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為什麽猜測別人動機不是個好習慣?

2013-09-09知識

這個問題不答,似乎對不起我這個「動機」的ID啊。

「不問動機只問是非,不看原因只看結果」,已經成為某些場合的基本準則,比如判斷公眾人物的行為是否道德,比如辯論。

從某種意義上,「不問動機」是反人性的。因為判斷「動機」就是道德判斷的基本依據,是思維成熟的標誌。在5-8歲,即皮亞傑所謂的道德他律期,孩子還只會根據打碎的玻璃杯數量來判斷 「為了幫助媽媽做事,打碎了 一盤 玻璃杯」和「為了偷櫃上的糖果吃,打碎了 一個 玻璃杯」哪個行為更壞。當孩子再成熟,進入道德自律階段以後,才會根據「幫媽媽做事」還是「偷吃糖果」這樣的動機才來判斷打翻玻璃杯的性質。

從「不問動機」到「問動機」,在道德上,無疑是一種進步。在法律上,動機也是量刑輕重的重要因素。

那為何我們又要在某些場合退回到「不問動機」呢?

第一個原因,行為有公論,但動機無公論。 成人後,我們做事的動機復雜很多。有些事是多種動機混雜的,有些動機甚至隱密到我們自己都不知道。但是有效的公眾討論需要構建一個討論各方都能共享的事實。這個事實必須清晰、客觀、無疑義。很可惜,這個共享的事實只能是行為,不是動機。以慈善為例,我高調捐了100萬,你可以說我的動機是助人,也可以說我的動機是炒作和出名。不同動機的猜測就把行為放到了道德的兩端。哪種說法對呢?上帝和捐款者本人都未必知道。

第二個原因,動機容易成為惡意攻擊的借口。 以確定的口吻討論你根本沒法確定事情,懷著惡意猜測別人的行為的動機,這不是明察秋毫的洞見,是傲慢的自以為是。 再光明的行為都能找出暗黑的動機的假設,這並不難。能找出來不說明你思維縝密,倒是顯得你內心黑暗想象豐富。關鍵是,你說別人動機不純,別人還只能百口莫辯。

所以當我們說「不猜測別人動機」的時候,其實我們說的是,當事實模棱兩可的時候,秉持人性善的假設,帶著善意判斷他人行為。這是對社會善意行為的鼓勵。這也是「不問動機」的意思。

除了道德意義的動機,這個問題還有另一種意思,就是老想著別人怎麽想的為什麽不好?比如,老猜想領導的這句話到底是什麽意思,女同事的那個眼神有沒有特別的含義。這種動機猜想也不好,是因為它的背後是一種防禦的姿勢,是一種世界危險的假設,是一種不能坦蕩交流的人生態度。喜歡猜測動機的人,很容易陷入蠅營狗茍的思維反芻,自然也不容易招人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