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歷史上有哪些恩將仇報的例子?

2015-03-30知識

(PS:新回答來了。)

① 李邈

李邈,東漢末年時,他隸屬於振威將軍劉璋,擔任牛鞞長。在劉備奪取益州後,領益州牧,任命李邈為益州從事。後來有一次,劉備命令下屬官員斟酒慶賀,因此李邈便和劉備見面了。李邈譴責他說:「振威將軍以為將軍是宗室肺腑,委任將軍前來討伐敵人,大功沒能實作,振威將軍卻先於敵人滅亡;我認以將軍奪取鄙州,是很不合適的。」劉備便問道:「如果你知道我這樣做是不合適的,那麽為什麽不去幫助劉璋呢?」李邈回答說:「不是不敢幫助,而是實力不足。」執法官員將要殺李邈,諸葛亮選擇了為李邈求情,因此李邈得以免除一死。( 主領牧,為從事。正旦命行酒,得進見,讓先主曰:「振威以將軍宗室肺腑,委以討賊,元功未效,先寇而滅。邈以將軍之取鄙州,甚為不宜也。」先主曰:「知其不宜,何以不助之?」邈曰:「匪不敢也,力不足耳。」有司將殺之,諸葛亮為請,得免。

蜀漢建興十二年,諸葛亮去世,後主劉禪穿著白色衣服為諸葛亮舉行三天的哀悼儀式,但是,在諸葛亮在求情下才撿了一條命的李邈卻上疏說:「呂祿、霍禹未必懷有想要反叛國家,漢宣帝也並不想成為殺害大臣的君主。因為大臣懼怕君王逼迫,君主畏懼大臣的功勛威望,所以君主和大臣之間才會相互猜忌。諸葛亮獨自一人依靠精銳的軍隊,如狼虎視物,‘五種權力大的人物不應該守邊疆’。我對此常常為國家的安危而感到擔憂。如今,諸葛亮已經去世,所以宗族得以保全,西部邊疆的戰事可以停止,人們也因此而慶祝。」而蜀漢後主劉禪對此十分氣憤,將李邈關進了牢獄,並且誅殺了他。( 十二年,亮卒,後主素服發哀三日。邈上書曰:「呂祿、霍禹未必懷反叛之心,孝宣不好為殺臣之君,直以臣懼其逼,主畏其威,故奸萌生。亮身杖強兵,狼顧虎視,‘五大不在邊’,臣常危之。今亮殞歿,蓋宗族得全,西戎靜息,大小為慶。」後主怒,下獄誅之。 )恩將仇報的人,最終也沒有獲得好下場。

② 侯景 (宇宙大將軍)

侯景,字萬景,朔州人,南北朝時期的歷史人物,剽悍好武,擅長騎射,選為懷朔鎮兵士。六鎮起義時,趁勢建功立業,投靠大將軍爾朱榮,從平葛榮起義,拜定州刺史。後來,歸順了東魏權臣高歡,拜為吏部尚書,遷河南尹。547年,他投降梁武帝了,受到了他的重用,拜使持節、大將軍、都督河南南北諸軍事、大行台,冊封河南王。( 高祖乃下詔封景河南王、大將軍、使持節、都督河南南北諸軍事、大行台,如鄧禹故事」)

不久以後,他發動了叛亂,成功攻破建康,屠戮門閥世家,並且囚殺了梁武帝父子。在梁武帝死後,侯景又先後立了兩個傀儡皇帝,侯景自封為大都督,迫使美貌的溧陽公主嫁給他為妻,後來,他幹脆自己直接當了皇帝。

在他在位不過一年以後,侯景被陳霸先、王僧辯擊敗。侯景企圖逃亡,卻被部下所殺。王僧辯將他的雙手截下交給高洋,頭顱送至江陵,屍體在建康街頭暴露。當地百姓將其屍體分食殆盡,連其妻溧陽公主也吃他的肉,屍骨燒成灰後有人將其骨灰摻酒喝下。梁元帝蕭繹下令將他的腦袋懸掛在江陵鬧市上示眾,然後又把頭顱煮了,塗上漆,交付武庫收藏。( 景不能制,乃與腹心數十人單舸走,推墮二子於水,自滬瀆入海。至壺豆洲,前太子舍人羊鯤殺之,送屍於王僧辯,傳首西台,曝屍於建康市。百姓爭取屠膾啖食,焚骨揚灰。曾罹其禍者,乃以灰和酒飲之。及景首至江陵,世祖命梟之於市,然後煮而漆之,付武庫。) 他有5個兒子留在北方,大兒子被高澄處死,其余4個兒子在高洋在位期間被處死。

③ 李元吉

李元吉,唐高祖李淵第四子,母親為太穆皇後竇氏。他出生時,其母親竇夫人厭惡他的長相,不願意撫養,命令家人將之拋棄。侍女陳善意偷偷將他抱回,秘密撫養,等李淵回家稟告了他,方才使得李元吉沒有夭折在繈褓之中。然而陳善意的善舉卻未得善報,李元吉長大成人之後,為人殘忍好兵,居守邊郡日久,愈益驕奢淫逸。常令奴仆、諸妾數百人披甲練習交戰,相互擊刺,以致死傷甚眾,陳善意制止他這樣胡作非為,李元吉發怒命壯士將其拉死。之後,李元吉後悔了,私謚她為慈訓夫人。( 初,元吉生,太穆皇後惡其貌,不舉,侍媼陳善意私乳之。及長,猜鷙好兵,居邊久,益驕侈。常令奴客、諸妾數百人被甲習戰,相擊刺,死傷甚眾。後元吉中創,善意止之,元吉恚,命壯士拉死,私謚慈訓夫人。)

在唐朝初年的皇位鬥爭中,他堅定的站在李建成那一邊。在玄武門之變發生後,和李建成一起遇害,時年二十四歲。(他的親屬成員下場也比較悲慘,這裏就不提了。)

④ 李勉

李勉,字玄卿,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縣)。唐朝宰相,鄭惠王李元懿曾孫,岐州刺史李擇言之子,在他做開封縣尉的時候,有一次審問囚犯。囚犯中有一個神色自若的人,感化李勉意圖求得活路,李勉被感化後就放開囚犯釋放了他。此後數年,李勉罷官成為閑遊之客來到河北地面,偶然間碰見了以前釋放的那個囚犯,囚犯十分高興,把李勉帶回家裏好好招待。囚犯告訴他的妻子說:「這就是讓我活命的恩人,我們用什麽來報答他呢?」他的妻子說:「補償給他好的絹緞一千匹夠嗎?」囚犯說:「不夠。」他的妻子說:「兩千匹夠嗎?」他還是說:「不夠。」他的妻子說:「如果這樣還不夠報答,不如殺了他。」囚犯心裏被說動了。( 李汧公勉為開封尉,鞠獄。獄囚有意氣者,感勉求生,勉縱而逸之。後數歲,勉罷秩客遊河北,偶見故囚。故囚喜,迎歸厚待之。告其妻曰:「此活我者,何以報德?」妻曰:「償縑千匹可乎?」曰:「末也。」妻曰:「二千匹可乎?」亦曰:「未也。」妻曰:「若此,不如殺之。」故囚心動。)

囚犯家的仆人可憐李勉,就偷偷把囚犯夫妻要殺他的事情告訴了李勉,李勉匆忙穿好衣服上馬逃逸,跑了半夜,走了有一百多裏,到了一個旅店。店主人說:「這個地方晚上多猛獸出沒,你怎麽敢獨自一個人走夜路呢?」李勉於是把原因講給店主人聽,話還沒有說完,就見一個人從五梁上跳下,說:「我差一點誤殺了品行高尚的人。」說完就不見了。( 其仆哀勉,密告之。勉衩衣乘馬而逸。比夜半,行百余裏,至津店。店老父曰:「此多猛獸,何敢夜行?」勉因話言。言未畢,梁上有人瞥下,曰:「我幾誤殺長者」乃去。)

天還沒有亮,那位梁上君子就攜帶著囚犯夫妻二人的頭來給李勉看。( 未明,攜故囚夫妻二首以示勉。) (梁上的人是他們夫妻僱用的殺手 )

蕭鸞

蕭鸞,南朝齊的第五任皇帝,齊高帝蕭道成的侄子,始安貞王蕭道生的次子。他自幼父母早逝,由三叔蕭道成撫育,蕭道成對蕭鸞視如己出,待遇甚至超過自己的兒子。但是,在他繼位以後,將蕭道成、蕭賾子孫幾乎屠戮殆盡:「 高帝(蕭道成)十九男,除武帝及豫章文獻王嶷,臨川獻文映、長沙威王晃、武陵昭王華、安成恭王暠、始興王鑒已前卒,其余夭亡者凡四人。此外鄱陽王鏘、桂陽王鑠、江夏王鋒、南平王銳、宜都王鏗、晉西王銶、河東王鉉、並出繼道度之衡陽王鈞等,凡八人,皆為蕭鸞所殺。又殺鉉之子二人。」 「武帝(蕭賾)二十三男,除文惠太子及競陵王子良已前卒,其余夭亡者凡四人,又巴東王子響別自被殺。此外廬陵王子卿、安陸王子敬、晉安王子懋、隨郡王子隆、建安王子真、西陽王子明、南海王子罕、巴陵王子倫、邵陵王子貞、臨賀王子嶽、蜀郡王子文、衡陽王子峻、南康王子琳、湘東王子建、南郡王子夏、並出繼道度為孫之永陽王子瑉,共十六人。文惠太子四男, 長即前廢帝郁林王昭業,次及後廢帝海陵王昭文,次巴陵王昭秀,桂陽王昭粲,皆為蕭鸞所殺。通計高帝之子、孫及曾孫三世為鸞所殺者凡二十九人。而鏘、鑠等之子,子卿等之子,見於史者獨有鉉之二子在孩抱中見殺。其實所殺必不止此數,當以其幼稚而略之。」 真可謂是殘忍至極,當然,他自己的子孫也沒有躲過這個命運,蕭鸞有十一個兒子, 「十一子之中,梁武帝殺其六,東昏殺其一,魏人殺其一,余早夭者二,廢疾無後而善終者一。然則鸞之子凡成人者皆不良死,蓋鸞之後已絕。」 (一報還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