緒。
♦ 那麽,我們應該如何改變,做到接納不完美的世界和自己呢?
1、主動認識到心理問題背後那不合理的認知,替換成合理的邏輯
我們的每一絲情緒都有它產生的根源,找出產生情緒的觀念,理性地去判斷這個觀念到底是荒謬還是合理的。
前幾天我男朋友對我很冷淡,我每次發幾句話,他都給我以一個表情的形式回復,看得出來很敷衍的樣子,於是我實在忍不住了,就問他:「你是不是開始討厭我了?」
他說:「什麽叫開始討厭你了」
我很生氣的說:「趁早說,不強求」
他回復了一句:「沒有多討厭,也沒有喜歡」(也不知道是故意氣我的,還是咋)
好家夥,我直接生氣了。
我生氣的原因是:因為他之前是喜歡我的,但是他現在居然對我說這種話,因為自己被男朋友愛的期待沒有被滿足,所以感到痛苦。
我其實背後是認為:男朋友就應該是一直喜歡我,愛我的,如果一旦出現了冷淡,不合我意的態度,我就會痛苦.
可是想想看,這這麽可能呢?既然愛那就有可能不愛,既然喜歡那就有可能討厭,對方的態度是我不可控的。
我能做的就是,找到自己在戀愛當中的不足之處進行改進。
如果對方理解我接納我,那當然是最好的。
但如果他現在不認真,過一段時間還不認真,比較敷衍的話,大不了分手,把他篩選掉就行了。
畢竟別人是否喜歡我們,這個東西不在自己的掌控範圍內,愛也正常,不愛了也正常。
我們能做的就是,找到自己存在的問題,讓自己變得更好。
再比如說男朋友遲到了,或忘記某個節日,我們生氣的點也不過是大腦中盤旋的那個想法:他不夠愛我了。於是不管接下來是冷戰,還是撒潑,其實都是想要對方去證明,他是很愛你的。
但是每次都如願了嗎? 如果對方不在乎你,用情緒去逼迫對方證明了也沒用;如果對方平時就很在乎你,只是在這些細節上沒有註意,那用情緒去達到目的,顯然是個比較愚蠢的方法。
產生不良情緒並不能帶來什麽實際意義,還會不停的消耗自己。
2、從關註情緒到關註事實,克服不利的反芻。
我有一個朋友,他說話特別直接。
有一天,直接毫不留情的把我缺點都說了出來。
但是缺點,他說的也對,別人指出來,其實是有利於自己進行改進的,但是我當時還是忍不住生氣,生氣的原因是大腦在做這樣的解讀:「他是不是看不起我,他是我的朋友,怎麽可以這樣說我,他說話根本就不考慮我的感受,不把我放在眼裏」,這個解讀到最後變得越來越加的極端,到最後直接變成了「他看不起我,他討厭我,他嫌棄我跟他做朋友」
情緒越來越嚴重,最後對方還會很驚詫地反問一句:「我是在好心給你提建議,你怎麽這樣」
後來我就學會在過程中告訴自己:我不要再讓大腦去反芻那些負面的解讀了,我要關註事實本身。我要做三件事情:第一,列明發生的事實;第二,找出解決的方法;第三,預估這個方法實施後可能發生的情況。
朋友直接說我比較死板,眼光短淺,做事情比較亂,沒有條理等缺點。
解決的方法無非就是問問他為什麽這樣說我,從哪裏看出來的,我要去如何行動,去如何改變。
包括我可以跟他講講,以後說話別那麽直接,有時候你是好心,但是也容易傷害到別人。
但是如果是用發脾氣的方法來解決的話,可能造成的結果就是雙方都很不愉快,本來是放松聊天,也會變成負擔,慢慢地就會失去一個本來很好朋友。
3、不要為了自己控制不了的事情而糾結難過
通常一件壞事的發生,我會問自己一個問題, 這事我能控制嗎?我能讓它變更好嗎?但你仔細想想,生活中那些你不愉快的事,大多都不在我們的控制範圍內。
你再難過,再痛苦就能因此而改變嗎?並不能
我在這裏想跟大家說的,不是無動於衷,而是接納自己無法改變的,改變自己所能改變的
什麽意思呢?
我表白被拒絕了,這我無法控制,但我可以努力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優秀,從而讓我配得上更好的人
我去到圖書館,發現一個座位也沒了,這我無法控制,但我可以每天提前兩個小時出門,自然就會有座位
別人對我很冷漠,不願與我交朋友,這我無法控制,但我可以透過努力打造自己的影響力,讓別人主動與我建立聯系
我的原生家庭並不幸福,這我無法控制,但我可以乖乖讀書,努力上進,考上自己喜歡的院校,經營好自己的事業,進而改變原有的家庭環境
浪費時間去痛苦,去糾結自己改變不了的事,有用嗎?沒用的
不如去做些什麽,讓自己過得更好
唯有自己變得強大才是萬全之策
4、試著去理解這個世界,理解那些跟你不一樣的人,當你理解了,也就能接納別人的缺點了
不管我們在哪裏,在做什麽,任何事情其實都有它的原因。
記得之前在一家培訓機構學習設計時,有一個女生在上課期間打遊戲,音量很大,還時不時發出笑聲。
當時我們都覺得這個女生很沒有禮貌,大家都在上課,她不好好聽講就算了,還發出聲音打擾別人,搞得我們都很煩躁。
後來,聽老師說,
這個女生從小父母就離婚了,她跟了爸爸,爸爸又經常暴打她,導致最後精神都不正常了。這也是為什麽她的行為作風和別人那麽不同,看起來沒有禮貌的原因了。
可,即便是這樣
班裏還是會有人詆毀她,嘲笑她。
我其實還挺難過的,
因為我爸爸在我10歲的時候就去世了,上中學的時候,我也是特別內向的那種(沒有精神不正常哦),那時候,我也不太會說話,動不動就會讓人不高興。
所以,當老師跟我說她的經歷時,我特別能夠理解她
並不是她可恨,而是她有一種說不出的苦衷啊,沒有那個人會想被打的精神不正常吧!
其實,任何事情其實都有它的原因。
那些你不能理解的,覺得可恨的人,可能在他的背後發生了你從未經歷過,甚至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而當你學會了理解別人,所以無論接受不接受,都不用因為這種事情難受。
我們從更深和更廣地去理解這個世界,就能從根源上防止負面情緒的產生,這個方法不同於負面情緒來臨以後的消化和壓制。根本區別在於:你本來就沒有生氣,所以根本無須控制。
5、尊重人與人之間的邊界,盡量不要控制他人,一旦你控制他人,你就有可能失控
在人生中,很多事情不會按照你的想法發生,這會讓我們感覺很痛苦。
大家常常說:
「如果他對我好一點就好了。」「為什麽他老是那樣做事。」
「那種做法有點不妥。」 ……
在相處中
人與人之間有各種不滿和抱怨。
我們可能會想換個環境,換個伴侶,換個朋友就好了吧。
以下的內容可能要讓你紮心了。
即使去了新的環境,也會遇到討厭的人,盡管程度不同,但多多少少都會出現。
時代也在變,人也在變,不可能事事都會如你意,結果就是無論去哪裏都一樣,不會有百分百讓你滿意的人和事情。
也許你會說,
那我控制,改變他人可以嗎?
其實我想說,一旦你控制他人,你就有可能失控,並且會讓你們兩個人都陷入到痛苦中。
越想要幹涉對方世界的人,越容易感受到挫折。當你看不慣他人,或者他人沒有按照你所謂的「更好的方法」去做,你會難受的。
我自己就有類似的經歷,因為我本身是一個喜歡獨處的人,在忙的時候,手機就設定靜音了,但有一個朋友,總是在我有事忙的時候給我發語音通話,到現在,他還是經常因為我不及時接電話而憤憤不平,搞得我也很為難。
其實,每個人說什麽,做什麽都有自己的自由,只要他不傷害別人,不觸犯法律,他做什麽都可以。
如果我們記住這句話,就可以少生氣。
要成為一個有邊界感的人。
與人相處,你對人家好,並不見得人家就要對你好,你對他好是心意,他對你不好是自由,也沒有必要因為沒有回應而生氣
包括說,我也經常在知乎看到一些詆毀我的評論,當然並沒有必要生氣,因為讀者想評論什麽都是他的自由。
即便是在家裏,家人沒有順從我們自己的心意,也沒有必要憤憤不平, 因為我們本來就沒有權利去幹涉他人的人生。
年輕的時候,懂得人與人的邊界,可以活得更開放,心境更廣闊。
6、要高人一等,遇到素質很差的人,把它當成巨嬰即可
這招超屌
為什麽朋友做錯事情我們會生氣,因為在我們心裏,我們和朋友是平等的,我尊重你,所以你對我的尊重一點都不能少
但是我們很少見明星跟黑粉吵架對嗎?
同樣,我們也很少見大人,因為一點小事跟小孩子吵架對嗎?原因在於,大人在孩子面前有一種高人一等的心態, 我比孩子年齡大,我比孩子見識多,我比孩子素養好,我比孩子心胸廣
所以我不會跟孩子一般見識
確實很多成年人就是所謂的巨嬰
他們在成年人的軀殼裏,做著七八歲小孩才會做的事情
這可跟穿開襠褲的小孩子沒啥區別。
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說話從來帶刺兒,不考慮對方的感受。
認為對方就應該理所應當的幫助自己。
這可跟穿開襠褲的小孩子沒啥區別
包容都是自上而下的,當你去想象自己高人一等時,你就會變得更加包容
7、去接觸更多的人,去見識更大的世界
你見過了大海,就不會為了池塘的事情而煩惱了。
如果你的世界足夠大,你就會發現牽動你情緒的那一點,在你世界裏面所占據的比例太小,小到他就算消失,你也不會有事。
很多時候,一些人會因為一些小事牽動情緒,往往是因為那些人活的太窄了,太在乎眼前的那點得失,而沒有放眼望去整個世界。
這一點我挺有感觸的。
我上初中的時候,沒啥見識,每天糾結於身邊幾個人的關系,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
當我高一休學後,去了很多城市,交了一些朋友,做了很多工作,又偶然間見到了自己的偶像。
那時候我就突然發現,我原來的世界真的太小太小了。
發現這個世界上有那麽多有趣的人和事,特別精彩。
在杭州偶遇的朋友環遊世界了;跟我一起租房子的女生韓語六級要出國發展;
參加群演時,發現坐在我旁邊的小姐姐要出國留學了;
去吃火鍋的時候,發現不同國籍的小孩子在用英語交流;
……
我的世界觀被顛覆了
原來人生還能活的這麽精彩
我就突然發現,自己之前真的好愚蠢,好無聊啊
這麽精彩的世界,我不去追求,卻糾結於誰欠我一袋即食麵,誰在背地說我壞話……
回來之後感覺自己像個井底之蛙,還是井口巨小的那種,整天不想著怎麽爬出井口去,卻糾結於一些綠豆大無關緊要的小事,現在看來不值得,也不重要
所以啊
你應該交更多的朋友
見更大的世界
有一個更遠大的夢想
多去外面的世界走走,你就會發現自己還有夢要追,根本不屑與一些不值得的人和事吵鬧。
最後呢,我想說:
接納這個不完美的世界和自己並沒有那麽容易。
這個過程充滿著坎坷和心酸。
如果有一天你能夠接納這個世界,他是不公平的,他是殘酷的,他跟你所期待中完美的樣子就是不同,並且不再用非黑即白的觀點去批判它,你就學會了接納這個不完美的世界。
同樣的,如果你能接受別人是一個缺點有優點的,有血有肉的人,不再用簡單粗暴的條條框框去苛責一個人時,你就學會了接納別人。如果你也能用這樣同樣的心態對待自己,也就是接納自己了。
接納自己,就是和這個紛繁復雜千瘡百孔又不完美的世界握手言和。
以上,就是我對 「所有心理問題的根源是什麽」 一些思考和總結,如果你覺得寫得不錯的話, 記得點個贊,這樣系統就會為你推播更多優質回答哦(也是給我的一點鼓勵,嘻嘻嘻)
最後自我介紹一下,小楠我啊,一個(立誌成為)生活區up主,愛設計,愛旅行,愛冒險,愛說大實話的幹貨學習答主。
有一個公眾號叫「李曉楠的好奇心」 ,私人幹貨的地方, 我會精心撰寫心理,學習,自律,理財,運動,習慣,人際關系,思維,生活等方面的文章。 因為我一直認為,只有全方面地精進,才能獲得更輕松幸福的人生。有終身學習的追求,才不會被社會淘汰。
對了,偷偷告訴你,我還時不時會給大家送書 (當然奶茶肯德基也可以)
如果你不甘於平庸,我就在那邊等你,陪你一起精進喲
對啦,記得要看我的知乎主頁哦 @李曉楠的好奇心
(嗯對,我就是臭不要臉的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