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知乎的玄學少年,沒想到被馬龍帶了節奏。。。哈哈
簡單談一談,對於職業運動員來說,技術動作當然不是一成不變的,任何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發展的嘛,馬龍的技術體系也是一個逐漸變化的過程。
首先,如果你在中國學球,那肯定是從正手練起(突然好想科普下練球之路),但是在被「欽定」為「太子」的時候,也就是11年之前,馬龍其實並不是以正手,而是以技術先進著稱的,特別是反手!!那個時候馬龍的技術體系,可以稱作是,台內有控制,正手有相持,反手起板穩定,正反手過渡較快落點變化豐富。他那時候的反手好到什麽程度呢,近台上旋球相持以及起下旋球就不談了,這個是國家隊的基本功,他的厲害在於中遠台的穩定,具體表現在:
1,中台連續拉穩定, 這依靠於馬龍的中台連續拉時腰部動作完整而流暢,學過球的人都曉得,練球的時候怎麽都上台,真正打起來,腰部就僵了,比賽的時候腰部運用多一分,穩定性就多十分,這真的是天賦,論穩定性當時能在激烈的比賽中時刻做到這一點的,也就是王皓一人而已。。。(參考影片以及典型案例:2010年直通莫斯科,對陣張繼科,1分05秒時候的反手連續拉加變線【科龍大戰】【驚心動魄】張繼科VS馬龍 打滿五局 直通莫斯科)
2,遠台被動轉主動的反手反拉較為穩定, 這是一個非常需要膽量的做法,對於現在而言,國胖隊能做到的人不少了,但是在當年,能在比賽中能夠較為穩定的發揮者,,也只有馬龍和王皓了,原理還是那個原理,展腰迅速,轉腰充分,各位球迷其實可以做一做這個拿著球拍讓別人扔一個球過來你反拉的實驗,,一般人是碰都碰不到球,碰到球的人也感覺腰被別住了,非常難受發不上力,你看就連馬琳王皓這樣的,他們這樣拉的有些時候,腹部就會往前挺,並且有時候會跳起來,就是因為來不及轉腰了,發不上力。。。(參考影片以及典型案例:2009年亞錦賽,對陣張繼科,1分55秒遠台被動防守時反手反拉變被動為主動 2009亞錦賽_ 馬龍 vs 張繼科 乒乓球比賽影片 剪輯)
至於正手,說出來你們可能不信,那時候他和頂級選手如王勵勤王皓相比,對拉起來還是很虛的,並不是很占上風,甚至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在力量和旋轉上差了點意思,主要還是靠變化,以及頭腦,具體表現在:
3,中近台正反手銜接流暢程度極高, 這也是當年他能夠在人才濟濟的國胖隊突出重圍的原因之一,不多說,其步伐特別是擺速都屬於上上乘。。。(參考影片以及典型案例:2011年奧地利公開賽,對陣張繼科,這也是球迷心中幾乎最精彩的一場科龍公開賽,沒記錯的話是打到第七局最後馬龍13比11險勝,特別註意4分55秒開始的由馬龍發動的超長相持,雖然那一分輸了,但是堪稱經典2011年奧地利公開賽決賽:馬龍vs張繼科-線上播放-優酷網,影片高畫質線上觀看)
4,正手連續性較好但是力量旋轉偏弱,殺傷力較弱, 私以為是那時候馬龍由於以速度見長,導致擊打的成分大於摩擦的成分,順便說一句,拉球其實就是一個一瞬間打磨結合的過程,一般來說:擊打得多,擊球時間更早,球速就更快,旋轉就更弱,弧線就不明顯,穩定性就更差;摩擦得多,擊球時間更晚,球速就更慢,旋轉就更強,弧線就更明顯,穩定性也更強。。。(參考影片以及典型案例:不知道是啥公開賽,,,對陣王勵勤,並且罕見爆粗口,這場比賽大家可以很清晰地感覺到,在王勵勤面前,他的正手真的,很缺乏殺傷力。。。馬龍VS王勵勤-線上播放-優酷網,影片高畫質線上觀看)
5,打球善於動腦筋, 專挑對手別扭的位置,堪稱橫版中的直板,,,(參考影片以及典型案例:2009年英國公開賽,對陣馬琳,真是花樣多啊,各種,,比如1分03秒的挑球,1分40秒的變線,2分30秒的挑球,2分43秒的翻挑,,,心疼馬琳一秒,平時只有他算計別人,還有11年鹿特丹對陣馬琳,那一個神奇的偷長球,,大家可以自己找來看看2009英國公開賽_ 馬龍 vs 馬琳 乒乓球比賽影片 剪輯)
先更新到11年之前,之後馬龍的技術體系,,,今晚看看能否再更。。。。。
打完球回來了,,咳咳,繼續更
總結一下馬龍11年之前(含)的技術特點,我們可以發現馬龍最大的技術特點就是,,沒有特點。。。有人說他技術全面無明顯漏洞,特別穩,但是,那個時候,這是國家隊的基本要求,沒有達到這一點,你是根本進入不了一隊的。換個說法,你馬龍不是什麽都行嗎?這也意味著,你什麽也不突出,非常平庸,每門功課都是八十分,的確是666,但是在大賽要賽中,是很難淋漓盡致地發揮出自身水平的,那麽,往往這個時候,就是針尖對麥芒,我用我的90分絕活懟你就行了。那麽總結一下,11年之前,論正手,拉不過王勵勤;論反手,懟不過王皓;論發搶,你玩。不過馬琳(不過一碼歸一碼,馬龍打馬琳確實有點上風,不過準決賽一般碰到的都是王皓。。。);特別特別是王皓,這個尤其要說一下,為什麽馬龍在關鍵比賽折戟王皓多次,就是因為,不論是台內起板還是反手相持還是正手對拉,都是下風球,論節奏變化來說,王皓作為一個直板正反手轉換又是天然的快,所以,這歌結果也是歷史的必然,也容不得你僥幸。13年的巴黎世乒賽,真的是難以想象當時馬龍的心理陰影,怎麽熬過來的,這心情就相當於打dota2,普通匹配連勝,天梯連輸一樣,簡直b了狗。。。。。
11年之後,特別是11年到15年之間,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乒乓球運動技術水平得到了飛速發展,最為明顯的就是兩點: 1,反手體系的成熟;2,改大球。 第一點主要歸功於王皓張繼科,發揚光大了台內擰技術,特別是張繼科備受推崇的「霸王擰」技術,尤其是正手位擰,突然性特別強,速度特別快,所以特別不要臉。。這個時候馬龍的反手技術已經開始落後了,最為明顯的就是反手斜線這一條線在對陣張繼科的時候是基本上守不住了,但是可能是歷史的慣性,其實慢慢地特別是王勵勤他們退役後,人們漸漸發現,馬龍開始成為了正手位對拉最強的選手,到底怎麽加強正手?具體來說,也是兩點:
1,加強主動變線的能力,比賽時勢均力敵或者劣勢的時候,主動變線。 這是一個非常聰明的選擇!相當的厲害,開辟了新的思路!一般的運動員,拉不贏,就說明力量旋轉不足嘛,繼續練,但是馬龍不,,,在經歷過各種被王皓拉穿的事實後,他終於明白了,自己在對拉這一項,確實不是統治者,但是我變個線就完全不一樣了,因為自身的反應和擺速是一流的,我以主動打被動,再強的正手都能被我壓著打。(參考影片以及典型案例:2014年鎮江直通東京,對陣許昕,這個許同學最喜歡的就是給你起板我反拉,他的意思大概就是,我這個人從來不看別人正手好不好,反正都沒我好--,馬龍也不例外,所以可以看出他在對陣許昕的時候,基本上都在變換落點,經常就是打到許昕的反手,打到許昕的中台,打到許昕的正手,最後一板又回到許昕的反手,充分調動對方直板的跑動,實作調正手壓反手的目的,特別註意1分28秒局點的時候,強行穿直線,讓等著反拉的許昕一臉懵逼。。。【超清去台標】許昕對轟馬龍 直通東京中最精彩的比賽之一)
2,加強正手拉球的旋轉 ,這個也涉及到比較專業的內容了,那就是正手拉球揮拍的軌跡問題。熱心球迷可以註意到,馬龍11年之前的時候,正反手拉球小臂非常舒展,我們只看正手的話,他的揮拍軌跡是一個切線運動,也就是一個直線運動,它大體上會在擊球那一瞬間,沿著那個時候的球的切線方向揮拍。那麽如果我們看拍頭的朝向(拍柄的反方向就是拍頭),在擊球動作結束後,拍頭是朝上的: