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玩過鋼鐵雄心嗎?
二戰模擬遊戲,挺有意思的
在遊戲裏面呢,其實決定後期戰爭走勢的,就是資源,各種資源,人也包括在內,除了人以外,最重要的就是石油了,尤其是對於人力不太夠的國家,石油資源的多少,決定了戰爭整體的勝負
決定戰爭勝負的,是後勤和補給 -- 羅嚴塔爾以德國為例,德國沒有足夠的人,所以打到後面,幾乎就是靠機械,而驅動機械需要能源,最重要的能源就是石油了,如果德國在遊戲前期中期,沒有搶到足夠多的石油資源,那麽後期,成建制的部隊都將被放棄,跑都跑不動,就等著被圍,然後被切斷補給線,被殲滅,最後兵敗如山倒
但是對於人力資源比較富裕的國家,那麽就可以透過爆步兵師,甚至是民兵師,用血肉之軀硬抗裝甲之師,例子就不用舉了,太顯而易見了
那是這樣,美國呢,是遊戲中,僅有的兩個,甚至可能是唯一,既不缺能源,又不缺人力的國家,美國本土其實什麽都不缺,甚至你微操好一點,美國可以單挑全球聯軍,另外一個不怎麽缺資源的是蘇聯,但是蘇聯要註意,戰爭中期不要丟掉太多土地,否則會觸發苦澀的和平事件或者釋放傀儡俄國,小胡子戰鬥力很強的,這兩個事件一旦達成或被觸發,那麽蘇聯就是半殘的,基本上無力回天
你有沒有想過,美國這個國家,是靠什麽驅動的?
石油
美國有世界上最大的民航網絡,還有最大的公路網絡,美國人在城市內部的出行,基本上是靠車代步,而城市之間的交通方式,則是靠飛機,你看變形金剛,是不是就是變成汽車的一夥,變成飛機的是另外一夥?而變形金剛沖到地球來的目的也很簡單直接,就是為了爭奪能源
而這兩個,都是石油驅動的,飛機是航空煤油,沒有石油的話,整個美國就趴窩了,上個世界發生過數次石油危機,剛開始的時候,美國整個社會都停滯了,所以美國非常註重控制世界範圍內的石油資源,為此,不惜發動戰爭
除此之外,美國還有世界最大的鐵路網,而且美國的火車,也是靠石油驅動的,內燃機
美國不僅控制其他國家的石油資源,它自己也產油,頁巖油技術革命之後,美國其實光靠自身的油就可以滿足美國社會的需要了
所以美國的基礎建設的根本,是它的石油供應,只要美國人還有足夠多的石油可以燒,美國的生活方式不會發生太大的改變
那說基礎建設,其實美國在二戰之後,基本上高速公路,機場什麽都建得差不多了,再建,也就那樣了,不可否認的是,經過六七十年的風吹雨打,這些公路和機場,多少有些老舊,但是對於這些老舊的基礎建設,美國真正需要做的,也就是換個裝飾,拋光一下,翻新一下,這個其實用不了多少錢的,而且效果也相當有限,因為原來的高速公路,機場又不是不能用,翻新只是個表面,面子工程而已
所以多差,沒多差,只是看上去比較舊而已,觀感不會太好
然後我們來說中國,因為你之所以會有美國基礎建設差的感覺,顯然是因為你對比了中國
不是美國有多差,而是中國幹得太棒了
如果你去世界其他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你就會覺得,美國的基礎建設,照樣還是吊打這些國家的,一點問題沒有
我們來說說中國是怎麽做的
首先明確一點,中國缺石油,中國也產石油,但是那點產量,遠不能滿足自身發展需要,所以中國需要從國外進口石油
中國的人口是美國的五倍,還多,所以如果中國人,要過上美國人一樣的生活,那麽就相當於這個世界上突然多出了五個美國,那現有的石油產量很顯然,是無法滿足發展需要的,同時美國也不會坐視中國慢慢壯大,跟它爭搶石油資源,所以光靠石油發展,顯然不太現實
那腫麽辦呢?
驅動交通工具的,除了內燃機以外,還有電氣化交通系統,比如常見的電動汽車,更為常見的就是軌域交通系統,比如輕軌,地鐵,現有的鐵路路線,幾乎都是電力驅動的
而中國在電能的生產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具體體現在以下兩點
- 中國有世界第三極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中國的淡水,也就是江河,源頭幾乎都來自青藏高原,青藏高原自上而下的巨大落差可以建設水壩,產生電力
- 中國的煤炭儲量產量都高居世界第一,煤炭本身可以用於燃燒驅動交通工具,比如蒸汽機車,但是因為煤炭本身燃燒容易產生汙染,所以現在都將煤炭燃燒用於發電,就是火電站,產生電力
這是兩個主要的電力來源,以前還曾經設想過用核能發電,法國主要的能源供應就來自核能,中國引進過不少法國的核電廠,各地學習法語的法語聯盟,裏面的老師很多都是在華工作的核電廠工程師的家眷
那不管怎樣,目前主要的電力來源就是煤炭(火力)和水力,而且長期看,中國還有足夠的水力資源可以挖掘,也就是可以產生更多的電力,煤炭從長期看會逐步被水力所取代,因為煤炭本身不可再生,形成的時間過於漫長,而水力基本上都是可再生而且清潔的能源
具備了這個條件之後,中國就基本上解決了能源問題
那剩下的就是如何用電力來驅動交通工具,造福百姓出行了
所以你可以看到,中國各地大面積建造市內地鐵,城市之間高鐵,以及普速鐵路的局面,甚至還有電力驅動的輕軌路線
中國正在用這種方式來解決人民出行問題
美國是透過控制全球的石油供應,透過燃燒石油驅動汽車和飛機,城市內部透過汽車解決,城市之間透過民航客機相連線,甚至美國很多火車都是內燃機驅動的,燒油的
而中國則是透過水力火力產生電能,用電驅動軌域交通系統,城市內部透過地鐵,輕軌解決,城市之間透過高鐵,普速鐵路相連線,甚至國內的很多汽車都是電驅動的
中國走的是一條跟美國不一樣的道路,從能源的產生和使用上,就不是一回事
所以如果你要在美國,找中國擅長的東西,比如高速鐵路,地鐵,這些美國不行,它也沒有,但是如果你想開便宜的車,油便宜,坐廉價的航班,這個美國很多,看你要的是什麽
最後我們再來說一下地理條件,美國本身是一個大平原,密西西比平原非常大,占了快半個美國那麽大了,美國的山地只有西部那邊,從北部溫哥華,一路延伸到南部科羅拉多的洛磯山脈
其他地方都是平原,盆地,漫長的海岸線,甚至還有佛羅裏達這種半島,要發展是相當地容易,發展不起來才見鬼,自古以來,大部份城市一般只要有平原,有河流經過,就可以發展起來,容易種植莊稼,交通也方便
那洛磯山脈有了飛機之後,就不是什麽問題,你可以飛過去啊,高聳的山脈反而成了人們滑雪的勝地
那前面說了,中國的發展是依賴軌域交通,中國沒有足夠多的石油去驅動飛機,所以中國的南方是一個跟美國截然不同的發展方式,我們先來看中國南方的地形
從地形圖上可以看出,中國的平原並不多,華北以及長江中下遊再到關中平原,基本上就這樣了,其他的珠三角還有一個平原,四川有一個盆地,這兩塊加上去,再加上東北平原,中國所有的平原基本上都在這裏了,加起來領土面積還沒有中國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一
那中國什麽多?山多,四川盆地周圍都是山,雲貴是高原,福建,湖南,浙江南部,江西,湖北好一點,兩廣扣除入海口以外也都是山,重慶更是建在山上的城市
基本上可以說,中國整個南方,都是山,所以人們在跟山搏鬥
那前面說了,中國沒有足夠多的石油,所以如果像美國人一樣,透過灰機出行,那是不太現實的,更為現實的策略就是,鐵路,所以你看中國的基礎建設基本上不是在說水壩就在說軌域,不是高鐵,普速鐵路就是地鐵
水壩產生電,那主要用電就是軌域交通了
那中國面對的是南方,當然北方也有了,的山地,那麽要把山隔離開的城市相連線,那就需要在山裏開隧道,遇到河流,要架橋,中國不管是挖隧道還是造橋,都是世界領先水平,有足夠多的副本可以練手啊,美國人在這一方面肯定是不如中國的,因為美國人不需要做這些事,但是中國需要
而且中國對於這些的需求是很迫切的,所以你可以看到,中國人在各個大山之間挖隧道,在河流之上,在山谷之間建橋梁,那這個基礎建設的視覺沖擊力是非常強的,你要在美國找這些東西,嗯,比較難找到,因為美國也不需要這些東西
所以如果你要對比基礎建設,看你對比的是哪些東西
就像出國之後,你知道什麽東西便宜?美國人自己經常吃的東西很便宜,比如薯仔,一兩刀你可以買一大袋,扛都扛不動,但是如果你要找中國人常吃的東西,比如蔥,那一兩根也是一兩刀的價格
總體而言,美國社會有自己的運作規則和文化傳統,跟中國不一樣
更新一下,兩年過去了,基本上是按照文中思路在發展
那這裏說一下中國的公路,中國公路運輸並不牛逼,只是修高速公路的成本比鐵路還有運河要低很多,所以一般是先把高速公路給修了,而且當時中美之間關系也還算好,美國當時把中國當夥伴
所以中國修了高速公路,也能買到石油,所以可以運貨,先發展了再說
但是現在越來越難了,中國需要破局,那腫麽辦呢?
客運靠鐵路,高鐵,地鐵,貨運其實也靠鐵路,但是貨運在朝著水運轉型
高速鐵路越來越方便之後,客運基本上不會走公路了,原先承擔主力運輸任務的大巴逐步結束市場
改成高鐵和普速鐵路承運,然後呢私家車也在逐步轉型成混合動力和電驅動
這兩年寧德時代,比亞迪什麽興起,都跟這個趨勢有關系
所以客運透過各種方式轉型成電力驅動
然後是貨運,貨運靠鐵路先行,鐵路成本畢竟是公路運輸成本的三分之一
同時,我們國家也在大力興修水利工程
這個水利啊,除了水電站之外,還有這些年疏通和修建的運河
廣西的千年工程,平陸運河,去年就開始建設了
福建省的運河,閩江河道,已經疏通,現在恢復航運
這個就是趨勢,為什麽要修建運河啊?因為水運的成本,是鐵路運輸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
所以你看,鐵路運輸成本是公路運輸的三分之一,而水運的成本,又是鐵路運輸的二分之一
這麽一算,水運成本遠低於公路運輸成本
所以中國這些年各個省份都把運河,疏通河道等專案安排上了
只不過這些都不是客運,所以多數人可能對此沒有太多知覺
但是如果你留意一下,就能看到
而且國家這些年也在強調沿江通道,把沿江通道放在跟沿海通道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也是看中了長江的貨運能力,所以武漢重慶這些年發展得特別快
而且長江沿線有很多重要的城市,很多都是南方的省會
比如重慶,上海,武漢,南昌,長沙,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