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中國傳統糕點是否可以做出和果子?為什麽?

2022-05-12知識

公元824年春天,杭州刺史白居易聽說了一個天大的好訊息:太子李昂身邊缺一名輔佐文臣,宰相牛僧孺有意請他擔任這個要職。

這意味著,長達十年的貶謫生涯終於告一段落,白居易終於能回到大唐的政治中心;也說明朝廷認可了他在江州、杭州等地的政績;更重要的是,跟隨洛陽的東宮太子,既能遠離長安城內的政治鬥爭,還能獲得更清晰的晉升通路。

心情大好的白居易趁著寒食節假期縱馬遊覽杭州西湖,還寫下了一首詩: 「寒食棗團店,春低楊柳枝。酒香留客住,鶯語和人詩。」

句子裏的香甜醉人幾乎要溢位來。

當時的白居易絕沒有想到,等待他的並不是一日看盡長安花的春風得意,而是後半生的仕途平庸與郁郁而終; 而他無心寫下的這種以棗為餡、錘米作團的食物,也成為漢語文字最早有關清明團子食俗的記載。

奇怪的是,今天的清明團子裏,幾乎找不到標誌性的棗泥餡。除了反映各地物產特色和創新的芝麻冰糖、雪筍香幹、蛋黃肉松等,最主流的餡料,莫過於紅豆沙。

這與廣泛使用紅豆沙的日本和菓子如出一轍。

作為江南地區清明節最重要的節令食品,清明團的流變中,體現了越來越精致的制作工藝、越來越講究的米粉和餡料配比。從外觀上看,與和菓子似乎有著殊途同歸的趨勢。

究竟是今天的清明團拋棄了中式糕團的傳統,還是和菓子隱藏了東亞點心的歸途?

No.1 壹

菓,一個現代漢語中已經滅絕的文字。

【史記】裏寫:「古者有春嘗菓,方今櫻桃熟可獻」。東漢學者應劭說:「木曰菓,草曰蓏」。

顯然,菓就是水果的意思。 木本植物結出的叫菓,草本植物結出的叫蓏。 後來,這兩個字被簡化為果和瓜。

在蔗糖提煉技術和食用醋發酵技術誕生成熟以前,水果是人們獲取酸味和甜味最重要的原材料,有著很高的餐桌地位。一直以來,全球各民族的祭祀場合,經常見到各色水果。這是上饗神明,下解嘴饞的利器。

但一個悖論是,在農耕文明為主導的東亞大陸,保證更多人能吃上飯的糧食占據了大多數耕地。栽種條件苛刻、管理費工費時、產出率低、損耗率高的水果,很長歷史時期內主要來源於野生采摘和小規模種植。

祭祀是一件不分貧富、不論階級,人人都會參與的活動。怎樣滿足人們祭祀需求和改善口味的需求?最晚到了漢朝,人們就已開始動糧食制品的腦筋:捏合成團、加入各種餡料、添加天然色素模仿水果豐富多彩的顏色:透過這些技術,糧食做的「菓」,品類豐富已經不輸天然水果。

比如,諸葛亮七擒孟獲,發明饅頭祭祀河神的傳說大概率是附會的,但饅頭作為一種球形、半球形的小麥制品,卻與祭祀活動有著密切的關聯。事實上,饅頭原本還有個名字:䴹。這是一個典型的漢字會意造字產物: 小麥制作的,用於祭祀的菓。

而在不適宜種植小麥的地區,米食文化長期占到主流,另一個字被制造出來:粿。這是用稻米制作的菓。

今天,在盛產小麥的中國北方,人們依然把很多面食稱作「馃」,這是「䴹」字的簡寫。而在以大米為主食的中國南方,人們則把各種各樣的米制品稱為「粿」。

包括清明團子的另一種稱呼「清明粿」。

「菓」本尊,在漫長的文字演化行程中,已經慢慢結束歷史舞台。但吊詭的是,日語裏卻把「菓」這個字頑強地保存下來,並且順從它的用途,意譯為「點心」。 在日本的點心譜系裏,中式點心稱為「唐菓子」,日式點心稱為「和菓子」,西式點心稱為「洋菓子」。

No.2 貳

「菓」字最早見於日語文獻中,是誕生於平安時代的百科全書【和名類聚抄】裏,記載了八種「唐菓子」。分別是:

梅枝(ばいし),桃枝(とうし),餲餬(かつこ),桂心(けいしん),黏臍(でんせい),饆饠(ひちら),錘子(ついし),団喜(だんき)。

雖然今天已經無法考究這些中式點心的做法,但僅從字面,就能想象出它們所包含的精細復雜的制作工藝和發達的飲食審美。

在時間軸上與之對應的是,奈良-平安時代,日本大規模派出遣唐使,向中國學習律令制度、文化藝術、科學技術和風俗習慣。包括小麥面條、茶葉、豆腐、醬油、肉膾在內的,構成今天日本料理主梁的食材,都來自於遣唐使的學習和傳播。

作為全面學習隋唐的那一代人,【和名類聚抄】的作者,日本貴族源順接受了大量漢文化典籍的教育,所以他選擇以【詩經·爾雅】的體例編纂日本百科全書,而他從小吃穿所用的漢服漢食,則被遣唐使帶來的豐富物產所深深影響。八種「唐菓子」,大概率反映了大唐朝廷接待日本使節,並教會他們制作的中式點心的原貌。

但奇怪的是,這些精致的點心名目,中國人自己卻幾乎沒有保存下來。

在稍晚一些的【東京夢華錄】裏,記錄了汴梁的四季點心小吃,包括春秋兩季的旋煎羊、白腸、鲊脯、姜豉子、抹臟、紅絲、批切羊頭、辣腳子、姜辣蘿蔔;夏季的麻腐雞皮、麻飲細粉、素簽沙糖、冰雪冷元子、水晶角兒、生淹水木瓜、藥木瓜、雞頭穰沙糖、綠豆、甘草冰雪涼水、荔枝膏、廣芥瓜兒、鹹菜、杏片、梅子姜、萵苣筍、芥辣瓜兒、細料馉饳兒、香糖果子、間道糖荔枝、越梅、刀紫蘇膏、金絲黨梅、香棖元;冬季的月盤兔旋炙、豬皮肉、凍魚頭、野鴨肉、滴酥水晶膾、煎角子、豬臟……

看名字,葷素俱全、甜鹹盡有,但就是缺了點什麽?

精致。

仿佛日本遣唐使學到的點心,和中國人自己吃的點心,是兩個世界的食物。

No.3 三

古代中國和日本的社會結構,有一個雙方互不了解、互不理解的重大差異。

宥於神道教的信仰體系,讓古代日本呈現自上而下的一貫性。從皇族,到貴族武士,再到農民、百工和商人,整個社會的生活狀態是整齊劃一的,只有高配和簡配的區別。百姓不吃畜肉,天皇也不吃,區別只是天皇吃名貴的鯛魚,而百姓吃海邊隨意捕來的雜魚,或者幹脆把面點做成魚的樣子食用。

可以理解為紀律、服從、效仿,或者是根植於民族性格的體制認同。

但古代中國完全是另一種境況:自秦漢舉薦制和門閥體系成熟以來,社會上層與下層被人為地撕裂。貴族們看的書、聽的戲、穿的服飾、吃喝的飲食,與平民階層呈現出完全不同的社會學邏輯。

雖然隋唐以後的科舉考試制度,打通了上下層流轉的路徑,但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這種兩極撕裂。「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居廟堂之高則憂其君,處江湖之遠則憂其民」這些金句,既是讀書人們的座右銘,也深刻地反映了仕途成敗背後,人們圍繞自身階層的不同活法。

僅從吃喝出發,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這三句話,顯示出古代中國人在什麽階層,吃什麽東西的基本價值觀。

簡言之,追求細致的工藝、精美的外觀、珍饈的食材,是上層階級的專享;平民的飲食,講究的則是順手拈來的搭配、豐富多層次的調味和物盡其用的智慧。 這是開水白菜、西湖醋魚、蔥燒海參,永遠沒有麻婆豆腐、腌篤鮮和紅燜大腸更合大多數人口味的原因。

一種來自歷史的舌尖慣性。

很顯然,來自日本的遣唐使們,並沒有深刻地洞察中日社會的這種差異,他們誤以為大唐宮廷熱情接待、悉心教導的一切,就是整個唐帝國。最終,大唐的宮廷點心被帶回日本,並總結做法、寫入典籍、自上而下地推廣,成為眾所周知的唐菓子。

相反,不把吃喝視作正經事的中國上層階級,留下描述宮廷點心的文字十分稀缺。相反,大量的民間飲饌筆記,比如【夢粱錄】【東京夢華錄】【武林舊事】都以大篇幅記錄市井江湖中那些名目繁多,卻並不符合士大夫餐桌審美的飲食。

唐宋以前古典中式點心優雅、細膩、精致的一面,由此成了墻內開花墻外香的傳奇。

No.4 肆

日本料理的發展脈絡,除了學習模仿,更突出的是改良。

就如西式烘焙進入日本後,人們將之改良成洋菓子一樣,中式糕團傳播到日本,也經歷了唐菓子-和菓子的發展歷程。

在中國,只有貴族和士大夫才能吃到的精致點心,當然不可能自上而下地覆蓋當時生產發展水平更落後的日本;同時,中日一海之隔,物產也有所區別。和菓子基於中式點心改良的邏輯,正是基於這兩點伸展鋪陳。

首先,日本山地為主的地理結構和四面環海地緣環境,讓家畜飼養業長期落後於中國。 表面上,天武天皇一紙禁肉令,開啟日本人千年不吃畜肉的歷史,但實質上,古代日本人選擇以魚類、蔬菜和豆腐作為餐桌主題,是受限於地理、物產和生產水平的無奈選擇。

當面對紛繁豐盛的中式糕團點心時,日本人做起減法:剔除了所有使用動物油脂的點心,改用大豆油、菜籽油起酥,比如皮酥餡香的最中、輕薄脆口的醬油煎餅、香甜掉渣的花林糖……

剔除所有動物皮膠熬制的凝凍,改用石花菜提煉的瓊脂,只保留嫩滑的口感。比如既不見羊肉、也吃不出羊味的羊羹、水羊羹;以及顏值一流,入口婉若無物的水信玄餅。

剔除所有肉類餡料,加入用鹽腌漬的花朵、葉片調味。比如柏餅、櫻餅、草餅、萩餅這些以花葉搭配的糯米團子。

剔除所有不易得的材料,比如原產於中國西域、喜好幹旱和日曬環境的棗子——傳統中式點心中最常見的餡料棗泥,在和菓子裏幾乎絕跡,原因正是日本多山、濕潤的海島氣候,極不利於大棗種植。

在日語裏,「棗」的發音natsume,和姓氏「夏目」一模一樣。日本姓氏起源很晚,是19世紀70年代明治維新時期,明治天皇為了征兵、征稅、制作戶籍等現代化制度的需要,強行要求平民階層啟用姓氏。所以日本姓氏往往是「就地取材」,家裏有什麽,住在哪裏,就拿來當姓。因此,夏目作為在日本排名1003位的小眾姓氏,足見棗子在日本的稀缺—— 這也是白居易筆下的「寒食棗團」,最終沒能在日本發揚光大的原因。

做了這些減法之後,日本人發現,原本豐富多元、葷素兼備的中式糕團,變得單調無比。但中國又為日本送去了另一件大禮,徹底改變了和菓子的大歷史。

糖。

No.5 伍

公元649年,玄奘西遊回到長安第三年,對【大唐西域記】裏天竺佛國充滿興趣的李世民,派遣一個名叫王玄策的人,以唐帝國官方使節的身份出訪印度。

生卒年不詳、生平事跡未見於二十四史的王玄策,在名將如雲的盛唐時期只是個小人物。但有趣的是,他碰上了天竺國內亂,國王去世,權臣篡位,對大唐使節不禮。一怒之下,王玄策向吐蕃和泥婆羅(尼泊爾)借兵八千,攻破曲女城,活捉篡位的權臣押解回長安。

與王玄策一起回到長安的,還有大量印度工匠。他們帶來了一種奇特的甘蔗深加工技術:榨汁、熬煮、濃縮、結晶。李世民品嘗後,認為這種甘蔗制品「硬如石,甜如蜜」,美味異常,賜名「石蜜」,下令在中國南方廣泛種植甘蔗。

就像蝴蝶效應一般,萬裏之外印度次大陸的這一場戰爭,影響了其後千年日本和菓子的發展路徑。

754年,鑒真大和尚東渡日本,除了帶去大量經卷、藥材、器材之外,還給天皇帶來了一些塊狀的「石蜜」。

今天的眼光來看,這些東西只是結晶不徹底的紅糖或黑砂糖。但從來沒嘗過此味的孝謙天皇驚為天物,喜愛無比,下令禦膳房仿造學習。

但日本本州島的緯度基本相當於中國長江以北,很難種植甘蔗。 抱著提高使用效率、節省用量的目的,廚師們在紅糖裏加入了一種顏色近似的添加物:紅豆泥。

紅小豆是日本古代常見的食物,這種生長在丘陵山區,對土地要求不高的豆類,雖然口味不佳,但卻有相當大比例的直鏈澱粉,飽腹感強,頂饑。相反在中國,這種豆類卻並不流行。王維的傳世名句「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其實說的是南方生長的不能食用的相思子;晚唐李匡乂【資暇集】第一次出現了「紅豆」詞條,但釋義裏卻混淆了相思子和海紅豆的特征; 一直到【本草綱目】成書的明中葉,李時珍甚至還沒分清楚有毒的相思子、微毒的海紅豆和無毒的紅小豆之間的區別。

可見,中國人開始食用紅豆,已經是很晚的事情。

但日本人卻創造性地用紅糖徹底改變了紅豆不佳的口味:紅豆中的直鏈澱粉破碎研磨後,為紅糖增添了細膩豐實的口感,又有效降低了甜度,讓更多人能夠接受這種食物。

甜美的紅豆沙,因此一發不可收拾地被加入了各種和菓子中。比如包進面餅皮裏做成香軟的銅鑼燒、鯛魚燒;摻入瓊脂裏做成模仿羊血、羊肝膏外形的羊羹。最有意思的是,日本人還以甜紅豆泥為餡,包進面皮裏。模仿中國的肉饅頭,也做出一種名為「饅頭」的和菓子。

這是著名的紅豆饅頭。

No.6 陸

江戶幕府時代,日本海軍日益強盛,其勢力範圍,向南觸達琉球群島。

對日本來說,南方海域星羅棋布的小島,除了可資殖民之外,還出產本土四島沒有的各種物資。

比如甘蔗。

大量來自琉球的蔗糖,就此源源不斷地向日本本土輸送,讓甜蜜的和菓子走入越來越多的平民家庭。

與此同時,江戶幕府與天皇也在各個方面暗暗較勁。身在江戶的幕府將軍,與身在京都的天皇,分別有其擁躉,最終成就了截然不同的兩個派別。

當時代表了傳統工藝,更接近唐菓子樣貌的京都「上菓子「,與流行在江戶地區,融合了平民文化的「雜菓子」之間,也發生了競爭,雙方從業的店鋪,甚至為了原材料糖的分配大打出手。

最晚到18世紀,上菓子已經衍生出很強的實用性,它茶道之間的關系很深,作為茶道的點心,伴隨著京都東山文化的發展,包含短歌、俳句等藝術文化的形成都與和菓子有關,菓子不只是菓子,還包含四季變遷的敏銳感知、藝術的鑒賞、意匠凝煉的隱喻。

江戶的庶民文化則彰顯了雜菓子的特色。它與商人的關系、市井的交往、旅行的紀念、民眾的節令習俗,都有著很深的關系,比如在淺草寺前的桔梗屋所賣的「淺草餅」、伊勢神宮的「赤福餅」、京都太宰府天滿宮賣的「梅餅」,都是當時遊客和香客到時必買的特產。

1894年甲午之敗,從民族意義上來說,當然是喪權辱國的一頁。但在此之後,大量日本文化經由北韓半島、遼東地區傳入中國。國人猛然發現,經由蒙元滿清兩代之後,很多被遺忘的唐宋風韻,特別是一些唐宋時代中國中上階層的風物習俗,竟然在日本以另一種形式保存下來。

中國人對和菓子似曾相識的感情,以及後來大量中式糕團點心中采用紅豆泥、瓊脂等輔料的做法,也都源自這一階段的文化碰撞。

當代中國糕團確實做得越來越像和菓子,但日本和菓子又何嘗不是脫胎自中國唐宋文化。本來就是一水之隔的兩個國家,說誰傳承誰是見外了,相互影響才是真的。

如舒國治對京都的描述:「我站在華燈初上的某處京都屋檐下,看著檐外的小雨,突然間,這種向晚不晚、最難將息的青灰色調,聞得到一種既親切卻又遙遠的愁傷,這種愁傷,仿佛來自三十年前或五百年前曾在這裏住過之人的心底深處。」 這是青團、和菓子這兩種食物一體雙面的戲劇表達,也是中日文化並蒂生雙枝的生動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