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貨幣的本質 | 石幣之島、美元之謎與比特幣之殤】, 2019-04-08, 作者| 清和社長
這個問題,涉及到了 貨幣的本質 。
歷史上,貨幣的形式眾多,牛羊、貝殼、銅幣、金銀、紙鈔,都曾經或目前仍舊是貨幣,但有一種貨幣非常有趣,那就是大石頭,並且石頭越大,其價值就越高。這種大石頭是如何成為貨幣的呢?
米爾頓·弗列特曼在其著作【貨幣的禍害——貨幣史片斷】的第一章講述了一個「小而美」的故事——「石幣之島」。
這個故事來源於一位名叫威廉·亨利·福內斯的美國人類學家所著的考察記錄本——【石幣之島】。福內斯於1903年在太平洋上密克羅尼西亞的加羅林群島上的雅浦島居住了幾個月。在這個隸屬於德國殖民地(1899年-1919年)的小島上,福內斯發現大約五六千原著島民,日常使用的貨幣支付方式並不是德國馬克或金銀,而是一種巨型「石輪」。福內斯對這種特殊貨幣體系極為驚嘆並將其記錄下來。
在這個原生態的島上,沒有政府及貨幣當局的幹擾,弗列特曼試圖用「石輪」為世人展現一種最為單純、原始的貨幣世界,以觸碰貨幣最為底層的基因。
由於雅浦島上不出產金屬,沒有諸如金銀之類的金屬貨幣,為了解決交易問題,島民們最終選擇了一種叫做「費」(Fei)的巨型石輪作為支付貨幣。
這些「費」的出現,最初是由一些敢於冒險的當地探險人,在離雅浦島400裏遠的另一個島上找到的石灰巖石打制後運回雅浦島作為貨幣使用的。這些由石灰巖打制而成的巨型石幣,中間有一個孔,直徑從1碼到12碼不等,直徑越大,石幣的價值(面值)就越大。
「費」的外形與中國古代的老青銅錢(百子錢)有幾分相似,但是這些石輪巨大而笨重,大大超出了我們對貨幣(銅錢)「易於分割、便於攜帶」的認知。這些島民將石幣運回到雅浦島上,在交易時確實面臨分割、搬運的難題。東西賣出去了,但「錢」(石幣)太大太重無法搬回家,這個時候怎麽辦呢?
島民發明了一種所有權確認制度,石幣仍保留在原有主人家或放在一個公共場所,石幣的新主人在石幣上面畫一個符號以表明權利歸屬,這樣石幣的所有權就發生了轉移,商品交易就完成了。
這座島上還發生過一個有趣的故事,島上有戶人家非常富有,其財富是不容易質疑的——每個人都認可——但是,沒有一個人甚至包括這戶人家的家人自己親眼見過或接觸過這筆財富。因為這筆財富,在過去幾代人的時間一直躺在海底。
這個故事似乎有些不可思議。原來很多年以前,這家人的一位先祖,在附近一座島上獲得了一塊大得出奇的石頭,然後將其加工成「費」。單在將這塊巨「費」運回家的途中,遭遇風暴,巨「費」沈入海底,可謂損失慘重。
但是,同行的島民返回雅浦島後,所有人都證明這家人擁有一塊非常巨大的「費」。雖然這塊石頭沈入幾千碼的海底,但是島民們依然認可這一巨「費」的真實購買力,以及這戶人家的財富所有權。
1898年,德國政府從西班牙人手中買下了加羅林群島,獲得了雅浦島的所有權。德國統治者在當地搞基礎設施建設僱用工人,並支付德國馬克給島民,但遭到後者嚴重的抵觸。很快,德國統治者反應過來了,他們以罰金為名在「費」上畫一個黑色十字,表明已被政府征收。石幣的所有人為了保住財富,不得不履行義務——修路,再請求政府把黑色十字擦去。
這個原生態的故事,實際上已很接近貨幣的本質。
為了讓人更好地理解貨幣,弗列特曼緊接著又舉了一個現代的例子。
大蕭條過後的1932-1933年,法國擔心美國不再釘住美元,將美元兌成黃金,媒體上的報道是「美國黃金儲備的損失多少多少」,實際上呢?這只是一種由美國的會計員所作的賬簿記錄而已。當時的實際操作是在聯邦儲備銀行在地下金庫的抽屜上作了一些標記,表示這些抽屜中的金塊屬於法國了。
黃金沒有流到法國,仍然在美聯儲的地下金居里,但結果是市場的信念認為美國的黃金儲備開始減少,法國的黃金儲備則在增加,於是美元處於疲軟地位,甚至成為導致1933年銀行業恐慌的眾多因素之一。
不管是雅浦島上的石輪,還是美聯儲的金本位兌換,都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貨幣。我們傳統認為,貨幣是一般等價物,貨幣來源於商品。
縱觀人類貨幣史,我們可以從不同國家不同時期,找到諸如牛羊、香煙、貝殼、銅錢、金銀等商品充當貨幣用於商品交換。以至於,我們習慣於將貨幣的信用等同於商品的價值,習慣於找到易於分割、便於攜帶、稀缺的商品作為一般等價物。
這種認知,屬於貨幣價值論, 本質上是勞動價值論的延伸 。貨幣之所以被信任,是凝聚了人類勞動而形成有價值的商品。
問題在於, 勞動價值論本身有諸多無法解釋的問題,甚至無法解釋現代信用貨幣 。信用貨幣是無錨貨幣,不具有剛性兌付,只有資產背書,嚴格意義上說,一張美元綠鈔或銀行賬上的數碼,並沒有勞動價值,那麽為什麽美元卻成為硬通貨?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進一步引申出,為什麽石輪在雅浦島可以成為通行貨幣?為什麽沈入海底、沒有人見過的石輪也具有買賣價值?為什麽在石輪上做個標記就可代表交易發生?為什麽美聯儲地下金庫做個標記,就可以促使美元貶值?
弗列特曼在書中也做了分析,不過他的解釋仍舊沒有跳出勞動價值論:石輪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島民在石頭的開采、雕琢與運輸過程中付出巨大勞動,而石輪打造的難度很大、風險很高,具有稀缺性。雖然石輪不便於攜帶和分割,但是因為凝聚了島民的勞動以及固有的稀缺性,便在當時條件下成為了島上的通用支付貨幣。
長期以來,商品貨幣對貨幣觀念產生了極大的誤導性,而債權債務類貨幣可以幫助我們更為深刻地理解貨幣的本質。今天,幾乎所有人包括經濟學家,都將貨幣的起源追隨到物物交換,為了解決物物交換的不便性,然後發明了商品貨幣如貝殼、羊皮作為交換媒介。
縱觀人類貨幣史,商品貨幣、金屬貨幣被廣泛使用並記錄下來。 但是,商品貨幣和金屬貨幣並非是人類千年長河、千萬族群中唯一的交換媒介。實際上,在人類社會早期,很長一段時間應該是「時間的交換」,而不是「物品的交換」 。
在人類社會早期,交易所面臨的並不是貨幣稀缺,而是商品稀缺。由於生產力極為低下,人們的日常剩余極為有限。
在當時打獵是一個非常不確定性的工作,要不人和獵物一起回來,可以大吃一頓;要不人回來了,兩手空空;要不人沒回來。強如獅子、老虎都經常一天饑一天飽。尤其缺乏儲存技術,剩余的食物容易腐爛,而一些沒有打到獵物的人則忍受著饑餓。如此,就產生了「時間的交換」。
簡單來說就是,甲今天沒有食物,乙打了一頭獵豹回來,兩個人便商量,乙借一條豹腿給甲,甲承諾下次打到獵物時歸還一條豹腿或者一只小鹿,這時應該還有族長及族人在場作為見證。這個在區塊鏈世界裏叫「共識機制」,共同記賬,產生信用。幾天後,甲果然打了一只獵豹回來,然後將一條豹腿還給了乙。
這樣就發生了跨期交換。在這個交換中,「欠」、「還」以及族長擔保的信用方案充當了貨幣,最終促成了這筆交易,避免了甲忍受挨餓,乙也在這種交易中獲得了調節的福利。乙參與了這種信用交易後,下次自己挨餓時也可以用同樣的辦法獲得食物。
人類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足夠的剩余食物,不具備物物交換的條件。所以,貨幣應該起源於跨期交易,而不是物物交換,透過時間差來解決交易需求。
實際上,物物交換要達到雙重重合的難度極大 ,特別在資訊極為不發達的遠古社會。資訊不充分、剩余獵物又極少、雙重重合難度大,這個時候相信沒有人會采用這種極高成本、極高風險的交易方式。為了避免餓死,當時人們頻繁地使用信用交易、跨期交易解決不時之需。
黑田明伸在古代日本、中國都找到大量類似的案例。
在近世日本,日本政府沒有辦法像中國政府一樣提供足夠的金屬貨幣以及管理能力,大部份集鎮和村落都處於貨幣奇缺的狀態。為了解決交易流動性問題,日本人想出了一個辦法,基於村民信用透過債權債務來實作商品交易。在村民和村長的見證下,村民甲跟乙做買賣,乙得到的不是金屬貨幣,可能是一張欠條也可能是口頭債權合約,如此甲乙就完成了一筆交易。
這種情況,在今天中國的農村也偶有發生,比如村民之間相互換工,這種勞動僱用並不支付工作,而是以「欠工」和「還工」的方式實作交換。這種「欠」和「還」實際上就是基於信用的債權債務合約。
在古代日本集鎮、中國農村、雅浦島以及遠古社會,這種基於信任的債權債務合約作為貨幣實作商品交易的歷史非常悠久。信任基於村長、族長權威,村民、族人共同見證、監督,以至於這種解決方案才能實作。
在遠古時代,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打獵技術越來越強,剩余獵物也就越來越多。鹽的發現並套用於獵物保存,直接促使腌制食物的出現,從而大大增加了剩余獵物交換可能性。因此出現了「物品的交換」。
但是,物物交換的雙重重合難度依然很大。再加上,時間交易的需求依然是主流,比如甲希望今天得到一塊肉,後天石具壞了希望交換得到一個石具。這個時候,在債權債務型貨幣存在的同時,商品貨幣也開始萌發。
奧地利學派第二代傑出傳人龐巴維克利用自發秩序思想,將貨幣的誕生描述成一個漫長而復雜的心理博弈過程。
他認為,為了得到對方手上的商品,交易者就會揣測對方需要什麽,對方認為什麽東西最好,人人在市場上都如此揣測,在這個漫長的博弈過程中,人們共同地選擇了滿足或部份滿足數量有限、實用性強、便於攜帶等條件的「物品」,這些物品便成了他們當地的貨幣。
比如,有些人可能希望得到一些不易腐爛的食品,這樣可以存放起來食用,也可以實作跨期交易,改天可以換一個石斧回來,這樣腌制牛肉可能比生牛肉更受市場歡迎。
由於各地的自然及經濟條件以及習俗偏好不同,博弈出來的貨幣也就不同。歷史上,阿比西尼亞的鹽、印度沿海的貝殼、維珍尼亞的煙草、紐芬蘭的魚丁、英國西印度殖民地的砂糖、蘇格蘭鄉村的鐵釘、蒙古草原上的獸皮以及雅浦島的石幣,成了當地的常用貨幣。
於是,商品貨幣就誕生了。
商品貨幣是解決交易流動性問題的卓越方案,但這種貨幣很大程度上蒙蔽了人們對貨幣正確的認知。毫無疑問,具有使用價值的商品作為貨幣,必然是受到歡迎的。比如香料、貝殼、獸皮等都是具有使用價值的,這樣的貨幣最為穩妥。即使哪天貨幣用不出去,還可以自己使用。這個就像今天很多人買房子,將錢投到房子裏,即使房價跌了但還可以給自己兒子使用。
所以,商品貨幣誕生之後,貨幣就燒錄了「實用」的基因。
此後,不管是重商主義,還是批判重商主義的亞當·斯密都采用勞動價值論的思想認知貨幣。重商主義非常崇拜金銀,肯定金銀這一硬通貨的絕對價值。斯密對重商主義唯金銀論提出了批判,他繼承了大衛·休謨的貨幣思想,認為金銀的價格與供給數量有關系。但斯密依然堅持勞動價值論,認為不管哪一種貨幣都必須凝結勞動才有價值。
休謨是斯密的一生最親密的朋友,但休謨並沒有完全堅持勞動價值論,他主張貨幣的只是一種「符號」。休謨的貨幣思想來源於讓·博丹和洛克的貨幣論。
讓·博丹在1569年發表的【對馬萊斯特羅伊的謬論的答復】提出了貨幣論,第一次清楚地表達了貨幣數量學說。他透過具體例項說明貨幣的數量多少與商品價格漲跌之間的關系,對16世紀西班牙價格革命作了詳細的解釋。博丹指出,「不管在哪裏,一切物品的價格之所以上升,其主要原因就在於,決定這些物品的估價與價格的那種東西增多了。」
洛克也發表了類似的看法,即貨幣數量的變化影響商品價格的起伏。這種主張在今天不足為奇,但當時很多人尤其是重商主義崇拜金銀,他們認為金銀是硬通貨,並不認為輸入過多的金銀會導致價格「飛騰」。
休謨繼承了博丹和洛克的思想,發表了【貨幣論】,最早提出貨幣中性論。他認為,貨幣數量決定商品價格,貨幣數量過多,商品價格必然上漲。休謨進一步推出,「貨幣數量的多少,對一個國家的福祉是無關緊要的」。
休謨並沒有堅持貨幣「硬通」、「價值」的主張,而是將貨幣視為「工具」和「符號」。 休謨認為,「嚴格說來,貨幣並不是商業上的一個問題,而僅僅是人們約定用來便於商品交換的一種工具。它不是貿易機器上的齒輪,而是一種潤滑油,它使齒輪的輪轉更加平滑自如。」
如此,實際上貨幣理論上開始分化為兩派,一是休謨開創的貨幣數量論,二是重商主義延承下來,斯密批判性創造的貨幣價值論 。斯密和李嘉圖都是勞動價值論者,他們認為,貨幣的價值決定於其生產及運到市場上所必須的勞動量,即貨幣價值論。
小穆勒與休謨一樣主張貨幣數量論。小穆勒認為,貨幣只不過是「一種機械」,有了它能夠迅速而便利地交換,沒有它也不過使交換緩慢和不便而已。
繼休謨之後,紐科姆、費雪、馬歇爾、肯恩斯、弗列特曼都發展了貨幣數量論,其中以費雪方程式式和弗列特曼的現代貨幣論具有代表性。根據費雪方程式式,貨幣數量由貨幣供應量乘以貨幣流通速度決定。弗列特曼認為,貨幣的需求長期是非常穩定的,所以貨幣的供給決定了商品價格。
時至今日,貨幣數量論大行其道,成為主流的貨幣主張。但是,近些年貨幣危機、債務危機頻發,人們開始對貨幣數量論保持懷疑態度。
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之後,很多經濟學家都呼籲重新回到金本位,重建黃金標準。蒙代爾曾經對美聯儲在1914年打破黃金標準耿耿於懷。當時一戰爆發,剛剛誕生一年的美聯儲掌管了全球黃金標準的管理重任。隨著戰事深入,越來越多黃金流入美國,貪心的美聯儲選擇打破黃金標準,讓黃金貶值,試圖用美元來主宰全球貨幣體系。
蒙代爾認為,正是美聯儲打破黃金標準才是黃金不再被人信任。在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多年,他還一直呼籲重建黃金標準。直到1999年,推動創立歐元時,他放棄了黃金標準。
其實, 堅持金本位或黃金標準,實際上堅持的是貨幣價值論,往上追溯是勞動價值論 。但是,弗列特曼等貨幣主義經濟學家則很淡然地認為,金本位回不去,也必須淘汰。蒙代爾和弗列特曼共同在芝加哥大學執教的時候,對這一問題爭論不休。雖然蒙代爾對弗列特曼尊敬有加,但他依然認為,貨幣數量論是一個偽命題,因你根本不知道市場上到底需要多少貨幣,需要多少真實貨幣。
當時美國正處於嚴重的滯脹時期,通貨膨脹率居高不下,市場對貨幣需求不斷增加,因為通脹時期有利於借貸者,而不利於債權人。所以,越是通脹,貨幣需求量越大,但是美聯儲根本無從知曉到底有多少貨幣需求量是真實的。當美聯儲主席保羅·沃爾克暴力緊縮美元時,市場立即出現流動性問題。
蒙代爾的做法是,不要管貨幣總量,美聯儲應該是價格作為目標,也就是通脹率,只要控制好通脹率,貨幣數量隨行就市,由供給、利率價格決定。現在看來,蒙代爾的主張更為科學,當今世界主要央行都以通貨膨脹率作為單一目標,而不是貨幣總量。
但是,當時面臨一個問題是, 如何實作蒙代爾所說的控制通脹率目標 。蒙代爾所堅持的是黃金標準,即金本位制,固定黃金價格,然後以黃金為錨發行貨幣,從而維持貨幣價格穩定。
當時與蒙代爾一樣堅持黃金標準的經濟學家不在少數,但最終他們的主張被歷史淘汰了。似乎弗列特曼的貨幣數量論更符合信用貨幣時代,但貨幣數量論將貨幣視為「符號」,如果貨幣沒有價值,那麽貨幣如何支撐起經濟大梁呢?
現在很多人痛恨信用貨幣,認為政府濫發一文不值的貨幣,成為一切經濟問題的根源。但是,為什麽信用貨幣又無可替代的呢?或者,信用貨幣為什麽最終替代了金本位貨幣、商品貨幣?
這裏涉及到一個本質問題:價值論。
價值論,極為復雜,幾乎是所有經濟理論的基石,也是當今世界經濟核心問題的之源。時至今日,經濟學家都被勞動價值論和效用價值論之間吵來吵去,二者甚至難以綜合。實際上,價值論應該跳出「經濟」來理解,因為在沒有人類之前、沒有經濟之前,價值已經存在。
最科學的價值論應該是功能價值論。
任何事物只要它具有功能,便有價值。比如陽光雨露,在人類出現之前,就有價值,陽光普照大地,雨露滋潤萬物。至於它是否有經濟價值,就看是否能夠進入市場系統進行交易,如果發生了交易就有經濟價值,也就有價格。比如共享單車,方便人們出行自然就有價值,但它能否在市場中活下去,如果一直活下去,且存在交易,自然就有經濟價值和交易價格。
所以,根據功能價值論,我們就很好理解貨幣。貨幣的功能是什麽?貨幣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解決交易流動性問題,只要它能解決交易流動性問題,那麽它就有價值。
所以, 貨幣不問出處,不管出自商品,還是出自國家信用,不管它是金屬貨幣、商品貨幣、信用紙幣還是數碼貨幣 , 只要能夠解決交易流動性問題,那麽它就有價值 。至於貨幣裏面凝結了多少勞動,多少黃金,多少硬通貨,多少大宗商品,都不重要。所以,歷史上,石幣、香煙、明信片大小的木片都充當過貨幣,因為它們幫助了人們達成交易。
蒙代爾在1999年創立歐元時放棄了黃金標準,歐元成為了一種區域性信用貨幣。那麽,什麽支撐歐元的價值?
只有貨幣功能價值論能夠解釋,即歐元幫助歐元區國家解決交易流動性問題,並且大大降低這一區域乃至世界的交易費用,那麽歐元就有價值,這就是歐元存在的理由。
那麽,如何才能承擔起「解決交易流通性問題」的功能呢?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交換價值,貨幣如何才具有交換價值?
蒙代爾在1999年創立歐元時放棄了黃金標準,歐元成為了一種區域性信用貨幣。那麽,什麽支撐歐元的價值?
只有貨幣功能價值論能夠解釋,即歐元幫助歐元區國家解決交易流動性問題,並且大大降低這一區域乃至世界的交易費用,那麽歐元就有價值,這就是歐元存在的理由。
那麽,如何才能承擔起「解決交易流通性問題」的功能呢?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交換價值,貨幣如何才具有交換價值?
不管是金屬貨幣、商品貨幣,還是債權債務型貨幣、信用貨幣、比特幣,貨幣只要實作交換價值必須就有個前提,那就是 靠譜,專業術語叫信用 。靠譜概念集中體現在一點,拿著這個貨幣能夠如數兌換商品,即不貶值。
貨幣價值的生命在於價格穩定。
反過來說,如果貨幣價格不穩定,貨幣就可能失去價值,被人拋棄 。這就相當於飲用水,飲用水的價值是給人補充水分,如果飲用水被汙染了,它這功能被廢棄了,價值自然就消失了。
這就回答了哈耶克那個問題,貨幣為什麽不能完全市場化。貨幣如果市場化,價格必然波動,其價值則大打折扣。
或許所有商品的都可以市場化,唯獨只有貨幣不可以。從哲學上來說,貨幣符合本體悖論。任何參照事物,都具有一個本體悖論。
例如,測量一輛汽車的速度,可以借用任何一個參照物,維度不可以參照汽車自身。又如,「沒有任何一個觀點是絕對真理」,如果這句話是對的,這句話本身就等於真理了,這樣與它的內涵是矛盾的。
貨幣的本體悖論在於,貨幣是為其它商品計價,為其它商品交易提供解決方案的,其自身成了所有商品價格的參照物,以及所有商品交易的媒介,如果貨幣價格變化,它如何為商品計價,如何幫助商品達成交易,如果無法幫助商品達成交易,貨幣就沒有價值。
幾乎所有的貨幣都在追求信用以及價格的穩定。
債權債務貨幣的信用以及價格穩定來自族群的信任以及族長的權威,大家有借有還,「欠條」不會貶值,也能如期兌現,這種貨幣比較堅挺。
商品貨幣時代,貝殼、獸皮、食鹽等商品貨幣都具有一定的使用價值。商品貨幣自身的價值,是貨幣價格的穩定器。商品貨幣是人類使用了最為樸實、本源的方法,共同摸索到價值高的商品作為貨幣。
所以,商品貨幣有兩種內容, 一是商品自身的價值,二是作為貨幣的交換價值 。勞動價值論者認定商品自身的價值,以至於很難接受無錨貨幣。實際上,維持貨幣價格辦法很多,用商品自身價值兜底只是其中的一種。
後來發展了金屬貨幣時代,金屬貨幣是商品貨幣的升級版,因為金銀銅本身也是大宗商品,具有使用價值。在金屬貨幣時代,為了避免制假售假的問題,國家鑄幣制度開始形成。
所以,亞當·斯密並沒有將視野擴張到人類早期的債權債務型貨幣,而是將貨幣界定為金屬貨幣(商品貨幣)。斯密發現,透過官方「認證」可以大大提供貨幣的信用度。
他在【國富論】中寫道:「進步國家,為了避免此種弊害(在金銀幣種混入許多粗劣低賤的金屬)、便利交易、促進各種工商業發達起見,都認為有必要,在通常用以購買貨物的一定分量的特定金屬上,加蓋公印。於是就有了鑄幣制度和稱為造幣廠的官衙。這種制度的性質,類似於麻布呢絨檢查官制度。這些檢查官的任務是,透過加蓋公印,確定這市上各種商品的分量,劃一它們的品質。」
避免劣幣驅逐良幣,是一直以來經濟學家主張法定貨幣的關鍵理由。當年,斯賓塞提出貨幣自由競爭的建議,惹惱了英國經濟學家傑文斯。傑文斯直截了當地反駁說:「沒有任何東西比貨幣更不適宜於交給企業進行競爭的了」。他搬出了「格雷欣法則」作為依據,他說:「良幣不可能驅逐劣幣恰恰證明了這一法則」。
所以,金本位+官方貨幣制度,長期以來被認為是信用極高、價格穩定的貨幣制度。這一觀點也獲得了歷史數據的支持,尤其是古代中國的銅錢信用度及價格長期以來都非常穩定。
但是,金本位本質上是商品本位, 沒有任何一種商品包括金銀,能夠跟得上工業時代、全球化時代日益膨脹的交易規模 。最終,金本位紙幣不得不一再削減金銀含量,本質上也在貶值;金銀含量削減到極低時,自然就滑入到無錨貨幣時代。
無錨貨幣,標誌著貨幣從商品(金屬)中獨立出來,擺脫了商品的價值,追求貨幣自身的交易價值。只有無錨貨幣才能滿足這個時代的市場交易規模。所以,無錨貨幣是貨幣專業化、職業化的標誌,是先進的貨幣。
所以,蒙代爾耿耿於懷的1914年美聯儲打破黃金標準以及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這兩大人為大事件,本質上貨幣走向獨立、追求自身價值的道路。
無錨貨幣本質上是債權債務型貨幣,我們現在使用的美元、人民幣都是通用型「欠條」或叫通用「國債」。
由於比特幣沒有繫結股權,也屬於無錨貨幣。「中本聰」向市場總共發行2000萬張「欠條」,他試圖采用這種固定數量、定額增發的方式,來維持貨幣價格。實際上,這種方式是一種脫離了市場的、封閉性的發行方式。更重要的是,比特幣的價格波動極大,就已經喪失了貨幣的基本價值。
有人將比特幣界定為「數碼黃金」,這個說法有些一廂情願 。
黃金本身是大宗商品,黃金這種金屬使用到各種高精尖產品之中。所以,不作為貨幣,黃金也具有商品的價值。但是,比特幣不一樣,如果不作為貨幣,不穩定價格,它就失去價值了。比特幣背後存在一個點對點的現金支付網絡,但是因為二者不關聯、不掛鉤,比特幣就成了純信用貨幣。失去了價格的穩定,其價值自然灰飛煙滅。
如何維持信用貨幣的價格穩定?
最開始,經濟學家認為,以財政稅收收入為背書發行本幣,但如今大多數國家貨幣大規模擴張,而其財政收入卻沒有同等增加。實際上,財政收入不能代表一國實力。
從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來看,國債和房地產證券是其主要資產。國債又是按什麽發行?原則是也是按稅收,但是由於沒有具有發達的融資市場和強勢的美元作為依托,國債基本上脫離了財政稅收的錨。這裏就出現了一個悖論,到底是美元是國債的錨,還是國債是美元的錨。
其實,美元和國債都是「欠條」,二者表面上互相為錨,實際上都以美國這個國家的「利潤表」為錨 。
美元之所以強勢、美債之所以搶手,都是因為美國這個「公司」整體的收益率比較高,金融公司和科技公司賺得錢多。而政府收入不足、藍領工人收入不高,是這個國家內部份配的問題。所以,美國政府陷入財政危機或破產並不代表這個國家破產,也不等於美元和國債信用破產。
黑田明伸教授的研究,打破了我們對「貨幣是一般等價物,是商品」以及「貨幣是國家法定貨幣」的傳統認識,從貨幣功能出發重新窺探貨幣的本質。
所以,不管是金屬貨幣、商品貨幣還是債權債務合約,都是為了解決市場流動性問題。 本質上 , 貨幣是一種共同體認可的隱性合約,是市場交易流動性的解決方案 。黑田明伸教授在書中闡述:「貨幣被描述為作為削減尋找持有希望物品者探索成本的解決方法。」債權債務合約的解決方法讓我們更加直觀地認識到貨幣的起源與本質。
所以,回到題目,沙灘上撿回來未經加工的貝殼因為其不具有稀缺性也沒有實用性,關鍵是不能被民眾共同認可,也就無法作為交易流動性的媒介載體,不能成為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