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好一點,而是這幾乎就是正解,唯一解。
而且二爺也是這樣做的。做到了劉備就不用打夷陵之戰了。
????
不是敗了嗎?信口開河?
還真不是咱改編歷史,而是對整個荊州之變串聯網羅資訊以後得出的結論。
有用的資訊真的是如數家珍、環環相扣。
一、二爺好幾次派人跟呂蒙談過。蒙傳裏說因為使者反手回來散播親敵訊息,弄得兵士無鬥心。
二、呂蒙作為大督除鎮守江陵外並無進一步動作。後續的指揮是孫權,總督孫皎、陸遜、朱然、潘璋、蔣欽、孫桓等人的行動。
三、張遼軍團被調走。全琮上過表建議襲取荊州,卻因保密需要被孫權壓下,荊州事變過後,全琮也因功封侯。
四、陸遜此役表現非常搶眼,盡管可能沒看得完全始終,但呂蒙臨終推薦的是朱然接位。跟他指陸遜接任陸口防務時評似乎有反復。
五、陸遜上位是跟某人一起做通孫權思想工作的結果。此間應該存在一個「江陵對」,大體上就是陸遜、陸抗多次提到但前後出入不大的版本「西陵國之西門,雖雲易得,但復易失,如其有虞,當傾國之力爭之……」。遜傳裏記載這話是夷陵打一半才上疏說的,不合理,沒理由專案開始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