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不一樣,體力勞動累了,往床上一躺,睡一覺可能就休息過來了。但是腦力勞動累了想要休息卻無從下手,大腦就是停不下來。甚至休息一會兒,大腦的各種想七想八會讓人感覺更疲憊,就算睡一覺,大腦可能會更加昏昏沈沈。所以針對腦力勞動者的休息方法就可以上升到「技巧」的範疇,這裏有兩個小妙招可以實踐一下。
短暫的大腦休息
我們讓大腦休息的初衷,就是讓它停下來,不再胡思亂想,從而得到充分的休息。但是往往事與願違,因為大腦仍然高度興奮,仍然非常活躍,像個調皮的孩子一樣,每時每刻都不停歇,然後休息計劃就泡湯了。有一些人采用的方法是看一些輕松的影片,聽一點安靜的音樂,但是效果往往差強人意。如果選擇的音樂有問題,甚至會讓大腦更興奮。下面說一下我經常使用的方法。
1, 找一個和剛才的學習工作無關的、非常困難幾乎無解的問題。
這裏面有兩個 關鍵點 :
第一,就是必須和剛才的工作學習內容無關,否則就又會陷入到胡思亂想中去;
第二,就是你找的問題必須非常復雜,幾乎無解的才好。例如飛碟是如何飛起來的?我怎麽才能變成一只自由自在飛翔的小鳥?等等。
2, 把這個問題放在大腦中,讓大腦自己去想 。
這裏面仍然有兩個 關鍵點 :
第一,是把問題「放入」大腦中,你感覺放進去就行了,不用一個勁兒的重復。甚至問題的內容消失了,僅僅有一個疑問的感覺(或其他感覺)在那裏就行,這種感覺提示你大腦中有一個問題存在。
第二,不要刻意去思考問這個問題,而是讓大腦自己對問題去思考,你就感受著大腦的思維活動就行。
如果操作正確的話,你會感覺大腦的胡思亂想很快就停下來了,因為大腦發現了思維任務,下意識的想要去想,但是卻得不到答案,於是那些胡思亂想就停了下來。這之後,你就一直保持著這種大腦中有問題,而思維卻無法展開的狀態就行了。如果這個過程中走神了,忘了問題這回事了,那麽就再把問題往大腦裏放一次即可。
用這樣的操作方法,就能夠讓大腦透過制心一處,很快安靜下來,從而讓大腦迅速得到休息。
如何快速高效的睡眠?
高度腦力活動之後,大腦處於亢奮的狀態,是很難入睡的。有時候就算入睡了,也是一個夢接一個夢,根本休息不好,那麽怎樣才能高效睡眠呢?這裏同樣有一個方法:
用你的左手或右手半握拳,也就是各指自然彎曲,而拇指自然的搭在食指的第2節指骨上,然後感受著拇指頂端,感覺它就像一個畫筆,在它前面的虛空中可以畫出線條來。之後微微活動拇指,感受一下作為畫筆的拇指頂端畫出了什麽樣的線條?這個線條組成了什麽圖案?比如你感覺到了,畫出來的這些線條像白雲朵朵,那麽就不讓拇指動了,而是一直感受著畫出來的這朵朵白雲,看著他慢慢的清晰或慢慢的模糊或千變萬化,直到開始走神或者大腦胡思亂想了,就再微微活動拇指,讓指端再畫出一些線條,再重復上面的過程。
這樣過不了一會兒,你就能不知不覺的入睡了,而且睡眠質素頗高。
另外透過這個方法還有一種現象,這種現象只是有些人會出現,那就是感覺自己並沒有睡著,但是睜開眼睛時間卻過去了一兩個小時。此時大腦非常清醒舒服。這個時候不要認為自己失眠了,相反是你得到了更高效的睡眠。如果你想接著睡那麽,就繼續用這種方法即可。
學會在輕松狀態下思考和學習
很多人長久以來形成一個不良的思維習慣,就是認為只有繃緊大腦,各種用力,才能讓思考效率更高,註意力更集中,這是錯誤的觀點和習慣。用力並不能提高思維效率,反而會讓大腦更容易疲勞。所以認識到這一點之後,就應該有意識的在大腦不用力下去思考,去閱讀,去記憶,或者學習其他內容。可能開始的時候會很不習慣,但是如果能每天抽出半小時的時間練習,堅持一個月,大腦的易疲勞狀況就會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